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03|回复: 11
收起左侧

用药方法解析(收藏文章,因时间较长忘记原著敬请见谅)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 日照市 东港区
发表于 2010-6-14 18: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不同的给药方法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药效出现时间及维持时间,甚至还可以引起药物作用性质的改变。因此,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禽的生理或病理状况,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法。
一、群体给药法

(
)混饮给药

混饮给药是指将药物溶解于水中,让禽类自由饮用。此法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禽病,特别是适用于禽类因病不能食料,但还能饮水的情况。应用混饮给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掌握药物的溶解度 易溶于水的药物用混饮给药效果较佳,而难溶于水的药物如经加热、搅拌或者加助溶剂,使其溶解度能达到预防和治疗效果时,也可以用混饮给药法。

2.
掌握混饮给药的时间 在水中不易破坏的药物,其药液可以让禽类全天自由饮用;在水中易被破坏的药物,应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饮完,以保证药效。其方法是在用药前停止给禽供水23小时,然后喂药液,但药液量不宜太多,以药物受破坏之前饮完为宜。

3.
掌握药物的浓度 应根据ppm或%,首先计算出一群家禽所需的药量,并严格按比例配制药液浓度。准确地掌握药液浓度,才能避免浓度过低无疗效、过高产生中毒反应,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

4.
根据家禽的可能饮水量来计算药液量饮水量的大小与家禽种类、饲养方法、饲料、季节及气候等因素紧密相关,如冬天饮水量一般减少,配给药液不宜过多;而夏天饮水量增多,配药液必须充足,否则就会造成部分禽只缺饮,影响药效。

(
)混饲给药

将药物均匀混入饲料中,让家禽吃料时能够同时吃进药物。此法简便易行、切实可靠,是适用于长期投药的一种给药方法。如有些药物不溶于水而且适口性差,用此法给药更为恰当。应用混饲给药法应注意:

1.
药物与饲料的混合必须均匀对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如喹乙醇、呋喃类、磺胺类及某些抗寄生虫药物等),更要充分均匀混合。常用的混合方法是将药物均匀混入少量饲料中,然后将混有总药量部分饲料与大量饲料混合。大批量饲料混药,还需多次逐步递增混合才能达到混合均匀的要求。

2.
注意掌握饲料中药物的浓度混饲的浓度与混饮的浓度虽然都用ppm或%表示,但饲料中的药物浓度不能当作溶液中的药物浓度,一般来说混饮比混饲的药物浓度往往要低。例如:氟哌酸,混饲浓度为100毫克/千克饲料,而混饮的浓度却为50毫克/升。

3.
药物与饲料混合时,应注意饲料中添加剂与药物的关系长期应用磺胺类药物则应补给维生素B1和维生素K;应用氨丙啉时则应减少维生素B1

(
)气雾给药

气雾给药即让禽通过呼吸道吸入或作用于皮肤粘膜的一种给药法。这里主要介绍通过呼吸道吸入的方法。由于禽肺泡面积很大,并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应用此法给药时,药物吸收快,作用出现迅速,不仅能起到局部作用,也能经肺部吸收后出现全身作用。由于药物从肺泡进入血液的速度受周期性呼吸即肺部清除所影响,因此药物是以间断方式进入肺泡的。肺泡是体内的一种天然屏障,某些药物可以通过肺泡屏障,而某些药物吸入后仅能停留在肺泡部位而不易通过肺泡屏障,故只起局部作用。应用气雾给药时,应注意:

1.
选择适用气雾给药的药物 要求使用的药物对禽类呼吸道无刺激性,而且又能溶解于其分泌物中。对呼吸系统如有刺激性,则易造成炎症。

2.
要控制微粒的粒度 微粒愈细进入肺部愈深,但在肺部的保留率愈差,大多易从呼气排出,影响药效。微粒较粗,则大部分落在上呼吸道的粘膜表面,未能进入肺泡,因而吸收较慢。综合研究的结果,进入肺部微粒粗细以0.55微米(1微米=1/1000毫米)为最适合。

3.
掌握药物的吸湿性 要使微粒到达肺的深部,应选择吸湿性慢的药物。要使微粒分布到呼吸系统的上部,应选择吸湿性快的药物。因为具有吸湿性的药物粒子在通过湿度很高的呼吸道时,其直径能逐渐增大,影响药物到达肺泡。

