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04|回复: 3
收起左侧

解析鸡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诚信商户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
发表于 2010-9-28 22: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北沧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解析鸡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
摘自:河南牧翔动物药业

      近年来,霉菌病在家禽养殖生产过程中,频繁发生、危害严重,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隐性流行;临床症状不明显,症状、精神状况、剖检变化呈现多样性。因此临床诊断时,极易出现似是而非,不能定性的困惑。
      临床上,肉鸡发病后临床变化及剖检症状比较明显,便于总结和定性;种鸡或蛋鸡发病后,多以慢性、隐性、多样化形式出现,诊断更为困难。由于我国临床兽医、养殖户对霉菌病不认知,该病没有及时得到预防和控制,一直长期流行至今,尤以高温潮湿的7-8月份最为严重,且临床症状明显,进入秋冬季后,本病主要呈隐形感染;导致鸡群发病后,由于忽略了该病的存在,原本治辽效果很好的方案变得没有效果,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以下是笔者近年来接触临床,总结的部分关于霉菌病的诊疗经验,仅供同行参考。
      临床症状:
      肉  鸡:
      采食量下降、不增,甚至一直持续;体重增长缓慢,出现消瘦、僵鸡。如不及时控制本病,一般45日龄鸡,体重一般在2.3kg以下。部分出现兴奋、瘫痪、共济失调现象。并发病不严重的鸡群,基本没有鸡只伤亡。
      粪便多呈黑糊状、硫磺样、内有大量没有消化的饲料,部分粪便呈黄色;爆发季节严重病例,粪便中夹杂
有大量脱落的肠黏膜;部分粪便呈条状带有黏性,有柔韧感。
      蛋、种鸡:
      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或不升,部分鸡只拉稀、消瘦,眼睛呈“双眼皮”样。粪便内有不消化的饲料,
最常见的是拉黑色糊状粪便,部分鸡只在眼帘上方、眼角上方、或嘴角边有“豆”样肿瘤。严重鸡群出现零星
死亡,产“雀斑”蛋、“血斑”蛋。
      剖检变化:
      肉  鸡:
      1、肌胃、腺胃病变:
      肌胃严重溃烂,角质层四分五裂,部分有明显溃疡灶;严重病例(感染霉菌毒素种类较多)腺胃严重肿大呈椭圆型或梭形,腺胃壁增厚,乳头出血、透明肿胀。尤其在2009年和2010年的7-8月份,由于高温高湿,严重病例均出现腺胃明显肿大,导致我国绝大部分兽医和行业专家们都误诊为传染性腺胃炎病。用大量治疗腺胃炎的药物没有效果!
      2、肝脏变化多样化:
      多有不规则白色或灰白色坏死点或坏死灶(导致部分人误诊为其它肝炎病);肝脏肿大,部分脂肪变性,上有肿瘤硬化;有黄染现象;有呈青绿色(沙门氏杆菌样肝脏);呈黑红色等。但大部分出现肝脏边沿变薄如刀刃,部分肝脏上有霉菌结节。
      3、脾脏呈“流感脾”样,肿大、表面浆膜有大量灰白色坏死灶。
      4、病鸡气囊增厚,内有云雾状病变;肠系膜变化类同。部分气囊、肠系膜出现明显霉菌结节。
      5、肺脏变化:多成纤维素性肺炎或出血性肺炎;典型的黄曲霉毒素引起的霉菌结节很少见。
      6、胸腺明显萎缩,严重鸡只出现胸腺消失,法氏囊萎缩变性(内有灰红色分泌物,部分出血),肠粘膜严重脱落。
      蛋、种鸡:
      病鸡消瘦,胸肌苍白,青年鸡胸腺萎缩或消失。出现程度不一的肠系膜发黑,肠管浆膜层分布黑色絮状物。脾脏、肝脏肿大同肉鸡病变,气囊炎症明显,主要是气囊壁增厚有云雾状分泌附着。卵泡液化、变性坏死、萎缩。肌胃角质层明显溃烂、腺胃乳头消失,部分腺胃角质层萎缩明显,腺胃乳头分泌大量黑褐色液体,且逆流到口腔,使食道内存在大量的黑褐色液体;部分从皮肤外就可以看到嗉囊内的变化。
