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雏鸡和育成鸡统称为后备鸡。生产健壮的后备鸡,是优良经营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后备鸡的育成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以后的产蛋水平。
1 饲养方式
通常将雏鸡出壳到7周龄时定为育雏期,8到20周龄为育成期。其间的饲养管理方法可分为平养饲养和笼养饲养。
平养饲养又可分为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
地面平养:用水泥地面、砖地面、土地面或炕面育雏,地面上铺设垫料,室内设有食槽和饮水器及保暖设备。
网上平养:将雏鸡养在离地面50—60厘米高的网上,网的结构可分为网片和框架。亦可用竹片来替代网。
笼养饲养:全称为育雏育成一贯制笼养。通常是先将雏鸡在装有取暖装置的多层笼内育雏,以后在育成期将鸡分到另一座或几座多层笼中。
2 进雏准备
2.1 育雏舍的隔离
育雏舍不应靠近其它鸡舍,否则疾病传播危险太大。同其它鸡舍的间隔至少要有100米,鸡舍四周应有围墙隔离,出入围墙的大门口应有消毒池,使车辆进出能经过消毒。每一个进入围墙内的人员均须淋浴更衣换鞋。清粪或处理死鸡的脏道应和人员车辆进出的道路分开。
2.2 全进全出制:
这一点对于雏鸡特别重要。不同批次雏鸡的日龄必须相近,否则会严重干扰防疫及其它一些措施。
2.3 鸡舍和设备的清洁消毒
清除所用过的全部旧垫料,清扫并冲洗鸡舍,最好用高压水枪冲洗。对鸡舍内部进行消毒,按消毒药的说明书的介绍,使用最有效的浓度进行消毒。所有的设备都应冲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包括饲料仓。
熏蒸,用甲醛(每立方米用42毫升福尔马林和21克高锰酸钾)气体熏蒸鸡舍。
鸡舍周围的环境消毒:清除舍外所有的垃圾废物,割除杂草。对路面用酸或碱消毒剂进行冲洗消毒。
2.4 垫料
若地面平养,应在地上铺5厘米厚的垫料。垫料可用稻草、刨花、木屑等。
优质垫料应具备下列性质:重量轻、颗粒大小适中、吸湿性强、迅速干燥、柔软并有弹性、价格低廉。
2.5 育雏器的护栏
用育雏护栏将取暖区域围起,应将护栏置于离育雏器1—1.5米处。
2.6 升温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取暖方式,应提前1—2天升温,以使进雏时鸡舍内达到要求的温度。
2.7 饲料和饮水的准备
进雏前应准备好开食料和水。饮水用凉开水,在进雏前准备足量的开水,并在鸡舍内冷却至室温。
2.8 设备的安置
在进雏前应根据预计进雏数来计算所需的设备的数量。不同鸡舍内的设备不能串舍使用。鸡舍内的育雏器、水盘、料盘应分布均匀,并交叉安放。
设备的基本要求
| 1-6周龄
| 7-20周龄
| 每平
方米
鸡数
| 垫料
| 12
| 6
| 网上
| 15
| 8
| 垫料+网上
| 13—14
| 7
| 采食
位置
| 饲槽式(cm/鸡 )
| 2.5—5
| 6—8
| 桶式(鸡/只)
| 30—40
| 25—30
| 饮水
位置
| 水槽式(cm/鸡)
| 1.5—2
| 2—2.5
| 桶式( 鸡/只)
| 80—100
| 50—60
| 乳头式(鸡/ 只)
| 10—15
| 10—15
|
3 优质雏鸡的特征
3.1 种鸡生产性能高、生活能力强;
3.2 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确实有效;
3.3 对一些重要疾病具有较高、较一致的母源抗体。这能避免幼雏期的疫病感染,也便于适时的免疫;
3.4 体重大小一致,最好是来自同一日龄的一个种鸡群,因而母源抗体比较整齐,也便于管理,一般体重应该在34克以上;
3.5 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
