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进口牛肉价格涨势汹汹:成本激增、南北博弈下的旺季行情如何走?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市场现状:价格波动分化,观望情绪主导交易态势

近期,进口牛肉市场呈现价格波动中分化的态势,观望情绪在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终端价格高位震荡,区域成交冷热不均

当前,进口牛肉市场处于“价格涨、成交弱”的胶着状态。在郑州市场,胸部肋条、上脑等适宜中式烹饪的部位成交活跃;天津金福临市场整柜采购量有所回升,针扒、小米龙等餐饮渠道常用品类的求购量增多,部分商户因看好后市而惜售,报价较上月上涨15%-20%。然而,全国批发市场数据显示,11月14日牛肉均价为66.63元/公斤,较前一日微降0.2%,出现“报价涨、实价稳”的倒挂现象,这反映出买卖双方在高价区间持谨慎试探态度。

(二)国际品牌带头涨价,成本传导至批发环节

根据肉交所数据,巴西JBS件套价格达到49.3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2元/公斤;Marfring件套价格为48.1元/公斤,单日涨幅达1.1%。这两大南美牛肉巨头的价格变动直接影响国内冻品市场。郑州、天津等地经销商反馈,自10月以来,到岸成本累计上涨超过2元/公斤。部分中小商户因资金压力被迫缩减进货量,导致市场库存较去年同期下降12%。

二、数据解析:三大核心变量重塑市场格局

(一)进口成本因查验率飙升被动抬升

自10月起,海关基于食品安全与动物疫病防控的考虑,大幅提高进口牛肉查验率。乌拉圭牛肉查验率达到100%,巴西查验率也逐日上升,目前已超过80%。严格的检疫流程导致货物在港口滞留时间延长,天津港、上海港等主要口岸部分货柜滞港费高达4万元/柜。进口商不得不承担成本增加的压力,每公斤牛肉进口成本攀升约2元。这一成本剧增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以天津港20吨巴西牛腩进口为例,到岸成本从45元/公斤涨至47元/公斤,经销商毛利率从13%骤降至8%。不少中小经销商因资金周转压力,不得不削减进货规模,进而导致市场流通量收缩。

(二)进口量“单月冲高、累计下滑”成常态

9月进口量表现突出,达到31.82万吨,创下年内新高,这主要是受到中秋、国庆双节的消费预期拉动,下游商家集中备货。但从较长时间段来看,1-7月累计进口量仅为155.2万吨,同比减少6.1%。年初以来,供应链的不稳定因素持续影响,运输受阻、贸易政策波动等问题频繁出现,打乱了进口节奏。以上海这个进口牛肉的重要枢纽为例,数据显示其进口量同比增长55%,占全国总量的18%,中高端牛肉占比跃升至60%。这表明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谷饲牛排等高品质、高价格牛肉的需求日益增长,不再满足于基础款冻牛肉,市场正朝着精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三)美国关税豁免落地,短期难改供应结构

11月13日,美国对优质牛肉关税豁免生效,理论上可降低进口成本10%-15%,但市场并未产生明显波动。美国牛肉对华出口基数较小,2024年占进口总量的4.8%,且多为高端谷饲产品,与大众市场需求存在偏差。而国内牛肉市场,能繁母牛存栏同比减少8%-10%,犊牛缺口达35%,国产牛肉供应偏紧。进口冻品均价为54.37元/公斤,与国产鲜牛肉66.63元/公斤的价格相差12.26元/公斤,冻品在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更符合多数消费者与餐饮企业的成本考量。因此,美国牛肉想要凭借关税优势抢占市场份额,还需克服性价比这一关键障碍。

三、区域博弈:南北方市场呈现差异化发展

(一)南方市场:腊肉季支撑价格,本地需求反哺进口

随着冬季的深入,广东、云南等地迎来腊肉制作的黄金时期,这一传统习俗为进口牛肉市场带来积极影响。牛腩、牛腱等肉质紧实、纹理丰富的部位,因其适合腌制风干,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产品。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数据显示,近两周牛腩批发价从58元/公斤涨至61元/公斤,涨幅超过5%;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牛腱子价格也较上月上涨3%,部分精品牛腱价格甚至突破70元/公斤。深圳一家经营进口牛肉十余年的经销商表示:“近期订单数量大幅增加,每周都有新客户询价,仅牛腩订单量环比就增长20%,不少老客户下单量翻倍。上周一批巴西牛腩刚到货就被抢购一空,补货都十分紧张。”

