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肉牛市场十月复盘:价格小幅回落,供需双弱下的结构性机遇与转型逻辑(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五、后市展望:短期承压与结构性机遇并存

(一)价格走势:弱势震荡中寻找消费支撑

展望2025年11月,肉牛市场价格走势成为行业关注焦点。Mysteel预测,育肥公牛价格或延续偏弱运行,月均跌幅0.10-0.20元/公斤。这一预测基于当前市场供需状况和各种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供应端,尽管10月出栏量高位运行,但部分养殖户因对后市预期悲观,仍有大量肉牛待出栏,将继续对市场价格形成压力。需求端,虽然终端市场需求平淡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但随着秋冬消费旺季到来,火锅、烧烤等餐饮场景火爆,将为牛肉消费带来新契机。在一些城市,火锅店在秋冬季节客流量明显增加,对牛肉采购量大幅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价格企稳。

长期来看,春节前集中出栏可能导致价格二次探底。春节是我国传统消费旺季,也是肉牛出栏高峰期。养殖户为在春节前获得更好收益,往往集中出栏肉牛,将导致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若需求端无明显增长,市场供大于求局面将更严重,价格可能再次下跌。同时,需关注市场不确定性,如突发疫情、政策调整等,都可能对价格走势产生影响,因此需密切关注产能去化节奏,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二)三大细分领域机遇解析

南方屠宰企业:对接产地抢占鲜品增量

在当前肉牛市场格局中,南方屠宰企业面临着独特的发展契机。华南、西南地区与东北、内蒙古等主产区强化供应链协作,不仅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向,更是南方屠宰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通过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能够达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东北、内蒙古等地拥有丰富的肉牛资源,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养殖模式,造就了高品质的肉牛。而华南、西南地区具备广阔的消费市场以及便捷的物流配送体系,能够迅速将鲜品牛肉送达消费者手中。

随着区域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对热鲜牛肉的品质与新鲜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南方屠宰企业应把握这一机遇,扩大热鲜牛肉直供规模,降低中间环节损耗。通过与产地直接对接,屠宰企业能够缩短供应链长度,确保牛肉在最短时间内从产地抵达消费者餐桌。这不仅能够保障牛肉的新鲜度与品质,还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的性价比。预计在季节性需求回升的带动下,南方屠宰企业有望抢占5%-8%的市场份额,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在广东的部分城市,通过与东北产地的紧密合作,热鲜牛肉的市场份额在短短数月内就提高了8%,销售额增长20%,成效显著。

规模养殖场:优化饲喂锁定体重与品质优势

对于规模养殖场而言,在当前市场价格波动的形势下,优化饲喂配方、提升出栏体重与品质,是实现盈利增长的核心。通过精准的饲料配方调整,如增加玉米、豆粕配比,能够为肉牛提供更为均衡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在山东的一些规模化养殖场,通过科学调整饲料配方,肉牛的出栏体重在短短数月内就增加了30-50公斤,达到680公斤以上,出肉量显著提高。合理的饲料配方还能够改善牛肉的品质,增加牛肉的大理石花纹,提升牛肉的嫩度与风味,培育出契合高端市场需求的谷饲牛、雪花牛肉。

除优化饲料配方外,规模养殖场还应加强品种改良,引进优良品种,运用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肉牛的遗传品质。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品种选育与改良工作,培育出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抗病力强等优点的肉牛品种。这不仅能够提高养殖效益,还能够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以单产优势和品质溢价对冲价格波动。预计通过这些措施,规模养殖场可提升养殖利润10%-15%,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进口商:低价冻品布局预制菜加工

在当前的肉牛市场中,进口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借助进口冻品价格回调的机遇,布局预制菜加工领域,成为进口商实现业务转型与增长的重要路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便捷、美味的预制菜需求日益增长。牛肉丸、卤牛腩、牛排套餐等预制菜产品,以其方便快捷、口味多样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进口商应充分利用低价冻品的成本优势,聚焦这些预制菜产品的开发。通过与专业的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与口感。注重产品的创新与差异化,开发出具有特色的预制菜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口味上,可以结合各地的饮食习惯,推出麻辣、酱香、番茄等多种口味的牛肉丸;在包装上,可以采用小包装、家庭装等不同规格,方便消费者购买与食用。

在销售渠道方面,进口商应积极对接餐饮供应链与社区团购渠道。与餐饮企业合作,将预制菜产品作为其食材供应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提高餐饮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够扩大预制菜产品的销售规模。在一些连锁火锅店,采用预制的牛肉丸和卤牛腩作为食材,不仅提高了出餐速度,还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与社区团购平台合作,可以直接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销售效率。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预计冻品增值率可达30%,在缓解鲜肉市场压力的同时,开拓便捷消费新场景,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六、行业启示:穿越周期的核心逻辑

当前肉牛市场的调整,表面呈现为价格的波动和供需关系的变化,实则是产业规模化转型与消费升级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深刻影响着整个肉牛产业的发展格局。

对于养殖端而言,传统的“散户思维”已难以适应市场变化。过去,散户养殖往往侧重短期利益,缺乏长期规划和科学管理,致使养殖成本高、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弱。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只有从“散户思维”转向“成本管控+品质优先”,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养殖户需要加强成本管控,优化养殖流程,降低饲料、人工等成本。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方调整,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合理安排养殖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品质提升,引进优良品种,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

在流通端,构建“多元供应+区域协同”的供应链体系至关重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区域化差异的存在,单一的供应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流通企业需要整合国内外资源,建立多元供应渠道,确保牛肉的稳定供应。加强区域协同,与不同地区的养殖企业、屠宰企业、经销商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通过建立冷链物流体系,缩短牛肉的运输时间,保证牛肉的新鲜度和品质;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应加快建立牛肉产业预警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市场动态,为养殖户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当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预警机制能够及时发出信号,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出栏节奏,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生产。政府还应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繁殖母牛养殖等薄弱环节。繁殖母牛是肉牛产业的根基,但由于养殖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社会资本往往不愿投入。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如给予养殖繁殖母牛的养殖户补贴、提供优惠贷款等,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加强基础母牛群体建设,提高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市场回归理性的过程中,唯有具备技术优势、供应链韧性及市场敏锐度的参与者,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确立优势。技术优势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企业应加大对养殖技术、屠宰加工技术、冷链物流技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供应链韧性则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重要保障。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加强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合作,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市场敏锐度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捕捉市场变化,把握市场机遇。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2025年的肉牛市场波动,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在供需双弱的格局下,精准把握结构性机会,将成为穿越周期的关键。无论是养殖端、流通端还是政策制定者,都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发展策略,共同推动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肉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9 20:40 , Processed in 0.12178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