3.6 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在0.5%以下。
4 进雏后的饲养管理
4.1 运送雏鸡的车辆在运雏前必须进行清洁和熏蒸消毒。
4.2 雏鸡到达后,迅速卸下鸡盒,分散在鸡舍内,并去掉盒盖,倾倒运输箱,将雏鸡放在靠近育雏器的温暖处。
4.3 重新检查温度,雏鸡的分布及行为可说明温度是否合适。如果雏鸡分布均匀,行动自如,说明温度正常;如果雏鸡堆叠起来,说明温度过低,此时应提高温度;如果雏鸡集中在护栏边,翅膀张开,张嘴呼吸,说明温度过高,此时应降低温度。
4.4 初饮
雏鸡的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一般在毛干后3小时即可接到育雏室,给予饮水。若经长途运输后到达的雏鸡,在让雏鸡稍事休息后即可给予饮水。因出雏后大量消耗体内水分,所以应先饮水后开食,这样可防止发生脱水。最初15小时内的饮水可喂以8%的葡萄糖溶液,同时加抗生素、多维或电解质营养液(硫酸铜19%,硫酸亚铁6%,硫酸锰0.5%,硫酸钾8.5%,硫酸钠8%,硫酸锌0.5%,糖57.5%),可有良好效果。在第一周时应让雏鸡饮用冷却到室温的新鲜开水,一周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雏鸡的饮水量见下表。
日龄
| 饮水量 ml
| 日龄
| 饮水量ml
| 1
| 8—9
| 11
| 28—30
| 2
| 9—10
| 12
| 31—35
| 3
| 10—11
| 13
| 36—40
| 4
| 12—13
| 14
| 40—45
| 5
| 13—14
| 3周龄
| 40—50
| 6
| 15—16
| 4周龄
| 45—55
| 7
| 17—18
| 5周龄
| 55—65
| 8
| 19—21
| 6周龄
| 65—75
| 9
| 22—24
| 7周龄
| 75—85
| 10
| 25—27
| 8周龄
| 85—90
|
雏鸡初饮要注意的是,仅仅提供充足的饮水还不够,必须要让雏鸡迅速饮到水,要保证所有的雏鸡都饮到水。在初饮后即要仔细观察,若发现有些鸡没有靠上饮水器,就要增加饮水器的数量,并适当增大光照强度。
4.5 开食
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一般在初饮后3小时即可让雏鸡开食。最初几天使用大而扁平的容器饲喂。
5 日常管理要求
育雏前期是骨骼、肌肉,内脏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要保证鸡群的充足营养,使鸡群的体重和骨骼都能按标准增长。前期的体重决定成年后骨骼和体型的大小及最终产蛋率。
5.1 雏鸡的早期死亡及原因
正常情况下,育雏第一周的死亡率比此后任何一期的死亡率都要大一些,但不应超过1%,一般在0.5%左右。第二周的死亡率则要小一些,从第三周开始每周的死亡率应相当低,并保持相当恒定的水平,直到育成期结束。这是因为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大,抵抗力增强,死亡率下降。
早期死亡的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A、种蛋来自非健康鸡群,一些疾病经蛋垂直传播后,使雏鸡致病,如鸡白痢、鸡霉形体病等。
B、孵化过程中因卫生不良,感染鸡胚。
C、孵化条件掌握不当,使幼鸡脐部愈合不全。
D、幼雏运输不当,使其体质削弱。
E、育雏条件掌握不好,造成雏鸡死亡。
F、其它一些原因,如兽害、机械损伤等。
5.2 温度
温度是育雏的一个关键。温度应逐渐改变,雏鸡头三天内温度降低不得大于1℃。育雏后期最理想的温度范围为15—20℃,尽可能避免一天内温度升降大于6℃,但即使温度低于建议水平,仍必须给予鸡只提供必要的通风量。
年龄
| 温度(℃)
| 1—2日龄
