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生猪产业链冰火两重天:二元母猪稳如止水,仔猪行情独舞背后的市场密码(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上游种猪市场:二元母猪价格步入长周期平稳轨道

在生猪产业链的上游领域,二元后备母猪的价格走势正开启全新的发展阶段。近三年来,其价格波动被严格限定在极为狭窄的区间范围内,犹如受到精准调控一般。此现象的根源在于规模化养殖主导下供需结构发生的深刻变革,以及中小散户逐步退出与养殖模式转变所产生的双重影响。

(一)规模化养殖主导下的供需结构剧烈变化

大型养殖集团在行业中的地位日益关键,其产能占比持续稳步上升,已然成为决定市场格局的核心力量。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与先进的养殖技术,这些集团纷纷构建起自身独立的种猪繁育体系,实现了种猪的自给自足。以牧原股份为例,其在全国广泛布局多个种猪养殖基地,自繁自养的种猪不仅充分满足内部庞大的养殖需求,还具备对外销售的能力。2025年上半年,其种猪外销数量达到[X]万头,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优势地位。

根据某平台数据显示,近三年国内二元后备母猪价格波动幅度收窄至5%以内,2025年上半年均价稳定在1641元/头,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大型养殖集团依靠自建种猪体系,产能占比提升至45%,自身种猪存栏量充足,对外购二元母猪的依赖度降至20%以下,致使市场需求端缺乏核心拉动因素。以往能够引发价格大幅波动的大规模补栏行为,如今已难以在市场上引发显著波动,价格自然被稳定在相对稳定的区间内。

(二)中小散户退场与养殖模式转向的双重抑制

除大型养殖集团的影响外,中小散户在生猪市场的变化同样不容忽视。近年来,生猪价格低位震荡成为常态,每一次价格下跌都对中小养殖户的信心造成沉重打击。与此同时,疫病的反复爆发让他们防不胜防,一头病猪带来的不仅是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整批猪群感染,大幅增加养殖风险。在多重压力之下,大量中小散户无奈选择离场,2025年中小散户存栏量较2023年下降30%,曾经遍布乡村的小型养猪场,如今不少已人去猪空。

而留存下来的中小型养殖场,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养殖模式。由于在疫病防控技术上难以与大型集团相抗衡,简陋的养殖设施无法提供稳定的养殖环境,人力成本的持续攀升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加之对未来生猪行情的迷茫,他们不再愿意将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周期漫长的二元后备母猪饲养中。数据显示,选择二元母猪补栏的中小场占比已从2022年的40%降至2025年的18%,市场交易活跃度同比下滑25%,价格弹性空间被大幅压缩。

这些中小型养殖场转而投身二次育肥、仔猪补栏等短线操作,期望在短期内获取利润。在行情波动时,他们迅速买入仔猪,待育肥后快速出栏,避开了漫长的母猪繁育周期,降低了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但这也导致二元后备母猪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曾经热闹的交易市场如今门可罗雀,价格缺乏上涨动力,只能在低位徘徊,维持平稳偏弱的运行态势。

二、仔猪市场:年内呈现独立行情的“过山车”轨迹

在2025年的生猪市场中,仔猪价格走势犹如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惊险大片,与生猪价格的震荡下行态势截然不同,走出了一条引人注目的独立行情轨迹。上半年的逆势上扬与下半年的急转直下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反映出养殖行业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一)上半年逆势上行:成活率与预期驱动的补栏热潮

2025年春季,随着春节喜庆氛围逐渐消散,生猪市场却迎来了仔猪价格的大幅上涨。3-5月,仔猪价格迅猛攀升,7公斤仔猪均价从387元/头大幅跃升至540元/头,涨幅高达39.5%,这样的涨势在低迷的生猪市场中格外引人注目。

这波上涨行情背后,是养殖环境改善与市场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春节过后,气温逐渐回暖,原本寒冷且易滋生疫病的养殖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仔猪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成活率大幅提升,从之前的88%跃升至92%。对于养殖户而言,仔猪成活率的提高意味着养殖风险降低,为后续养殖计划注入了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市场预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4-5月,养殖户普遍对四季度的生猪行情充满期待,坚信随着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猪肉需求将大幅增加,从而带动生猪价格上涨。基于这种乐观预期,养殖户纷纷加大仔猪补栏力度,期望在未来行情中获取收益。据统计,4-5月仔猪补栏量同比增加22%,大量的补栏需求迅速将仔猪价格推向高位,5月,仔猪价格成功创下年内高点,成为上半年生猪市场中最耀眼的亮点。

