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美国牛肉价格暴涨背后的产业困局(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牛排价格飙升:美国牛肉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态势

在当前美国牛肉市场中,价格波动呈现出极为显著的特征。以2025年9月纽约超市为例,消费者步入超市欲购置牛肉时会发现,每磅肋眼牛排售价竟达14.99美元。需知,此并非高档餐厅价格,而是日常超市售价,相较于2019年,涨幅高达82%,价格增长态势迅猛。即便是最为普通的牛肉馅,价格亦突破6美元/磅,创下自1980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

在餐饮行业领域,“牛排危机”带来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知名连锁餐厅Outback Steakhouse为维持运营,将12盎司西冷牛排套餐价格提升至38美元。即便采取此措施,仍难以承受成本压力,最终关闭120家门店。这种情况致使消费者在牛肉消费方面面临困境,“牛肉自由”已成为过去式。

然而,市场中存在一种特殊现象。按照常理,牛肉价格上涨时,产业链上游的牧场主应获取丰厚利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肉类行业巨头泰森食品发布预警,在2026财年,其牛肉业务可能出现4亿-6亿美元的亏损。此消息揭示了美国牛肉产业背后隐藏的深层矛盾,促使我们深入探究美国牛肉市场的实际状况。

二、供应端面临的“三重困境”:从牧场到餐桌的供应断层危机

牛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其背后是供应端面临的重重危机,这一系列危机犹如一场从牧场延伸至餐桌的“断层风暴”,严重威胁着美国牛肉产业的稳定性。

(一)牛群规模降至75年最低水平:干旱导致的数量锐减

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存栏数据显示,2025年全美牛和小牛数量仅为8670万头,与2019年峰值相比,减少720万头,达到1951年以来的最低值。造成牛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持续五年的西部干旱。在加州、得州等养牛大州,牧草产量暴跌40%,牧场主迫于无奈,不得不提前屠宰母牛。2024年母牛屠宰量同比激增23%,这对繁殖种群造成了严重破坏。得州牧场主协会主席汤姆?威尔逊表示:“当前每保住一头母牛,每年需多花费300美元用于购买饲料,许多牧场主难以承受。”干旱使得传统的“自繁自养”模式难以持续。

(二)家庭农场十年间大量减少:规模化浪潮下的生存挑战

美国统计局数据揭示出更为严峻的结构性危机。在2015-2025年期间,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家庭牧场数量从28万家急剧减少至17.8万家,降幅达36%。小型农场主面临“成本剪刀差”问题:饲料价格在十年间上涨120%,土地租金上涨90%,然而活牛收购价涨幅仅为70%。此外,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年均运营成本增加25万美元。堪萨斯州第五代牧场主艾米丽?霍尔指出:“在父亲那辈,养殖500头牛能够实现盈利,而如今至少需要养殖2000头才能覆盖成本。”这表明行业正加速向千头以上的规模化牧场集中,中小农户逐渐被挤出市场。

(三)进口关税形成贸易壁垒: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

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牛肉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巴西、澳大利亚等主要牛肉供应国加征50%关税,导致2025年上半年进口量暴跌68%,仅巴西一国月度出口就减少1.2万吨。更为严重的是,饲料进口成本大幅增加。作为全球最大豆粕进口国,美国对阿根廷豆粕加征30%关税,致使养殖成本每头牛增加45美元。泰森食品采购总监在财报会议上表示:“目前不得不从更远的乌拉圭采购,运费又上涨了20%。”关税政策使得原本紧张的供应状况进一步恶化。

三、成本螺旋式上升:干旱、通胀与政策导致的恶性循环

供应端形势严峻,成本端同样呈现出失控的态势,美国牛肉产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各个环节都对产业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

(一)饲料价格大幅上涨:饲料成本的显著增加

饲料对于养牛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美国牧场主面临着饲料价格飞涨的困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清晰地反映了这一情况。2025年玉米期货价飙升至6.8美元/蒲式耳,而在2020年,该价格仅为3.24美元/蒲式耳,涨幅高达110%。苜蓿草作为优质牧草,现货价格也突破了300美元/吨的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饲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干旱。持续的干旱导致美国本土饲料产量大幅减少,2024年玉米减产12%。为保证牛的饲料供应,牧场主不得不依赖高价进口。仅在2025年一季度,饲料支出就占养殖成本的65%,与五年前相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普渡大学农业经济学家迈克尔?博克形象地指出:“当前每头牛每天的饲料成本相当于一杯精品咖啡,而牛价涨幅远远跟不上饲料成本的增长。”这种成本倒挂现象严重压缩了牧场主的利润空间,降低了他们扩大生产的意愿。

(二)通胀对产业链的全面影响:从屠宰到零售的价格传导

饲料成本是上游面临的主要问题,而通胀则对整个产业链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从屠宰加工到零售环节无一幸免。

在中游的屠宰加工环节,劳工短缺成为突出问题。为吸引工人,屠宰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涨幅高达35%。冷链运输成本也因油价波动大幅增加,涨幅达到40%。此外,联邦政府新推行的肉类检验标准使每头加工成本增加了15美元。这些额外成本最终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在零售端,毛利率从2019年的22%降至2025年的15%。即便如此,超市为维持运营仍不得不提高牛肉价格。克罗格超市肉类部门经理透露:“我们每周都在调整价格标签,顾客对价格的震惊表情愈发明显。”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销量下滑,部分门店牛肉销量已下降25%,消费者因价格因素减少了牛肉的购买量。

四、产业预警与消费结构转变:美国肉食文化面临的挑战

(一)泰森食品的亏损预警:行业发展困境的体现

泰森食品作为全球肉类巨头,其牛肉业务的发展状况对美国牛肉产业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从2023年到2025年,泰森牛肉业务毛利率从8%急剧下降至-3%。最新财报发出预警:若2026年牛价仍维持在1.8美元/磅以上的高位,其牛肉业务将面临4亿-6亿美元的亏损。

这并非泰森食品一家企业的问题,整个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JBS、嘉吉等肉类加工巨头纷纷收缩牛肉产能。2025年,全美牛肉加工量同比下降9%,这是自1973年以来的最大降幅。美国肉类协会主席金?普洛瑟表示:“行业正在经历自198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产能调整。”据其预测,这种产能收缩情况将导致牛肉价格在高位持续至少3年,这对美国牛肉产业而言,无疑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困境。

(二)消费者消费选择的转变:从牛排到鸡胸肉的饮食结构变化

随着牛肉价格的持续上涨,美国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发生了显著变化,一场从牛排到鸡胸肉的饮食结构转变正在悄然发生。这一转变既体现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无奈妥协,也反映了美国饮食结构的重大变革。

尼尔森的数据清晰地反映了这一变化趋势。2025年,美国人均牛肉消费量降至52磅/年,达到1992年以来的最低值。与此同时,鸡肉销量同比增长12%,成功超越牛肉,成为美国人餐桌上的首选肉类。

快餐店的菜单调整也反映了这一消费趋势的变化。麦当劳将安格斯牛肉汉堡从主推产品中移除,转而推出“植物肉+鸡胸肉”双拼套餐,加大在鸡肉和植物肉领域的投入。塔可钟的牛肉卷销量下降18%,低价鸡肉卷成为顾客的新选择。食品行业分析师邦妮?黎指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已达到临界点。”消费者在价格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实际行动改变了饮食习惯,这种消费结构的转变可能会对美国肉类消费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重塑美国的“肉食文化”。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19 21:03 , Processed in 0.319109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