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牛肉进口量微增 1% 却多花 10.7%!212万吨背后的全球牛肉版图重构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数据惊现“背离式增长”:量平价涨背后的全球供应链震荡

2025年1-9月,我国牛肉进口呈现出一组矛盾的数据:进口量达212.5万吨,同比仅增长1.0%;然而进口额却大幅飙升10.7%,达到111.0亿美元。吨均价格从5000美元急剧攀升至5224美元,创下近五年的新高。这组数据深刻反映出全球牛肉市场的剧烈分化态势:

来源国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巴西牛肉进口占比49.2%、澳大利亚占比12.2%,其进口量分别逆势增长13.2%、47.5%;而阿根廷进口占比16.7%、乌拉圭占比7.7%、新西兰占比4.7%,进口量却分别大幅下跌18.6%、15.0%、21.9%。

品质溢价现象凸显:高端谷饲牛肉进口额增长22%,低端草饲牛肉则呈现量增价跌的情况,这清晰地反映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市场结构分化。海关总署分析师指出,这并非单纯的价格波动,而是全球牛肉产业链重构的重要信号。

二、三国角力:巴西“性价比之王”vs澳新“品质高地”vs阿乌“产能滑坡”

(一)巴西:靠规模化养殖狂揽半壁江山

凭借亚马逊流域广袤的牧场资源以及低成本养殖的显著优势,巴西牛肉以3800美元/吨的到岸价(相较于澳新牛肉价格低25%)成为对华牛肉出口的最大赢家。2025年1-9月,巴西对华出口牛肉104.5万吨,其中30%为碎牛肉、牛腱等餐饮行业的刚需品类,有力地支撑起火锅、卤味市场的低价供应链。据某进口商透露,巴西牛腩到岸价为28元/公斤,较国产牛肉价格还低15%,因此受到餐饮企业的竞相囤货。

(二)澳大利亚:谷饲牛肉逆袭成高端市场“香饽饽”

随着中澳自贸协定红利的持续释放,澳大利亚谷饲150天牛肉进口量激增47.5%,单价突破7000美元/吨,在商超高端冷鲜肉市场占据了60%的份额。盒马的数据显示,其M3级和牛牛排销量年增长率达35%,带动澳大利亚牛肉进口额增长52%,实现了“量价齐升”的良好态势。

(三)阿根廷、乌拉圭:多重暴击下的“坠落”

阿根廷由于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肉牛存栏量下降12%,再加上出口关税的调整,其对华牛肉出口量从35.5万吨大幅暴跌至17.6万吨;乌拉圭由于自身产能较小(年出栏量仅200万头),且海运成本偏高(较巴西高出18%),其市场份额从8.5%大幅缩水至4.7%,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沦为“边缘角色”。

三、三大驱动因素解析:是什么让牛肉越买越贵?

全球供应链成本飙升:国际玉米价格上涨22%、海运费用激增35%,极大地推高了养殖与运输成本。以澳大利亚为例,谷饲牛养殖成本同比增加15%,这直接导致终端售价上涨20%。国内进口商表示,即便不考虑赚取差价,成本压力也迫使他们不得不提高报价。

国产牛肉“量增价稳”倒逼进口结构升级:宁夏、内蒙古等产区规模化养殖成效显著,2025年国产牛肉产量达750万吨,同比增长3.8%。这使得进口商减少低价碎肉进口,转而增加高毛利的肋眼、菲力等部位的进口,精分割牛肉进口额增长32%,从而带动整体均价提升。

政策与疫病的“蝴蝶效应”:阿根廷限制牛肉出口政策、新西兰口蹄疫疫情,致使全球可贸易牛肉减少50万吨,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缺口。同时,我国对巴西牛肉的检疫政策放宽(通关时间从15天缩短至7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其低价产品的涌入,形成了“低端走量、高端溢价”的双重驱动局面。

四、市场影响:从餐桌到牧场的连锁反应

(一)消费者:“买牛肉像开盲盒”

在超市货架上,不同价格区间的牛肉销售情况形成鲜明对比:30元/公斤的巴西碎肉区顾客众多,而150元/公斤的澳新牛排区客流量也增长了20%。有北京消费者表示,家庭聚餐时会选择购买澳洲牛排,日常炒菜则选用巴西牛腱,两者价格相差5倍之多,且均比去年价格有所上涨。

(二)养殖端:国产牛肉迎来“黄金窗口期”

巴西低价牛肉并未对高端市场造成冲击,反而促使宁夏滩羊、延边黄牛等地方品种加速品牌化进程。有机认证牛肉售价突破100元/公斤,订单量年增长40%。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规模化牧场(万头以上)数量增长25%,国产牛肉自给率提升至72%。

(三)餐饮行业:成本压力催生“替代革命”

麦当劳、吉野家等连锁品牌推出“牛肉+植物蛋白”混合汉堡,成本降低12%;火锅店将牛骨汤底替换为鸡骨汤,减少30%的牛肉用量。某餐饮协会调研显示,62%的中小餐馆被迫调整菜单,牛肉菜品占比从45%降至32%。

五、未来展望:2026,牛肉进口将迎“冰火两重天”

短期(1-6个月):巴西牛肉凭借价格优势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澳大利亚借助RCEP关税减免(2026年关税降至8%)进一步抢占高端市场,阿根廷、乌拉圭进口量短期内难以实现反弹。

中期(1-3年):国产牛肉产量有望突破800万吨,进口依赖度降至25%以下,这将迫使进口商从以“卖低价”为主转向以“卖品质”为主。

长期(5年以上):随着全球肉牛存栏量回升(预计2028年达峰值),进口牛肉价格或出现拐点,但高品质、可追溯的“标签化”牛肉仍将维持价格溢价。

结语:在全球“牛周期”中寻找中国节奏

2025年的牛肉进口数据,不仅是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国牛肉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当巴西凭借性价比拓展市场,澳新以品质构建竞争壁垒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价格的起伏变化,更是一场围绕“安全、效率、溢价”的全球产业竞赛。对于消费者而言,应理性选择不同价位的产品;对于从业者来说,要抓住国产牛肉高端化发展的机遇。毕竟,在这场跨越洲际的“牛肉市场竞争”中,只有深入理解供需关系的内在逻辑,才能在市场波动中把握确定性发展方向。(数据支持:中国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等)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21 11:55 , Processed in 0.201938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