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64|回复: 2
收起左侧

近半年流行特点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10-5-28 11: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免疫抑制性疾病呈普遍流行态势
      鸡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多病因引起的一种以免疫性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不仅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更易引起多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感染,且易造成对特定疫苗免疫不应答、抗体反应减弱、有效抗体滴度持续时间缩短,导致抗体不齐,免疫失败。
(一)营养缺乏引起的免疫抑制
      了解各种饲料原料价格的市场波动,对于及时地预测和预防某些饲料营养缺乏和饲料质量问题所致的免疫抑制,保障鸡群的健康生长是必要的一种途径。
(二)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免疫抑制作用
      1、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抑制色素的代谢和沉着,加之肠道对色素的吸收障碍,引起禽喙、爪子甚至蛋壳着色不良。
      2、各种毒素的强腐蚀性可引起口腔溃疡、嗉囊炎症以及病情后期的假膜、溃疡性以及增生腺胃炎、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形成溃疡、肌胃角质膜易剥离、角质膜增厚以及角质膜下形成溃疡,肠道脆性增大、肠粘膜脱落、坏死。其强腐蚀性可引起整个消化系统发生炎症,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使饲料报酬降低。
       3、黄曲霉毒素中毒可导致肝脏多灶性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增生以及发病前期的由于充血而呈暗红色,后期的由于脂肪聚集呈黄色---即脂肪变性,最后将导致肝脏的硬化甚至癌变。但不管发病前期与后期都为橡皮肝的感觉。胆囊黏膜由于胆小管的增生和坏死而发炎,胆汁变的稀薄而呈浅黄色。
  

4 、霉菌毒素对产蛋的影响是通过减少肝脏卵黄前体的合成和转运而实现的;采食量的下降以及料肉比的不合理,使母鸡性成熟延迟;毒素对孵化的影响主要是引起胚胎的死亡。
        5、黄曲霉毒素聚集在生殖器官并转移到蛋(蛋黄或蛋白)以及孵化的后代,同时,黄曲霉毒素在肌胃,肝脏和肾脏中浓度最高。这样,种鸡的霉菌毒素中毒就极易造成后代肌胃的损伤,同时使肠道病早发,后代呈生长障碍(易与传贫和呼肠孤感染相混),进一步导致免疫抑制,使雏鸡易于感染各种疾病。
        6、毒素对肝脏的损伤使肝脏对糖元的储备减a少,同时对胰腺的损伤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因此霉菌毒素中毒往往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症,通过饮用葡萄糖往往无效。此对肉雏鸡影响较大。
        7 、霉菌毒素不但可以引起饲料中的过氧化物含量增多,导致饲料中易于氧化的维生素的破坏,如维生素E、C、A等,而且还通过对肝脏、腺胃、肌胃的损伤使得肠道对维生素E、A、D的吸收减少。对胰腺、肝脏的影响造成胰淀粉酶、脂酶和胆汁的缺乏,使脂肪的乳化过程受到影响而导致脂肪的消化障碍。所以这类鸡群更易于表现出维生素E的缺乏,而出现脑软化、液化,表现出瘫痪和免疫抑制现象。
   
