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8 19: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吉林四平
低价肉背后是什么?
消费者吃到了低价肉,比较满意。
但是饲养者却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
平陆县生猪养殖户薛伟红是2007年开始养猪的。生猪出栏时价格已经没有十几元那个价位了,但还能赚点。今年随着生猪价格的走低,饲料却越来越贵,一斤玉米已经从一斤七毛涨到了九毛多。卖一头猪要亏一百多元,不卖吧生猪养着还要吃饲料,也是亏,而且喂得太大了肉质不好卖不出好价格。
据记者了解,我省仔猪平均价格在200元左右,生产一头肥猪饲料消耗总量大约要600斤,按照每斤混合饲料1.1元计算,饲料消耗要660元,雇工费用大约要45元,防疫和治疗费用需要50元左右,水电费平均5元,圈舍折旧等其他损耗要20元,投资成本合计得980元。目前生猪出售平均价每斤在4.8元左右,按每头生猪出栏200斤计算,出栏一头生猪平均收入为960元,即平均每头生猪亏损20元。
在古交上阳坡明鑫养殖公司,技术员王玉富告诉前去调查情况的岔口乡统计人员:“与年前相比,现在每养一头猪要亏本150元。规模越大,亏损越多。”
目前猪价持续下降,饲料、水电等养猪成本却还在上涨,其中饲料原料涨幅最明显。以三月为例,第4周玉米价格1.93元/公斤,同比上涨23.7%;豆粕价格,同比上涨0.8%;育肥猪饲料同比上涨9.0%。此外,部分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对市场控制效应加大,也让市场更加难以调控。
猪市持续下滑,先期来看消费者会受益,但若长期徘徊在盈亏边缘,势必伤害养殖户积极性,甚至退出该行业,导致生猪供应量大幅下降,肉价必然出现“报复性”反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养殖户有实力的就挺着,没实力的很多小养殖户已经被淘汰出局。
今后肉价会如何走?
现在,养殖成本加大,肉价下跌,养猪亏损,经受不住市场冲击的养殖户,会把所有生猪出栏,退出养猪业;饲养规模大的可能通过减少生猪存栏来减少损失。二者都会在短期内增加猪肉的供应量。从这个角度说,近阶段猪肉后期供应量不仅不会减少,相反还会增大,肉价上升的条件有限。
同时,一季度末全省能繁母猪存栏总量高于上年同期5.83个百分点,占总存栏的比重约为 14.47%,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对后期生猪的发展仍起到强劲的支撑作用。
生猪的生产供应,到现在都是比较纯粹的市场行为,所以每隔几年有一个高价位时期,随后又是低价时期,周而复始。为防止价格大起大落造成恶性循环,专业人士建议:
要以农民持续增收和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给为核心,突出解决好疫病防控、规模养殖、产业化经营和科技推广等问题,努力推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继续维持国家对生猪生产各种优惠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调控生猪饲料价格行情走势,适当给予大(中)型养猪场的饲料补贴。严格按照猪粮比价作为判断生猪生产和市场情况的基本指标,指标达到规定的预警区域时,及时启动响应机制,稳定生猪生产和防止价格过度下跌。
加大生猪市场价格走势和生产量的信息发布,防止盲目扩大或减小规模,引导生猪养殖户调整饲养结构。建立猪肉储备制度,完善猪肉营销体系,选择大(中)型超市不断档供应价格合理的猪肉,防止生猪及猪肉经销商暴利行为。本报首席记者崔晓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