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生猪低价绞杀禽肉消费:白鸡行业如何守住3.35元/斤的弱平衡?(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潜在风险因素:威胁白羽鸡市场平衡格局的三大挑战

尽管白羽鸡行业目前维持弱平衡运转,但市场表面下潜藏诸多风险。生猪价格超预期下跌、进口隐患以及养殖环境变化这三大风险因素,如同高悬于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打破现有平衡格局,给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一)生猪价格超预期下跌引发的二次市场冲击

当前,低价猪肉在各地商超已成为市场常见现象。若生猪价格进一步跌破10元/公斤,猪鸡比价将迅速下探至1.3:1。这一价格变化将触发消费替代效应的二次释放。

在家庭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极高。一旦猪价大幅下跌,消费者在采购肉类时必然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猪肉。预计届时白羽肉鸡在家庭消费市场中的份额将再次下降3-5个百分点。这对白羽肉鸡行业而言无疑是“断崖式”冲击,原本被压缩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缩小,终端市场销售压力将急剧增大。

(二)进口政策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

巴西、泰国等禽肉主产国积极寻求恢复对华出口,这给白羽鸡行业带来巨大潜在风险。这些国家禽肉产能巨大,一旦2025年底前进口政策放宽,大量进口禽肉将涌入国内市场。

其中,爪翅类等高价值单品将首当其冲面临激烈竞争。预计爪翅类单品价格将下跌15%-20%,这将使屠企单吨亏损扩大至500元以上。屠企作为行业关键环节,其亏损将引发连锁反应,可能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亏损困境,进而影响养殖、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稳定发展。

(三)养殖环境变化导致的成本增加风险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养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给白羽鸡行业带来诸多挑战。气温下降导致呼吸道疾病高发,增加了养殖环节负担。10月以来,毛鸡死淘率上升至8%,意味着养殖过程损失不断增加。同时,小体重毛鸡占比达25%,这些小体重毛鸡出肉率低,无法达到市场正常需求标准。

为维持养殖正常运转,养殖成本被动增加0.3元/斤。若冬季疫情进一步蔓延,养殖成本线可能攀升至3.5元/斤,已逼近当前价格中枢。成本不断攀升将进一步压缩行业盈利空间,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如同在行业发展道路上筑起难以逾越的“堰塞湖”。

四、白羽鸡行业发展策略:从弱平衡迈向新稳态的路径探索

(一)短期应对策略:构建“成本-渠道-政策”三维防御体系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白羽鸡行业需构建一套完善防御体系,以应对生猪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该防御体系涵盖成本控制、渠道拓展以及政策支持三个关键维度。

在成本控制方面,养殖端应推进精细化管理,将死淘率严格控制在5%以内。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加强疫病防控、提升养殖技术水平等措施,降低养殖过程损耗。加工端企业应积极拓展预制菜、即食食品等高附加值品类,通过创新产品形式和口味,提升产品溢价10%-15%。利用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渠道拓展方面,除巩固现有快餐、商超等传统渠道外,企业还应积极开拓线上渠道,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扩大市场覆盖面。加强与餐饮企业深度合作,根据不同餐饮场景定制化开发产品,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在政策支持方面,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作用,争取冻肉收储、进口关税调节等政策支持。通过冻肉收储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稳定价格;通过合理调整进口关税控制进口量,保护国内产业。这些政策措施将为白羽鸡行业筑牢价格底部,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

(二)中长期发展战略:开启“差异化+全球化”转型征程

从长远发展角度看,白羽鸡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启“差异化+全球化”转型征程。在产品方面,推动白羽肉鸡从“低价替代”向“营养升级”转型。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肉类产品营养需求日益多样化。白羽鸡行业应把握这一趋势,开发低脂肪、高蛋白的功能性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利用生物技术,研发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白羽肉鸡产品,提升产品营养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市场拓展方面,加速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布局。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对肉类产品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白羽鸡企业应积极开拓这些市场,通过建立生产基地、销售网络等方式,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出口量突破100万吨,将对国内市场依赖度降低至70%以下,实现市场多元化发展。

(三)产业协同发展:构建风险对冲网络

为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白羽鸡行业需加强产业协同,构建紧密的风险对冲网络。建立生猪-白羽鸡价格联动监测机制是关键举措。通过实时监测生猪和白羽鸡价格走势,当猪鸡比价低于1.5:1时,及时启动行业预警。该机制能帮助企业提前预判市场风险,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避免因价格波动遭受重大损失。

推进“保险+期货”试点也是重要措施。将该模式覆盖5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锁定价格风险;利用保险机制对因市场价格波动、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损失进行补偿。这将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保障养殖企业稳定收益。通过产业协同,白羽鸡行业将构建更具弹性的产业生态,在面对市场风险时能迅速做出反应,实现行业稳定发展。

结语:在市场博弈中寻求新平衡

生猪价格持续低迷,既是白羽鸡行业面临的“压力测试”,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当成本支撑、需求韧性与产业变革形成合力时,3.35元/斤的弱平衡状态或将孕育出更稳固的发展新稳态。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唯有专注于效率提升与价值创新,才能在这场长期市场博弈中占据优势地位。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19 05:49 , Processed in 0.135855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