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03|回复: 7
收起左侧

销售渠道下沉你准备好了吗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2010-9-16 10: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渠道是生命线,谁掌握了销售渠道,谁就掌控了市场。近年来,兽药销售渠道扁平化、渠道重心下移已经成为众多厂家的必然趋势。要顺利实现由传统销售渠道模式向销售渠道下沉新体制的转型,厂商必须随之调整渠道销售政策。

1 企业渠道下沉的原因及理由

目前,兽药销售同其他行业销售一样,出现了渠道下沉现象,且有个别生产企业在完成“杀大户,限大户”,进行渠道下沉工作之后,紧接着实施直销用户的方案,分析个中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1 “渠道下沉”与“沉降终端”有利于提高营销效率。

生产企业与经销商是一种社会分工,企业的销售职能可以内化,直营终端与用户也可以外化。由“一批”或“二批”完成销售目标,当“一批”、“二批”的市场开拓职能越来越弱,社会物流业越来越发达,公司直营终端销售成本相比较反而比拥有“一批”、“二批”的销售成本还低,且缩短通路,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一批”、“二批”甚至“大户”失去起初的优势,被生产企业所搁置和抛弃,对社会而言,是营销效率的提高。

1.2 “渠道下沉”提高生产企业的渠道自主权与控制权,利于品牌建设及文化终端推广。

“一批”、“二批”甚至“大户”挟天子而令诸侯,使企业失去对渠道的自主权与控制权,在态势上处于被动,不利于销售主张的实现及与市场终端的互动,信息链延长且时常被扭曲,不利于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终端推广。

1.3 企业目标与经销商目标的强烈不一致,精神之间出现结构性矛盾。

凡是不满足于当前的业绩,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强烈的企业家精神的企业,都有着雄霸行业的强烈意愿,在营销领域表现的有“侵略性”,企业对未来的投资与当前的收益兼顾,对企业业绩增长极为关注。但经销商大多不太明确自身的未来,对未来投资谨慎,进而就表现为对市场份额过度追求,对当前利润高度关注。厂家对市场份额无止境的渴望,而经销商因为市场份额到一定程度后边际效益递减,而导致代理商为寻找最佳盈利点而不再关注市场份额,厂家一个劲压任务,经销商一个劲要政策,出现结构性矛盾,企业为解决这一矛盾,选择“渠道下沉”。

1.4 企业希望经销商排他性经营与经销商品牌组合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厂家希望经销商排他性经营,经销商为了安全,不受制于人,同时为了盈利需要,采取“大品牌带货,大小品牌盈利”的产品组合模式。无论规模大小,厂家与经销商结构性矛盾总是存在的。这种矛盾影响企业的市场开拓与盈利预期,影响销售目标顺利达成。再者,做“终端客户”,双方合作愿望强烈,双方优势互补与契合程序较大,企业往往选择“渠道下沉”。

1.5 “一批”、“二批”及“大户”的优势地位减弱,优势在丧失,终端经销商“揭竿而起”,同企业结交,迫使企业实施“终端下沉”的销售策略。

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以及终端经销商的营销水平与经营能力提高,其纷纷甩掉“一批”、“二批”,直接同生产企业结交。这样,他们可直接向企业的经营与文化等管理和营销手段学习。“大户”、“一批”、“二批”的市场渠道基础不稳,甚至崩溃,江山多失,自身的物流优势、资金优势等逐渐丧失。新生企业选择直接终端下沉,而已同“一批”、“二批”等合作的也纷纷改革。

总之,企业选择渠道模式由“效率”说了算,由“良性社会分工”说了算,是“潮流与规模所致”。有鉴于此,尤其“一批”、“二批”及“大户”们,就要做好转型准备。

2 “渠道下沉”,作为经销商要如何应对?

2.1 “渠道下沉”的衡量标准就是市场和效率。

企业可以将市场开发与维护的职能内化,也可以外化。外化,就是市场化。再者就是效率,如果维护终端的物流成本,精力与时间成本,以及渠道维护的成本过大,甚至得不偿失,那就得依赖“一批”和“二批”来完成销售任务,如果自我维护终端比做“一批”、“二批”效益还好,那就执行直营终端策略,总之,要看“效率”,还有“能力”。

做为经销商而言,在厂家眼中自身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决定自身重要性,也就是说自身优势的不可替代性作为获利的关键。
转型的前提先要明确自身优势和利润可创造的来源。

2.1.1 搭建物流平台,赚取物流成本差异,靠物流收益赚钱。

利用自身的物流优势,自身物流成本低于企业物流成本,双方物流成本的差异作为自身的利润来源,企业用汽车送货,我用农用车送货,你的司机月薪2000元,我1500元就解决了,企业同样是“唯利是图”,强大的仓储与物流平台奠定了自己的销售地位。