8 、霉菌对维生素B1(硫胺素)的利用和破坏容易造成硫胺素的缺乏,加之毒素对神经的损伤以及多发性神经炎使禽出现神经症状。
       9、 毒素对肾脏的损伤可使肾小管变性而导致痛风,近期雏禽的肾脏花斑肿胀、痛风病非常严重与种鸡的霉菌毒素中毒有一定的关系,也与饲料霉菌毒素超标,使得雏鸡摄入的毒素超标对机体的直接损伤有关。
       10、多种霉菌毒素可影响软骨的发育,使禽腿发生内翻和外翻,使肋骨弯曲变形,由此诱发骨骼畸形。
       11 、霉菌毒素对免疫器官的嗜性使免疫器官受损而萎缩。如导致胸腺、法氏囊、脾脏的萎缩。
       12 、霉菌毒素对血管壁的损伤,尤其是肺脏血管的损伤,使肺动脉血压上升,增加了心脏的负担,易于导致心力衰竭而诱发机体缺氧和腹水症的出现。此外对心脏的影响也是导致心包积水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三)传染性因子引起的免疫抑制
       1.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
        REV的免疫抑制作用尤以垂直感染或出壳后早期感染时最为显著。有相当比例垂直感染REV的鸡,终身不产生对REV的抗体,呈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病毒血症,称之为耐受性病毒血症。这些鸡免疫反应差,很容易成为鸡群中其它病原感染的易感宿主。
      2.白血病病毒(ALV)
      是一群不同于REV的逆转录病毒,其特征是具有反转录酶,可以以病毒的RNA为模板合成前病毒DNA,有不同的亚型,其中经典的A、B、C、D亚型主要在蛋用型鸡引发淋巴样肿瘤。由于病毒主要侵害淋巴细胞,因而推测ALV感染会引起免疫抑制。可以垂直和水平传播。
      资料证明感染母鸡输卵管的壶腹部病毒的滴度最高,电镜研究也表明在输卵管的膨大部也有大量的病毒复制,说明输卵管伴随蛋清分泌的病毒是垂直传染的原因之一。
      感染的老母鸡和新孵出的雏鸡均可以通过粪便排毒而水平传染其它鸡。
3.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
       CIAV感染雏鸡后主要侵害骨髓造血组织和胸腺、法氏囊等淋巴组织,引起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障碍。CIAV是一种既能垂直感染又能横向感染的病毒。经垂直感染的雏鸡,在1-2周龄时可表现典型的贫血症状;横向感染往往并不产生典型的贫血表现,但仍可造成免疫抑制。早期感染CIAV的鸡只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反应下降,从而降低鸡群对多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4.呼肠孤病毒(REOV)
       虽然REOV的一些毒株可引发雏鸡的传染性关节炎,但多数毒株可能只引起亚临床感染。而且即使在强毒株感染的鸡群中,多数鸡只也只呈现亚临床感染。然而亚临床感染却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特别是在垂直感染的雏鸡。
5.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这种病毒感染能严重损害鸡的中枢性免疫器官法氏囊。发生过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对多种传染病的抵抗力都显著下降。
二、腺胃型传支在一些地区流行极为严重
        近一段时期在有些地区腺胃性传支流行极为严重。如任丘、河间有两个村几乎各养殖场不同日龄的鸡,均呈现流行态势。这些鸡场雏鸡、饲料来源不同,鸡的日龄不同,但病理表现极为典型。
        其特征性病症:采食量低下,生长缓慢;腺胃肿胀如葫芦状,浆膜面清晰可见肿胀的复管状腺,乳头周围粘膜出血;肾脏肿胀花斑,有尿酸盐沉积。
三、维生素E、D、A等易于被氧化的维生素缺乏症在肉鸡场普遍存在原因:
      1.维生素原料价格上涨,相关添加剂含量不如从前。如维生素D价格最近上涨近3倍。饲料级维生素E由原先的每公斤50元左右涨至现在的195元。
       2.饲料霉菌毒素导致部分饲料中的维生素被氧化。
       3.肝脏功能障碍导致胆汁分泌或者胆盐分泌减少,从而使得脂溶性维生素ADE的吸收降低。
维生素A缺乏可以造成鸡的胸腺和法氏囊萎缩,降低鸡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
维生素D缺乏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维生素E缺乏阻止法氏囊的发育,如果同时缺硒将阻碍胸腺发育。
     防治:
     1.肉鸡在饲养期内定期增加维生素的用量,一方面防止缺乏症的出现,一方面又有利于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如5-8、13-16、18-21、32-35日龄之间使用富含上述维生素的多维或者单项维生素来补充;
    2.配合使用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解除霉菌毒素对于肝脏的毒害作用;既可以增强机体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又可以促进机体胃肠道对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3.杜绝使用变质饲料原料
四、对所谓的“新母鸡病”的正确理解
       对于基层临床盛传的“新母鸡病”应该说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并非是一种新型疾病;只是由于近两年饲料问题较多,本征出现较多而已,历史上次并在夏季一直存在。我认为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低血钙、心衰综合征”
(一)本症的特点:
      1.夏季多发,且多发于初产蛋鸡
      2.急性突发性病例往往突然死亡,鸡群表面健康,产蛋率一般在60%以下,白天一般挑不出病鸡,产蛋率正常,夜间突发性死亡或者瘫痪。
     3.慢性病例表现为瘫痪、站立不稳或蹲伏,单独室外饲养可以自动恢复。
     4.死亡病例表现鸡冠、肉髯发紫,胸肌苍白而多渗出;右心一般膨大松弛,有时又心包积液,肺脏水肿、淤血,卵巢输卵管一般正常,但卵泡多有充血现象。