这种强劲的区域性需求,不仅有效消化了进口商库存,还对上游供应链产生反向影响。为满足南方市场需求,南美供应商开始调整分割策略,增加牛腩、牛腱等中式加工偏好部位的供应比例。过去一个月,从巴西、乌拉圭发往中国南方港口的货柜中,这类产品占比从30%提升至38%,实现了产地与销地的精准对接,使进口牛肉在南方市场得以稳固发展,成为冬季餐桌的常见食材。

(二)北方市场:冻品冲击下价格承压,国产鲜牛肉起缓冲作用

在山东、河南等北方主要销售区域,进口冻品大量涌入,给市场带来较大冲击。青岛抚顺路批发市场内,进口冻牛霖价格徘徊在52元/公斤,与本地鲜牛肉65元/公斤的价格相比,价差拉大至13元/公斤。这一价格优势吸引了不少餐饮企业,纷纷转向采购冻品。济南一家连锁火锅店老板透露:“鲜牛肉成本过高,冻品价格实惠,且品质能满足涮煮需求,目前我们冻品采购量占比已超过60%。”

然而,家庭消费情况有所不同。受传统饮食观念影响,北方消费者更倾向于新鲜食材。面对冻品与鲜牛肉的价格差,不少家庭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猪肉。11月1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为18.06元/公斤,仅为进口冻牛肉价格的三分之一。这种消费分化使得北方市场进口商面临困境。为促进销售,部分进口商不得不降价促销,原本预期60元/公斤的产品,实际报价降至55元/公斤左右,且仍需搭配赠品、延长账期等优惠措施来吸引客户。

四、未来展望:旺季行情面临机遇与挑战,需关注风险点

(一)消费旺季或对价格起稳定作用

11月下旬至春节前,进口牛肉市场进入传统旺季,团餐、预制菜加工等渠道需求将大幅增长。据行业预测,这将拉动进口牛肉成交量增长10%-15%,为市场带来积极影响。南方腊肉制作与北方酱牛肉传统习俗同时存在,批发市场有望迎来阶段性高峰。广州一预制菜企业负责人表示:“每年12月到次年1月,我们牛肉采购量是平时的2倍,今年计划多储备一些牛腩、牛腱子,以防价格再次上涨。”

不过,市场难以出现“井喷式”增长。进口冻品与国产鲜牛肉价差达12.26元/公斤,处于历史高位,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高,高价进口牛肉放量存在困难。北京某连锁超市生鲜区负责人表示:“近期鲜牛肉促销,价格与进口冻品相差不大,不少顾客放弃冻品,选择鲜牛肉,这说明消费者还是很关注性价比。”

(二)两大下行风险需重点关注

集中出栏与进口放量共振风险:国内养殖场为避免春节后价格回落风险,可能提前集中出栏,预计12月国产牛肉供应量环比增长8%。同时,9月积压的进口货柜陆续放行,冻品库存可能回升至35万吨,市场将面临短期供应过剩压力。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冷库数据显示,目前冻牛肉库存较上月增长15%,部分仓库已接近饱和。若需求端无法及时消化,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

政策与成本的双重影响风险:海关查验率维持高位,导致进口成本持续增加;美国牛肉关税豁免生效,刺激美国牛肉低价进入市场,冲击现有价格体系。这两者的平衡直接决定春节前进口牛肉能否维持“65元/公斤”的价格水平。天津港某进口商表示担忧:“查验率降不下来,成本就降不下去;美国牛肉进入市场,价格又会被拉低,我们的经营处境十分艰难。”

结语:在震荡中把握结构性机遇

当前进口牛肉市场的价格波动,是供应链摩擦、区域需求分化、政策预期博弈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从业者而言,需密切关注海关查验动态、南北备货节奏以及美国对华出口数据,在高端部位(如眼肉、西冷)与大众品(如牛腩、牛霖)之间灵活调整库存策略;对于消费者来说,可利用南北价差与品类差异,在腊肉季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冻品部位,避开元旦、春节前的价格高峰期。市场的短期震荡,正是进口牛肉从“高端小众”走向“大众餐桌”的必然过程。

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肉交所、江杨农产品市场、各地方批发市场监测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20 14:47 , Processed in 0.250618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