2.1.2 “人脉”优势,平价销售,赚取规模利润。

为真正的代替企业实现分销职能,降低单品盈利预期,担负起企业类似销售部的职能,利用其杰出的网络与人脉资源,实施平价销售,赚取规模利润,享受类似企业“佣金”的利润,同企业保持高度一致,签订专销协议。在这一方面,要求自身的开拓市场能力和管理能力要强。

2.1.3 搭建资金平台,赚取利息高于银企利息的利润。

即使自身坚持赊欠,也同企业坚持现款交易,保证企业的现金流,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搭建资金平台,靠资金优势赚取差价。

2.1.4 技术平台与优势,获取盈利优势。

自身在市场有权威的技术,有技术就有极强的技术推广能力,利用技术实力实现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工作。“终端客户”唯马首是瞻,形成具“顾问销售”的优势,也可以保障自身的销售地位。

2.1.5 搭建促销平台,培养市场占有率,变 “批”为 “售”,培养“用户”销量。

在当地开展促销活动,另外等于减少生产企业的人力、资金投入,同时实现企业市场份额增长的愿望。因地制宜的开展促销活动,比企业的促销活动还实际,还具竞争力和适应性。相反,自身倒成了企业竞争目标。

2.1.6通过连锁、会员制、公司化以及组建团队,与企业合理分工,利用自己极强的分销能力,成为生产企业的伙伴,稳固自身的经销地位。因此,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经销商要“及时”转身,稳固自身地位。

2.1.6.1经销公司化,实现强大的分销职能,以扩大市场份额和规模盈利为目标,提高销售效率,摒弃起初的“暴利”思想,向管理要钱,向“规模”要钱,让利于终端。

2.1.6.2连锁经营,用户“会员制”,合理促销技术等,提高市场占有率,向营销要钱,向市场要钱。

2.1.6.3构建便捷的“物流平台,资金平台”,“赊欠”是一种民间借贷形式,利用自身人际优势,降低“坏账风险”,向物流要钱,向“赊欠”要利润。

2.1.6.4构建“技术”及“售后优势”,向“技术垄断”要钱,向“顾问式销售”要利润。

总之,与生产企业实现产销分工,关键是构建优势互补,实现良好分销,基于基本的目标协同,否则,根基就受到影响,笔者提倡厂商联盟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协同销售。

2.2 运用定价工具,让用户觉得“实惠”。

用户愿意购买“占便宜”的商品而不是“便宜”的商品,用户想购买“实惠”的而不是便宜的。如何创造“实惠”,其中合理运用“定价”工具,可让用户觉得“实惠”且实现促销职能。在讨论“实惠”以前,先要明确感知的重要性。

我们投入资金,降价、打折做促销,却源于对价格的感知。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宣传与管理,任何针对价格的改进都将徒劳无益。寻求感知价格与现实之间的合理平衡是一件及其挑战的事,感知价格小于实际价格,用户觉得实惠,就会选择购买。

因此,做好产品的宣传和沟通工作很重要,可以提升用户感知价格。

2.2.1中国市场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1.1用户虽不知每件产品价格,但总体知道不同经销商和不同企业产品的整体价格定位。

2.2.1.2管理价格形象很关键。宣传力度大的产品,通常拥有良好的价格形象。

2.2.1.3如果你告诉用户物有所值,他们会认为你定价昂贵。

2.2.1.4某些产品能左右用户对整体价格形象的判断,它们是管理整体价格定位的关键所在。

2.2.1.5同类产品价格的一致性很重要,但是不同产品的定位差异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必须的,用户通常不会发现。