| 33—34
| 3─4日龄
| 32
| 5—7日龄
| 31
| 2 周龄
| 30
| 3 周龄
| 26
| 4 周龄
| 22
| 5 周龄
| 20
| 6 周龄
| 18
| 7 周龄后
| 15—20
| 5.3 湿度
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不象温度那样要求严格。但在极端情况下,亦可能对雏鸡造成严重危害。雏鸡需要的适宜湿度范围如下表。
日龄
| 相对湿度(%)
| 1—10
| 70
| 11—30
| 65
| 31—45
| 60
| 46—60
| 50—55
| 5.4 通风换气
最初几天保持鸡体暖和至关重要,但此时很容易出现的失误是不能提供足够的通风。一定要使鸡舍保持适宜的通风,以便降低舍内氨气和水分,并能提供充足的氧气。要使鸡舍既保暖又无贼风。
5.5 光照
人工光照的总原则是:育雏期和育成期每日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不能随意延长和增加,产蛋期每日光照时间和强度不能随意缩短和减弱。
A、育雏前期光照程序见下表:
日 龄
| 光照时间(小时)
| 光照强度(W/㎡)
| 1-7
| 22
| 3-5
| 8-14
| 20
| 1.5
| 15-21
| 18
| 1.5
| 22-28
| 16
| 1.5
| B、29日龄到17周龄(鸡群体重达标后)保持固定光照时间,在密闭式鸡舍光照10-12小时/日,在开放式鸡舍,以5-17周龄之间的最长日照时间为天然光照时间。
C、灯泡上一定要有灯罩,才能保证光照强度与计算值相等,并且要经常擦拭灯泡,保持清洁。
5.6 断喙
各年龄的鸡都可发生啄癖,通常对鸡实行断喙来防止这一恶癖。
断喙的优点为:A)有助于防止早期啄羽,啄肉和啄趾;B)对以后的免疫接种妨碍小;C)可提高饲料报酬;D)存活率高,淘汰少;E)鸡群生长较为一致。 断喙的缺点是在断喙后1—2周内鸡的体重会减轻,生长率降低。但总的来说, 断喙的优点远远超过缺点。
断喙的时间一般在7—10日龄进行。断喙应选用适宜的断喙器,烧灼时间为2.5—3.0秒,不能太快。断喙长度应切去上喙的1/2,下喙的1/3。为防止断喙带来的应激和出血,可在断喙前两天每公斤饲料中添加2mg维生素K或和美华的速溶维生素,断喙后料桶或料槽中的饲料应有一定的厚度,以方便鸡的采食。
5.7 饮水和喂料:
在初饮以后,应注意饮水器的清洁,做到每天清洗饮水器。雏鸡所饮水的水质应符合人的饮水标准。用乳头式饮水器可减少水的污染,但要注意在从水盘向乳头式饮水器过渡阶段,可能会对雏鸡造成短暂的不适应,此时可适当地对雏鸡进行调教,以使其尽快适应。
喂料要保持饲料的新鲜不变质。应每天清扫饲料槽。育雏期应每天喂料3—6次,育成期每天喂料1—2次。
5.8 带鸡消毒:
带鸡消毒在现代化养鸡业中应用很广。常用的消毒药有百毒杀,抗毒威,新洁尔灭等,采用喷雾法,高度超过鸡背20—30厘米。带鸡消毒可预防疾病,净化鸡舍空气。
5.9 每天应检查的项目
每天应检查的项目包括:健康状况、光照、雏鸡分布情况、粪便情况、温度、死亡率、通风、饲料及饮水情况。
5.10 育成鸡管理
育成后期是腹腔脂肪沉积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腹脂增长了9.5倍。由于体内脂肪沉积与生产性能成负相关,所以在育成后期,饲料中的能量不应过高,冬季鸡群食欲好时,要注意适当控制喂料量,避免沉积过多脂肪而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生殖系统从12周龄开始缓慢发育,18周龄时则迅速发育。为满足这种生长需要,从16周开始,注意供给营养平衡的蛋白质饲料,让其卵巢顺利发育,适时开产。对发育后期在夏季的鸡群要特别注意,因为夏季耗料少,体重增长和卵巢发育受影响,易使小母鸡开产推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