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欧盟猪肉产业突遭“寒流”:当中国反倾销撞上欧洲养殖危机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关税冲击波下的欧盟猪业困局

(一)价格雪崩:屠宰企业首当其冲承受压力

荷兰 Vion 集团的价格调整态势成为欧盟生猪市场的典型写照,“每公斤收购价在两周内累计下调 15 欧分,此乃近三年来最为剧烈的价格波动”。相关数据表明,欧盟生猪均价从 6 月中旬的 2.04 欧元 / 公斤持续下跌至 7 月下旬的 1.65 欧元 / 公斤,月跌幅高达 19%。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肉类公司总经理杰尼斯?塞拉指出:“一旦失去中国订单,我们半数屠宰线或将面临停摆。” 作为欧盟对华猪肉出口排名首位的国家,西班牙在 2023 年对华出口猪肉产品 56 万吨,占其出口总量的 20.3%,关税措施直接致使其对华出口成本增加 30%-50%。

(二)库存积压与产能过剩相互作用

依据欧盟委员会数据,今年前五个月欧盟对华猪肉出口量达 47.37 万吨,占其总出口量的 32%。然而,随着中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实施,预计 2025 年欧盟对华出口量将大幅减少 30%-50%。荷兰鹿特丹港口的冷冻猪肉库存已攀升至 85 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42%,仓储费用同比增加 60%。更为严峻的是,欧盟蛋鸡存栏量始终维持在高位运行状态,达到 13 亿羽的历史峰值,致使鸡蛋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进而间接压缩了猪肉消费市场空间,形成 “双禽” 过剩的市场困境。

二、中国反倾销:产业自保的必然举措

(一)低价倾销严重冲击国内产业

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显示,在 2020 - 2023 年期间,欧盟猪肉及猪副产品以低于国内市场价 48% 的价格进行倾销,导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持续走低。2021 年行业由盈利转为亏损状态,2023 年亏损面扩大至原来的 3 倍。山东某生猪加工企业负责人透露:“欧盟猪副产品(如猪耳、猪脚)到岸价仅为国内价格的 60%,严重挤压了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此次反倾销措施所针对的 15.6%-62.4% 的保证金比率,正是对欧盟长期低价策略的精准反击。

(二)产能过剩促使政策出台干预

国内生猪产业正处于 “规模化发展的阵痛期”:2025 年蛋鸡存栏量突破 13 亿羽,生猪存栏量达 4.3 亿头,均创下历史新高。安徽、河南等地的生猪加工企业开工率不足 60%,冷库蛋积压比例达 50%-60%。农业农村部专家指出:“在国内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控制进口规模是市场调整的必要手段。” 此次反倾销措施不仅是一种贸易救济行为,更是中国畜牧业从 “增量扩张” 向 “提质增效” 转型的关键一步。

三、多方博弈:从企业自救到政府磋商

(一)欧盟产业紧急采取应对措施

在关税的巨大压力之下,欧盟猪业启动 “自救模式”。西班牙率先行动,农业大臣路易斯?普拉纳斯紧急约见欧盟贸易委员,要求启动 “农业危机储备基金”,以此缓解养殖户的资金压力。荷兰 LTO 农企组织呼吁政府提供 2 亿欧元补贴,用于削减生猪存栏量,降低市场供应过剩的压力。丹麦皇冠公司暂停对华出口业务,转而开拓东南亚市场,但遭遇马来西亚、泰国等国 30% 的关税壁垒,出口成本反而增加 25%,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二)中国市场反应:短期封盘与长期布局规划国内冻品贸易商迅速作出响应,9 月 5 日反倾销公告发布后,超过 80% 的大型贸易商选择 “封盘” 观望,暂停对外报价。上海某冷链企业负责人表示:“封盘并非囤货行为,而是等待市场重新定价。” 从长期来看,中国畜牧业正加速构建 “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市场为辅” 的发展格局。山东、河南等地新建 100 万头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预计 2026 年国内猪副产品自给率将提升至 85%,逐步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

四、未来展望:在摩擦中探寻新平衡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启动

欧盟已正式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试图借助多边贸易规则扭转当前局势。但这一过程注定漫长,预计整个流程耗时至少 6 - 12 个月。在此期间,欧盟养猪户不仅要承受关税带来的直接冲击,还需应对产能过剩这一根本性问题。在过去五年中,欧盟生猪存栏量增长 18%,远超消费需求增速,即便 WTO 最终裁定中国胜诉,欧盟猪业也难以在短期内摆脱困境。

(二)全球贸易格局重塑

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正加速填补市场缺口。巴西凭借其规模化养殖和成本优势,预计 2025 年对华猪肉出口量将增长 40%,阿根廷更是推出 “零关税” 政策吸引中国采购团。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贸易摩擦或将催生新的 “猪肉贸易三角”—— 中国本土供应占 60%,南美进口占 25%,欧盟份额压缩至 15% 以下。这意味着,欧盟在全球猪肉市场的地位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结语:当产业周期遭遇政策调整

欧盟猪肉产业的困境,本质上是全球畜牧业 “产能 - 贸易 - 政策” 三角失衡的具体体现。中国的反倾销措施,既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合理运用,也是本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对于欧盟而言,或许真正的挑战并非短期的关税冲击,而是如何在全球供需重构的背景下找到新的定位。毕竟,当 “低价倾销”的旧逻辑失效,“绿色养殖”“高端加工” 等新赛道才是破局的关键所在。而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与重构。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8 04:43 , Processed in 0.147814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