4.
掌握气雾剂的剂量 同一种药物,其气雾剂的剂量与其它剂型的剂量未必相同,不能随意套用。要确定气雾剂在防治禽病中的有效剂量,应测定气雾剂吸收后的血药浓度。

(
)外用给药

此法多用于禽的体表,以杀灭体外寄生虫或体外微生物;也可以用于消毒禽舍、周围环境和用具等。外用给药常用喷雾、药浴、熏蒸等方法。外用给药时,应注意:

(1)
要根据应用的目的选择不同的外用给药法 如对体外寄生虫可用喷雾法,将药液喷雾到禽体、窝巢、栖架上;也可用药浴法给禽及鸽治疗体外寄生虫病;杀灭体外微生物则常用熏蒸法。

(2)
掌握药物浓度 抗寄生虫药和消毒药物对寄生虫或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的同时,往往对机体有一定的毒性,如应用不当、浓度过高,易引起中毒。因此,在应用易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时,不仅要严格掌握浓度,还要事先准备好解毒药物。如用有机磷杀虫剂时,应准备阿托品、解磷定等解毒药。

(3)
用熏蒸药法杀灭体外微生物时,要掌握熏蒸时间 用药后要及时通风,避免对禽体造成过度刺激,尤其是对雌鸡、幼禽更要特别注意。

二、个体给药法

(
)口服法

将药物的水剂、片剂、丸剂、胶囊剂及粉剂等,经口投服即为口服法。常用的口服法有如下3种:

(1)
用左手食指伸入禽的舌基部,将舌尽量拉出,并与拇指配合固定在下腭,右手即将药物投入。此法适用于给成鸡、鸭、鹅口服丸剂、片剂及粉剂等。

(2)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冠或头部皮肤,向后倒,当喙张开时右手将药物滴入,让其咽下,反复进行,直至服完。此法适用于易溶于水且剂量较小的药物。

(3)
用小动物导尿管,套上玻璃注射器,将禽喙拨开后,把注射器中药物液通过导尿管送入食道。

口服法的优点是给药剂量准确,并能让每只禽都服入药物。但是,此法花费人工较多,而且较注射给药吸收慢,尤其是吸收过程由于受到消化道内各种酶和酸碱度的影响,所以药效出现迟缓。

应用口服法时,需将禽只固定好后才投药,灌服水剂药物时,其药量不宜过多,插管不宜过浅,以防窒息而死。

(
)静脉注射法

此法可将药物直接注入到血液循环中,因而适用于急性严重病例,对药量要求准确及药效要求迅速的病例,需注射某些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溶液时亦必须用此法,如氯化钙及砷剂等。

静脉注射的方法是将禽仰卧,拉开一翅,在翅膀中部羽毛较少的凹陷处(称为肱窝),有一条静脉经过,鸡的近身段较粗称为翼根静脉,其延伸段较细称为翼下静脉,鸭的称为肱静脉。注射时,先将肱窝消毒,再用左手压住静脉根部,使血管充血增粗,然后将盛有药液的注射器上的针头刺入静脉内,见有血回流,即放开左手,将药液缓缓注入。

静脉注射的优点是产生药效迅速,但要求技术较高,尤其是在第一次注射时,如果药物尚未注入静脉就溢出,将会增加继续注入药物的困难。

(
)肌肉注射法

此法常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禽类的疾病。肌肉注射的部位有翼根内侧肌肉、胸部肌肉及腿部外侧肌肉。现着重介绍前两个部位的肌肉注射:

1.
翼根内侧肌肉注射 翼根内侧肌肉注射,如为大禽,则将其一侧翅向外移动,即露出翼根内侧肌肉。如为雏禽,可将禽体用左手捉住,一侧翅翼夹在食指中间,并用拇指将头部轻压,右手握注射器即可将药物注入该部位肌肉。

2.
胸部肌肉注射 禽类胸部肌肉呈三角形,靠前和靠中的肌肉都较厚,故在注射时应选在胸肌的中部(即龙骨的近旁),针头不要与肌肉表面呈垂直方向刺入,插入不宜太深。

肌肉注射法优点是吸收速度较快,药物作用的出现也较稳定,仅次于静脉注射。各种药剂进行肌肉注射时,以水溶液吸收快油溶液吸收慢,但油溶液可减少给药次数。如为刺激性的药物,应采用深层肌肉分点注射。