(二)下半年急转直下:盈利恶化引发的需求崩塌

然而,市场变化往往难以预测。进入三季度,曾经一路上涨的仔猪价格突然遭遇“滑铁卢”,急剧下跌。肥猪价格持续低迷,始终徘徊在成本线以下,让养殖户苦不堪言。养殖行业的亏损面迅速扩大至60%,这意味着大部分养殖户不仅无法盈利,还在不断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仔猪补栏的积极性瞬间降至冰点。

7月,仔猪价格环比下跌4.1%,降至35.73元/公斤,与5月的高点相比,已回落33%。此时,新生仔猪数量却因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高位而仍在持续增长。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使得仔猪供应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但市场需求却因养殖行业的亏损而大幅萎缩,供需失衡的矛盾愈发突出。

在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仔猪价格只能无奈地随生猪行情同步下行。养殖户面对不断下跌的价格,只能被动接受“量增价跌”的残酷现实,曾经对仔猪市场的美好憧憬如今已化为泡影。下半年的仔猪市场,仿佛从繁荣的巅峰跌入冰冷的谷底,曾经的热闹景象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惨淡。

三、价格相关性分化: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供需密码

在2025年的生猪市场中,上游产品价格与生猪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这种分化背后隐藏着产业链不同环节独特的供需特征和市场逻辑,深入剖析其中奥秘,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洞察生猪市场的运行规律。

(一)二元母猪:从“猪价晴雨表”到“逆势稳压器”

在过去,二元母猪价格堪称生猪价格的“晴雨表”,二者走势紧密相连,生猪价格的涨跌往往能在二元母猪价格上迅速且直观地体现出来。一旦生猪价格上涨,养殖户预期未来养殖利润丰厚,便会积极补栏二元母猪,推动其价格随之攀升;反之,生猪价格下跌时,养殖户补栏意愿受挫,二元母猪价格也会应声而下,这种强正相关关系曾是生猪市场的常态。

然而在2025年,这一传统关联被打破,二者相关性转负至-0.35,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即便生猪价格在年内一路下跌,累计跌幅达到21.6%,市场一片低迷,但部分区域的优质二元母猪价格却悄然逆势上涨,涨幅在3%-5%之间。

出现这一现象的背后,是规模化养殖主体基于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这些养殖主体将目光聚焦在种猪质量的提升上,力求将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提升至28以上。为此,他们主动淘汰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积极引进优质二元母猪,从而形成了阶段性的刚性补栏需求。

以温氏股份为例,2025年上半年,该企业淘汰了低产母猪50万头,同时引进优质二元母猪30万头,用于优化种群结构。这一操作使得企业的PSY从之前的25提升至26.5,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在这种刚性需求的支撑下,二元母猪价格在生猪价格下行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和上涨,成为了生猪产业链中的“逆势稳压器”,展现出种猪改良在生猪养殖中的战略刚性。

(二)仔猪市场:从“独立周期”回归“价格镜像”

2025年,仔猪市场与生猪价格之间的相关性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其相关性系数从2023年的0.65大幅提升至0.82,二者走势愈发趋同,仔猪价格仿佛成为了生猪价格的“镜像”。

回顾2025年上半年,仔猪价格走出了一段令人瞩目的独立行情,与生猪价格的震荡下行背道而驰。然而,进入下半年后,仔猪市场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从上半年的“预期驱动”回归到下半年的“供需驱动”。

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高位,使得年内新生仔猪数量持续增加,同比增长9.59%。大量的仔猪涌入市场,本就对价格形成了下行压力。而此时肥猪行情的持续低迷,更是让养殖户的补栏意愿降至冰点,创下近五年的最低水平。在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下,仔猪价格只能无奈地跟随生猪价格同步下行,市场上充斥着仔猪和生猪价格双双下跌的惨淡景象。

10月,生猪价格环比下跌3.2%,仔猪价格也随之环比下跌3.8%,二者的价格波动趋势高度一致,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对价格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养殖户在短期市场波动下养殖信心的同步波动。曾经在上半年凭借养殖环境改善和后市盈利预期而走出独立行情的仔猪市场,在下半年不得不回归到与生猪价格紧密相连的轨道上,深刻诠释了生猪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紧密依存关系。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3 17:57 , Processed in 0.117836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