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载/分享] 为啥总是鸡舍后端先起呼吸道?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qw1.jpg


鸡舍后端起呼吸道大多与后端温度过低温差大引起的感冒受凉有关,通常我们从鸡舍走向、密封、、供暖、通风、负压等多方面着手找原因:

一、鸡舍朝向问题导致的前后温差大,引发鸡群呼吸道疾病。

鸡舍朝向不当(如南北向设计)容易导致前后区域受光不均,特别是夏季阳光直射前端,造成前端温度显著高于后端,温差可达3-5°C以上;后端朝北的棚舍在冬季受北风影响较大,后端温度极易发生过低现象;这些温度梯度会使鸡群处于热应激状态,尤其是后端鸡群因冷热交替频繁,呼吸道黏膜受损,易感染支原体或病毒性疾病。此外,温差过大会加剧空气湿度的波动,湿度间接影响鸡群的体感温度,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

改进措施:为缓解此问题,建议在选址时优先选择东西朝向鸡舍,以均衡光照;或在现有鸡舍增设遮阳网、隔热涂层等设施;后端北向棚舍采取风机外侧加装保温棚,内部做好风机、出粪口密封等工作;结合风机负压、增减前后小窗数量等通风方式调控,确保前后温差不超3°C。变换期间勤观察鸡群表现和温湿度数据,及时调整管理方式最大化降低温差转换影响。

二、鸡舍后端主要门、风机、出粪口等位置密封不严,存在漏风情况。

后端密封不严会导致养殖舍内温度不稳定,供暖能耗增加。具体来说,如后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缝隙,冷空气容易从这些缝隙进入;再有风机周边密封处理不当,也会有漏风情况,影响通风效果的同时造成热量散失;出粪口如果没有良好的密封措施,不仅会有异味散发,还会使舍内热量外流,增加供暖成本。

改进措施:定期检查门、风机及出粪口的密封状况,对老化或损坏的密封件及时更换;采用密封胶条、泡沫填缝剂等材料封堵缝隙,确保风机安装处密封严实;在出粪口加装保温盖板或自动关闭装置,减少冷空气入侵和热量流失。

三、通风时使用负压过小,空气受摩擦力阻碍导致抄近路落风造成的后端凉。

负压过小,风走近路会使得养殖舍内通风不均匀,部分区域通风过度,而部分区域通风不足。通风过度的地方,温度会快速下降,造成能源浪费;通风不足的区域,则容易造成后端闷热温度高,另外也积聚有害气体和湿气,持续的闷热不通透会导致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

改进措施:根据养殖舍结构和通风需求,合理调整风机功率及数量,确保负压值处于适宜范围,一般负压使用原则:白天负压小点,夜间负压大点;小鸡负压大点,大鸡负压小点;外界降温负压大点,外界升温负压小点(根据烟雾实验确定);再有需加装导流板或挡风板,引导气流均匀分布;最后要定期检查通风系统,清理风道堵塞物,保证空气流通路径顺畅,避免“风走近路”现象。

四、后端进风口小窗开启数量较多,进风量大

后端进风口较多,进风量大容易使养殖舍内气流紊乱,难以形成稳定有效的通风循环。大量的进风在进入舍内后,会相互冲击、干扰,导致部分区域风速过快,而另一些区域风速过慢甚至形成通风死角。风速过快的区域会使鸡群感到寒冷,增加其应激风险;通风死角则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增加鸡群发生呼吸道的风险。

改进措施:合理规划后端进风口数量及布局,根据舍内空间大小和通风需求调整进风口尺寸;在进风口处安装可调节百叶窗或风门,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调节进风量;设置导流板引导进风气流均匀分布,避免局部风速过快;定期检查进风口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调控。

qw2.jpg

五、地暖、风暖、水暖散热片等设备故障或数量不足导致的后端供温能力不足。

后端供温不足会导致养殖舍内温度达不到鸡群生长所需的适宜范围。风暖设备可能因加热功率不够、送风管道设计不合理或出风口堵塞等问题,无法有效提升舍内温度;水暖散热片、地暖则可能由于管道循环不畅、热水温度不足或散热片数量配置不够,导致散热效果差。

改进措施:定期检测风暖设备的加热功率及送风管道密封性,清理出风口杂物确保热量有效输送;对水暖系统进行管道疏通和循环泵维护,保证热水流量充足,根据后端区域面积增补散热片数量;安装智能温控装置,实时监测温度并自动调节供温设备运行,确保后端温度稳定达标。

六、靠近风机端风速汇集区影响后端鸡群体感温度

当风机运行时,后端区域会形成较强的空气对流,导致局部风速过高。尽管舍内温度计显示的空气温度可能处于适宜范围,但鸡群实际感受到的体感温度会因风速增加而显著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风寒效应"。尤其在冬季,高速气流会加速鸡群体表热量散失,使其产生寒冷应激,进而影响采食、活动及生长性能。此外,不均匀的风速分布还可能导致同一舍内不同位置的鸡群体感温度差异较大,增加群体健康管理难度。

改进措施:通常在负压通风时应保持前低后高”的温度趋势,在肉鸡的各个通风模式及日龄不同保持的前后温差不同,小日龄使用时控模式下前后温差控制0.5-1度,后期进入温控风机大窗口大时需更多关注后端鸡群表现,一般需保持1.5-2度左右,目的是通过保持相对高的温度缓解鸡群收到后端风速汇集区的风冷效应,另外可以在在风机与鸡群活动区域之间安装可调节挡风板或防风屏障,降低局部风速;调整风机安装角度或加装导流罩,引导气流向上或向侧面扩散,减少直接吹向鸡群的风量都可做尝试调整。

qw3.jpg

七、在风机启停止时,冷风反风回流,导致后端温度温度偏低。

当风机处于停止状态时,由于笼子末端与风机距离较近且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外部的冷空气会顺着相关通道回流至舍内。这些回流的冷风会直接冲击笼子所在区域,使得该区域温度明显低于舍内其他位置。

改进措施:在风机出风口安装单向止回阀或电动风阀,防止风机停止时冷风回流;在笼子末端与风机之间加装保温挡板或防风帘,形成物理屏障阻断冷风直接冲击;对风机周边缝隙进行密封处理,减少冷空气渗透;设置温度感应装置,当检测到温度偏低时自动启动辅助加热设备,维持区域温度稳定。

八、基础起步风机偏小,造成鸡群舍空气流动性差

在养殖过程中,起步时选用的风机功率偏小,就会导致鸡群舍内的空气流动性很差,无法将笼内的的污浊空气有和热量效抽出,也就是所谓的“抽不透”。这种情况会使舍后端鸡群引发呼吸道疾病,关于起步风机的增加原则:在前期时控增加到一定秒数,一般风机运行时长超过循环50%左右温度仍较高时,且明显感觉笼内鸡群表现热湿气拉不出来,但过道感觉凉爽,则说明使用的基础风机偏小,需要增加基础风机功率,另外如风机电机、皮带故障转速慢也会导致抽不透现象。

改进措施:根据鸡群生长不同阶段及鸡群表现与鸡舍环境逐步增加基础风机,定期检查风机运行状态,及时更换老化或功率不足的风机;制定风机使用规范,合理控制启停时间和运行模式,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通风不良。

来源:白羽肉鸡通风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10 19:18 , Processed in 0.236474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