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2|回复: 1
收起左侧

当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控对策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QQ:6366843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吉林省 长春市
发表于 2010-6-18 20: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吉林四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目前我省的养猪生产比较正常,猪群处于较好的健康水平,但养猪业的发展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是近几年的最低谷。一方面猪价持续低迷,从春节过后有相当一部分猪场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有猪价低的因素,也有玉米、豆萡等原料价格上扬的因素;其二是猪病的困扰,春节前后的猪的五号病对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虽然猪的死亡率不高,造成的直接损失不大,但因此造成的药物用量的增加、生长缓慢、人力等也增加了猪场的间接成本。对我省养猪业威胁最大的猪病疫情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经过2006-2007年的全国大流行后,在2008-2009年较为平稳,仅出现零星的散发。进入2010年蓝耳病病毒经过几年的演化后,出现了新的变异,目前虽然在基因序列等方面尚未发现有新的突出的特点,但在临床上已观察到了新毒株流行的趋势。去年底在北方的几个省,包括河南、湖北、山东等省均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今年从4月份开始在广西的部分地区、我省的茂名、湛江、梅州、江门、佛山等养猪密集的区域均出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情,其中有些猪场发病非常严重,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主要表现为母猪发烧、不吃料、怀孕母猪大范围流产、母猪或生长肥育猪有较高的死亡率,产房小猪和保育猪死亡率较高,可达到80%甚至100%。对母猪的发情和公猪的精液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受影响猪场可能需要3-6个月才能恢复正常生产。

    疫情的成因较复杂,既有人为的因素,如猪群的无序流动、生产管理水平较低、饲料原料质量差、生产规模小等;蓝耳病病毒的极易变异、易造成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避等特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更有政策方面的影响,如某些地方政府盲目鼓励养猪甚至耗费巨资资助不具备资质和技术能力的企业或农户参与养猪行业,势必造成养猪行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下降,造成猪群的亚健康状况加剧,为病毒的变异演化提供良好的温床。

    鉴于目前周边及我省部分地区的疫情趋于复杂、猪价的走势长期低迷、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等因素,我们预计今年夏季至春节前后会是我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危险期,如果防控不当很可能出现大范围的流行,给我省的养猪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有必要提前做好防控,使该病不出现大的流行或将损失降到最低。

    很多猪场技术人员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或“高热病”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其一表现在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危害不够重视;其二是有些猪场技术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或认为根据自己原来的经验完全可以轻松对付,但结果往往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猪场技术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应对该病的技术水平。

二、加强管理,强化生物安全措施

  首先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对人员和车辆特别是运送猪只的车辆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将病毒杜绝在猪场之外;第二严格把好引种关,要切实保证引种回来的猪不带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尽量不购买不明背景的猪苗;第三要重视猪场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尽量降低猪场内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第四要密切观察,及时准确判断猪群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争取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做好基础免疫和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做好其他疫苗的免疫工作,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等的疫苗免疫。鼓励大家定期进行抗体监测,发现抗体水平不能达到要求时,尽快补注。目前广大猪场技术人员对猪蓝耳病疫苗,无论是灭活苗、弱毒苗或变异株弱毒苗都有争议,甚至有戒心,这是可以理解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蓝耳病的免疫机理、免疫抑制机理、免疫逃逸机理等均不十分清楚,所以目前的所有疫苗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完全不能用常规疫苗的标准衡量现有的蓝耳病疫苗。从目前的临床试验观察,农业部推出的变异株弱毒疫苗虽然仍然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整体反应尚可。鼓励大家在进行一定的安全评估后,根据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使用,希望能够达到延缓该病的流行速度及降低该病的损失的效果(但根据蓝耳病的特性,完全彻底杜绝该病尚不现实)。

四、加强营养及日常管理,提高猪群抵抗力

  加强猪群的营养和日常管理,减少应激,特别要重视不要饲喂发霉变质的玉米、麸皮等;可用中药制剂提高猪群对病源的抵抗力,保持猪体良好的免疫力。

五、做好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应急预案

    1 密切观察猪群状况,发现有母猪发热、流产和仔猪发热、皮肤发红、发绀等高致病蓝耳病疑似症状,立即隔离,送病料检测,尽早确诊。

    2 在能够在猪群起病早期确诊的,淘汰并无害化处理病猪,强化对猪只和猪舍消毒,阻止或延缓疾病的传播,为防控疾病措施的实施争取时间。

    3 对高致病蓝耳病已经扩散猪群实施一定的治疗,减少疾病损失。建议对未发病圈舍猪只进行高致病蓝耳病活疫苗紧急接种;对出现症状的怀孕母猪静脉输液,可用盐水或糖盐水加抗生素和氨基比林等消炎退烧药物,减少流产和死亡。保育仔猪和生长猪可在饮水中加水溶性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也可用中药进行饮水保健,以减少疾病损失。

  
    注:广东养猪信息网登载本篇文章时,内容编号缺少“一”,本网转载时没有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辽西
发表于 2010-6-20 10: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锦州
辛苦楼主了!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4 15:34 , Processed in 0.10565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