(二)发病原因分析
    1.初产蛋鸡产蛋率上升过快,机体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活动处于逐渐适应期;
     2. 饲料钙磷水平没有提前改善,体内钙储备不足;
     3.饲料中维生素D3供应不足或者鸡群由于肝脏功能的低下或者障碍导致维生素D3无法转化为其活性形式(1,25)-2-羟基维生素D3;
     4.热天由于料槽、水槽卫生条件问题,使鸡群易于出现肠道炎症,如:坏死性肠炎、溃疡性肠炎、大肠杆菌肠炎等;或者鸡群有隐孢子虫、轮状病毒感染而导致严重腹泻;致使钙磷和一些维生素吸收不良;
     5.饲料霉菌毒素超标,致使肝脏功能低下、腺胃肌胃糜烂,导致无机离子、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
     6.热应激导致鸡过度呼吸      
① 首先出现呼吸性的碱中毒,这种呼吸性碱中毒比代谢性碱中毒更易于导致晕眩、意识障碍、四肢异常以及抽搐。
② 之后可转变为代谢性酸中毒。
③ 有报道指出,热应激条件下,机体肾脏保钠、排钾机能增强,容易发生低血钾症。低血钾会导致心脏收缩力降低,甚至导致心脏停止于舒张期。  
④ 由于采食量减少,钙摄入量不足,热应激可引起血钙含量明显下降。
⑤ 晚上是蛋壳形成的时间,这段时间内(尤其在灭灯之后)机体摄入钙减少,易五、常见的引起减蛋或产蛋率不上升的
        疾病
(一)禽流感
(二) 新城疫
(三)生殖性传支
(四)衣原体病
   (五)禽肺病毒病
   (六)鸡包涵体肝炎、组织滴虫、弧菌肝炎
   (七)传染性支气管炎后遗症
   (八)传染性喉气管炎
(九)引起鸡群减蛋的营养和管理性因素
    (1) 应激因素:如突然换料、惊吓、变换光照强度或疫苗免疫注射;
    (2)饲料营养因素:如磷缺乏、饲料霉菌毒素的污染、脂肪肝综合症等;
     (3) 药物性因素:磺胺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球虫药物、金刚烷胺等。
六、鼻气管炎鸟杆菌
         鼻气管炎鸟杆菌是1994年命名的一种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的细菌,主要引起鸡和火鸡生长迟缓和死亡,往往一旦侧或者双侧肺炎、胸膜炎和气囊炎为特征,最早发现于1981年,起始只是发现于火鸡,直到1991年从南非分离到此菌后(当使称为类巴氏杆菌)才于1994年得以命名。细菌学检验可见类似于巴氏杆菌样的、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一) 病原学
           本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无运动性,呈多形性,不形成芽孢。初代培养菌落1-3毫米大圆形、隆起的灰色或灰白色菌落。
(二)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不同年龄的鸡都可以感染。单纯的鼻气管炎鸟杆菌感染往往不引起明显的呼吸症状,但在新城疫、禽流感、大肠杆菌、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协同感染时,以及一些有害因子存在时,可加重鼻气管炎鸟杆菌的感染,并表现表现为明显的呼吸症状。从今年此病的死亡率看可以达到2~20%不等。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水平传播是其感染的主要途径;也可以经过种蛋、卵巢、污染的粪便传播。本实验室从未出壳的毛蛋、出壳的弱雏的肺脏、肝脏、卵黄囊都分离到了此种细菌。
          流行的形式:3~4周龄的肉用仔鸡易发生本病;肉用种鸡产蛋期也会感染此病,尤其是产蛋高峰期。主要表现为死亡率稍升高,采食量下降,轻微的呼吸症状,产蛋率下降。
(三)症状和病变
症状:有呼吸症状,流鼻涕,严重者张口呼吸;有时有面部、眶下窦肿胀,流眼泪,眼睑充血、出血。拉黄白色稀便。通常公鸡感染重于母鸡,同一性别的鸡,体重较大的往往病情较重。
病理变化:
     1) 气管内含有大量血性粘液,心包积聚大量浑浊心包液;胸气囊、腹气囊浑浊,呈黄色云雾状或者乳白色云雾状
   
2)肝脏、脾脏中度肿大,心包膜、心外膜有出血斑;胸内侧、肺脏边缘胸膜可出现点状出血。
     3)肺脏严重充血、出血,甚至形成严重的单侧性或双侧性化脓性肺炎,重症个体可以导致肺脏的肿大、实变、肉变。严重病例可见气管和支气管内充填大量干酪样物,胸腹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渗出物,形同大肠杆菌的包心包肝。有时还形成关节炎。


四)治疗注意事项
     •  由于鼻气管炎鸟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在治疗中用药剂量要足,使用疗程要适当的延长,一面反复。
     • 由于肺脏出血严重,且往往并发病毒感染,治疗过程中可以配合维生素C一起治疗.

评分

参与人数 1 +15 收起 理由
王日田 + 15 谢谢发帖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苏杭高科技自动化养鸡小区
发表于 2010-5-28 12: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谢谢提醒,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虎年虎语话虎年.&#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来自
黑龙江齐齐哈尔
发表于 2010-5-29 10: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齐齐哈尔
如此优秀文章怎没人回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5 14:20 , Processed in 1.620460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