总体来说,用户往往对价格感知影响更大的产品包括:购买频繁,经常使用的产品;容易比较的产品;相对廉价的产品。

2.2.2认识到用户对感知价格的判断依赖,可以对我们有所启示。

2.2.2.1了解用户,是价格提升利润的作用最大化

2.2.2.1.1确定影响主要用户群体价格感知力最大和最小的商品。

2.2.2.1.2价格影响较小的产品要有一定的利润。

2.2.2.2宣传价格定位时应清晰、有效且一致

宣传、强调产品物超所值,用户的非专业购买,对提升感知价格是有效的。

2.2.2.3谨慎实施定价策略

2.2.2.3.1定价要考虑长远,要制订具竞争力的定位。

2.2.2.3.2主动管理产品品牌,使其与其产品价格定位保持一致。

2.2.2.3.3确定促销能够增强价格感知。

2.2.2.3.4合理组织产品组合,对于价格感知影响较大的产品合理定价。

总之,要合理利用定价,使其创造“实惠”的感知。

■ 河北征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刘学彬(总经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江苏 南京
发表于 2010-9-16 11: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讲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10-9-16 15: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引用第1楼不碎泡沫于2010-09-16 11:49发表的  :
讲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日照
发表于 2010-9-16 15: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呵呵、俺们不关心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10-9-18 17: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支持一下,兽药的销售渠道下沉其实已经发生过两次,这次应该是第三次了。一开始兽药仅仅是一些兽医站,畜牧局或者是兽药生产厂自己的门市在做,其他个人或者公司很少涉足,那是兽药销售的最初模式,紧接着发生了一次下沉,就是一些商人开始经营兽药,形成了一些大中城市的批发商,他们开始做区域代理,实现了兽药经营从公有到私营的转化,这个时间其实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其他行业也有这次经营方式的改变。大批发商既开展门市上的销售,并且有一部分开始向下送货,到乡镇兽医站或者门市。
   第二次渠道下沉,是大批发商对下控制零售商,对上控制药厂,广大兽药企业,为提高自己的销售业绩,减少批发商的控制,开始自己做乡镇零售商,这次下沉发起于2000年左右,表现为2000年后,兽药企业销售队伍的扩大,并且市场上销售人员的快速增加,市场范围的缩小等,去掉了批发商的中间环节,乡镇零售商和企业都得到了好处,并且兽药企业有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客户,明显增加了在兽药销售中的主导作用。这次下沉伴随的有养殖量的增加,农林院校兽医相关专业的扩招,兽医人才的大量培养等。
   第三次渠道下沉,是市场变化引起的,当前养殖规模扩大,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信息交流的快速便捷,综合在一起造成了兽药企业成本与利润的透明化,兽药企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经销商数量增加,竞争加剧,利润透明化。企业销售队伍的进一步扩大,使企业的技术服务人员能有精力照顾到个别养殖户。减少中间环节,把经销商的利润分给技术人员和养殖户,有利于公司和养殖户的发展,第三次渠道下沉就成为必然的趋势。这次渠道下沉,从08年就开始有趋势,至今已经有不少厂家开始直接做鸡头或者养殖户,估计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散户的减少,经销商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为了2年内,估计渠道下沉的比例能超过70%
     面对此次渠道下沉,经销商要转变角色,能顺应市场的变化,不要一味的埋怨养殖户刁钻,兽药厂不讲信誉,不给保护市场。而是要真正做到成为养殖行业的专家,自己参与养殖,扩大自己在养殖户中的积极印象,摘掉奸商的帽子,用兽药的低价优势,增加在其他方面的利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 郯城
发表于 2010-9-18 17: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是这么回事!但技术永远是核心。兽医以后只收诊疗费或者叫挂号费。哈哈,清白了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1: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引用第5楼青瓜于2010-09-18 17:01发表的  :
支持一下,兽药的销售渠道下沉其实已经发生过两次,这次应该是第三次了。一开始兽药仅仅是一些兽医站,畜牧局或者是兽药生产厂自己的门市在做,其他个人或者公司很少涉足,那是兽药销售的最初模式,紧接着发生了一次下沉,就是一些商人开始经营兽药,形成了一些大中城市的批发商,他们开始做区域代理,实现了兽药经营从公有到私营的转化,这个时间其实是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其他行业也有这次经营方式的改变。大批发商既开展门市上的销售,并且有一部分开始向下送货,到乡镇兽医站或者门市。
   第二次渠道下沉,是大批发商对下控制零售商,对上控制药厂,广大兽药企业,为提高自己的销售业绩,减少批发商的控制,开始自己做乡镇零售商,这次下沉发起于2000年左右,表现为2000年后,兽药企业销售队伍的扩大,并且市场上销售人员的快速增加,市场范围的缩小等,去掉了批发商的中间环节,乡镇零售商和企业都得到了好处,并且兽药企业有了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客户,明显增加了在兽药销售中的主导作用。这次下沉伴随的有养殖量的增加,农林院校兽医相关专业的扩招,兽医人才的大量培养等。
   第三次渠道下沉,是市场变化引起的,当前养殖规模扩大,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信息交流的快速便捷,综合在一起造成了兽药企业成本与利润的透明化,兽药企业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经销商数量增加,竞争加剧,利润透明化。企业销售队伍的进一步扩大,使企业的技术服务人员能有精力照顾到个别养殖户。减少中间环节,把经销商的利润分给技术人员和养殖户,有利于公司和养殖户的发展,第三次渠道下沉就成为必然的趋势。这次渠道下沉,从08年就开始有趋势,至今已经有不少厂家开始直接做鸡头或者养殖户,估计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散户的减少,经销商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为了2年内,估计渠道下沉的比例能超过70%
     面对此次渠道下沉,经销商要转变角色,能顺应市场的变化,不要一味的埋怨养殖户刁钻,兽药厂不讲信誉,不给保护市场。而是要真正做到成为养殖行业的专家,自己参与养殖,扩大自己在养殖户中的积极印象,摘掉奸商的帽子,用兽药的低价优势,增加在其他方面的利润。
阐述的非常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8 02:42 , Processed in 0.382980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