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根据多家检测中心监测,近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鸡群中检出有增多;在各品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白羽肉鸡检出比例最高;小日龄的蛋(种)鸡和黄羽鸡检出率也有一定增加。
近年来国内IBDV流行,以多种基因型共存。其中,以 A2(变异株)、A3.2(强毒变异株)流行为主,A3.1(强毒株)偶发,但都有增加趋势。
其中新型变异株(A2)和强毒变异株(A3.2)感染导致部分鸡群生长迟缓、不致死,解剖多见法氏囊肿大或萎缩粘液、腿肌出血症状;此外,IBDV变异株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导致免疫的新城疫、H9等疫苗抗体滴度降低,免疫保护效果降低,同时易继发其他病原菌混感,往往给养殖场造成一定的损失。
30日龄挑出瘦弱青年鸡法氏囊肿大 法氏囊病毒与传贫混合感染导致的腺胃出血
法氏囊病毒疫苗基鸡场基本都免疫了,为什么检出率还高居不下?
1.法氏囊病毒鸡场污染严重,存在早期感染
法氏囊病毒作为无囊膜病毒,对于常见的消毒剂和高温都有一定的耐受性,一旦鸡场发生过法氏囊病,不针对性的消毒,很难彻底杀灭。下面是某商品肉鸡养殖场空舍期做的检测,可以看出鸡场消毒不彻底,不但有法氏囊病毒检出,传支和呼肠孤病毒也有检出。
某养殖场空舍期,环境和空舍环境拭子检测
一旦鸡场有法氏囊病毒活毒存在,早期鸡群很容易感染,即使是不致死的法氏囊变异毒株,感染后会快速消耗鸡群体内的母源抗体以及减少新流法等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滴度,无形之中增加鸡群的易感疾病风险。
2.法氏囊病毒变异速度快,疫苗不对型
法氏囊病毒作为RNA病毒,很容易变异。从上面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流行的法氏囊病毒有三种类型,其中以 A2.2(变异株)、A3.2(强毒变异株)流行为主。这些变异的毒株,用经典的活疫苗和毒株更新慢的载体疫苗等都无法保护,即使使用灭活亚单位疫苗,也要含有对型的疫苗株才能有很好的保护。
3.部分鸡免疫后抗体低,不完全保护
在现场服务发现部分鸡场免疫了较好的法氏囊病毒疫苗,但是从瘦弱的鸡只中依然能检测到法氏囊病毒,这里面原因大致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瘦弱的鸡漏免了法氏囊病毒疫苗。
第二种是目前除了法氏囊病毒在鸡群检出率增多,鸡传染性贫血和病毒性关节炎等检出率也增多,包括法氏囊病毒在内的这三种病毒都是免疫抑制病,同时,这三种病毒都是无囊膜病毒,对常见的消毒剂和高温环境都有耐受性,一旦这些免疫抑制病感染,可造成部分感染鸡群免疫后的法氏囊病毒疫苗抗体低,不能完全保护。
第三种原因是疫苗的问题,少部分疫苗联的苗太多,对应的抗原含量相对不足,这样免疫后产生的抗体可能无法完全保护,造成感染的鸡群发病。
以上涉及到鸡场生物安全,对型疫苗免疫以及科学的免疫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中,也隐藏着鸡法氏囊病的解决方法,下面将一一解答。
鸡法氏囊病的防控策略
1.做好针对性消毒,落实生物安全
彻底针对性消毒并落实生物安全。空舍期可用甲醛熏蒸(10%福尔马林+高锰酸钾)消毒;日常可使用复合碘制剂(0.1%~0.5%溶液)喷雾或浸泡消毒以及用次氯酸钠(0.01%~0.05%)或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0.1%~0.5%)饮水消毒;发病后鸡场严格空场(肉鸡场空场10天以上;蛋/种鸡育雏场空场30天以上),并做好消毒后环境病原监测,评估是否有病原残留。
2.选择对型优质疫苗免疫
目前虽然疫苗较多,但是,由于目前流行的是变异株法氏囊病毒,常见的活疫苗,抗体抗原复合疫苗以及载体疫苗不对型,不能很好的保护鸡群;建议使用毒株匹配的亚单位疫苗免疫防控,当地有强毒株流行的可以加免一次活疫苗弱毒株(如B87株)。推荐免疫程序如下:
3.做好种商一体化以及其他免疫抑制病的防控
由于早期鸡群感染法氏囊病毒可造成免疫系统不可逆损伤,建议种鸡场做好法氏囊病毒的对型疫苗免疫防控,以便为下一代雏鸡提供足够高的母源抗体。
此外,严控引种,避免引入携带传贫、病毒性关节炎等可垂直传播的免疫抑制病;遇到雏鸡较弱时,可以在2-3日龄或免疫前使用免力健,提高鸡群体内抗体整齐度和滴度以及抗病力,从而提升育雏健活率。
总之,鸡法氏囊病毒,作为对外界抵抗力强的无囊膜、易变异的RNA病毒,一定要做好以上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避免鸡群感染带来的危害。
来源:禽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