在三处肌肉注射部位中,以翼根内侧肌肉注射较为安全;胸部肌肉注射时,如操作不熟练,往往会误将药物注入肝脏或体腔,造成死亡;腿部外侧肌肉注射,有时会误伤神经,引起跛行。

(
)气管注射法

此法注射部位在禽的喉下,颈部腹侧偏右,气管的软骨环之间。针头刺入后,应缓慢注入药物。此法常用于治疗鸡气管交合线虫病。

(
)嗉囊注射及食道膨大部注射法

此法的注射部位在鸡的嗉囊或鸡的食道膨大部。多用于下列两种情况:如需注射有刺激的药物(如四氧化碳等)以及要求药量准确的药物(如抗寄生虫药等);当禽张喙困难而又急需服药时,也可采用此法。

嗉囊注射具体方法:左手捉住鸡的双翅并提起,使其头朝前方。右手持注射器,在鸡的右侧颈部旁、靠近右侧翅膀基部1指处(1厘米)进针,针刺方向可由上而下直刺,也可向前下方斜刺。鸡嗉囊充满食物时,可在嗉囊中、上部任意选注射点注射。一般进针深度为0.51厘米。进针后推入药液即可。此法操作方便、速度快、给药量准确可靠。但是当嗉囊无任何内容物时,注射比较困难,因而适宜在饲喂后一定时间内注射。

三、种蛋及鸡胚的给药法

此种给药法常用于种蛋的消毒和预防各种疾病,也可治疗疾病。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
)熏蒸法

将经过洗涤或喷雾消毒的种蛋放入罩内、室内或孵化器内,并内置药物(药物的用量:根据每立方米体积计算)。然后关闭室内门窗或孵化器的气孔和鼓风机。熏蒸半小时后方可进行孵化。常用的熏蒸消毒有甲醛。

(
)浸泡法

将种蛋置入一定浓度的药液中浸泡,要使药物吸入蛋内,常用真空法或变温法。

1.
真空法 将种蛋置入容器内,然后加入药液,再用抽气机将密闭容器内的空气抽走,造成容器内的负压状态(一般要求真空达0.033mPa),并保持5分钟。最后恢复常压,并保持10分钟,使药物吸入蛋内。

2.
变温法 将种蛋放入孵化器内34小时,使蛋温升至3738,然后趁热将蛋浸入415的药液中,并保持15分钟。利用种蛋与药液之间的温度差造成负压,使药物被吸入蛋内。

(
)注射法

可将药物通过蛋的气室注入蛋白内,如注射庆大霉素。直接注入卵黄囊内,如注射泰乐菌素。还可将药物注入或滴入蛋壳膜的内层,如注射或滴入维生素B1。应用此法应注意:

(1)
必须弄清孵化前的种蛋及孵化后鸡胚的基本结构,才能准确地掌握注射部位,达到给药目的。

(2)
重视种蛋的消毒。首先用消毒药液(常用401%新洁尔灭)洗净蛋壳,擦干后在无菌室内用3%碘酊消毒蛋壳,然后再用75%酒精消毒一次。

(3)
注射前,用消毒过的打孔器(或将67号注射针头剪短来代替)在蛋的小端打一小孔,然后用1毫升注射器套上5号针头向蛋内注射药物。药物剂量一般每枚蛋0.1毫升,最多不超过0.2毫升。如果要将药物注入卵黄囊内,必须选用57日龄的鸡胚。

(4)
注射后,用消毒胶布封闭小孔,再用熔化石蜡封住,然后将种蛋平放。

此外,还有绒毛尿囊腔膜、尿囊腔给药,多用于疫苗接种。前者用1113日龄鸡胚,后者用911
日龄鸡胚。注意事项与上述基本相同.



评分

参与人数 2 +25 收起 理由
中国结 + 10 谢谢分享
王留英 + 1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 日照市 东港区
 楼主| 发表于 2010-6-14 18: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写的很全面,自己先赞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济南
发表于 2010-6-14 19: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值得收藏,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省安平县
发表于 2010-6-14 19: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不错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临沂
发表于 2010-6-14 19: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不错好贴,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凤阳
发表于 2010-6-14 20: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滁州
很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0-6-14 21: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不错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年度论坛贡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0-6-14 21: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引用第3楼河北鸡民于2010-06-14 19:49发表的  :
不错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0-6-14 22: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写的很全面,自己先赞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10-6-15 10: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写的不错,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
发表于 2010-6-16 10: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宣城
收藏学习,回帖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8 16:39 , Processed in 0.120169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