      部分念珠菌感染的鸡群,鸡只食管内、嗉囊内有大量灰白色麸皮样伪膜,眼睛出现“云雾状”变化。
      发病原因与防控现状:
      1.玉米霉变广泛:
      近三年来,由于阴雨连绵等气候因素,不断出现玉米在成熟期倒伏,导致玉米就地霉变,保存不当霉变等。
      实际上在山东部分地区、东北所有地区的玉米保存都存在严重问题;主要存放在屋外、野地,大部分没有遮盖措施,任凭风吹雨打,引起玉米霉变。
      2、饲料厂和养殖户没有办法杜绝使用霉变玉米。
      3、养殖户饲料保存粗放,导致饲料霉变。
      4、部分蛋鸡、种鸡场因饮水器漏水,导致料槽内经常湿料;长期采食湿料引起发病。
      5、大多数人认为,饲料内添加脱霉剂就可以彻底预防饲料霉变,或鸡吃过添加脱霉剂的霉变饲料后不会出现异常。事实上,脱霉剂只能脱去一部分霉菌,对霉菌毒素和一大部分霉菌没有清除和脱除作用。
      6、霉菌及霉菌毒素种类繁多,且不同种类的霉菌和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存在差异,对各个系统、组织、器官的致病状况也不尽相同。导致临床发病后表现形式不一,剖检后病理变化差异很大;这给临床兽医人员的诊断和处置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甚至大部分兽医和禽病专家都不能认知本病。
      7、种鸡预防霉菌病意识淡薄:
      我国大部分种鸡场没有使用抑杀霉菌的药物进行预防,部分种鸡场仅在饲料内添加了脱霉剂,导致霉菌及霉菌毒素经过蛋垂直传播给雏鸡,使雏鸡在2-3日龄就出现了病理变化,影响免疫器官的发育,产生免疫抑制现象。
      8、基层兽医和部分禽病专家对本病认识不够,临床上处置思路落后,死板硬套,致使延误病情或不能阻断本病流行。
      预防治疗原则及方案
      1、预防措施:
      首先做好各项饲养管理工作:尽量排除霉变因素,不使用霉变饲料,妥善保存饲料;防止垫料霉变,并及时清理。
      经常使用具有吸附霉菌毒素、调理肠道的中药拌料预防(速壮);
      肉鸡每间隔15日用一个疗程的抑杀霉菌和清除霉菌毒素的药物进行治疗性预防(霉菌速治饮水型或拌料型)。蛋鸡或种鸡每月使用5天;蛋鸡或种鸡每30-45日使用一个疗程。甚至在3-5日龄就开始预防垂直传播的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
      2、治疗原则及方案:
      严重病例建议同时使用拌料和饮水型“霉菌速治”,病情轻微鸡群可任选其一,同时添加“螯合VC”和调理肠道、吸附霉菌毒素的药物“速壮”效果会更加明显。
      本病可引起免疫抑制,新城疫等并发现象较多,并发病明显的鸡群在治疗时,应添加相应的治疗药物。
      霉菌性毒素蓄积性中毒病是条件病,在排除致病条件的前提下,首先排除致病因素,后再用药物控制,效果才能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日照
发表于 2010-9-28 23: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速壮》是什么厂家生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秦皇岛
发表于 2010-9-29 08: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说的太好了,的确这种病很少有人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郑州
发表于 2011-8-19 16: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安阳
很不错的一篇文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我想如果把你们的治疗方案中得药品换成常规的药品如将“霉菌速治”换成制霉菌素等 应该对养殖户更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6 11:19 , Processed in 0.09676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