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猪价周跌1.39%!仔猪外销头亏54元,出栏均重创五年新高,产能去化何时启动?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市场速览:猪价加速下行,亏损范围持续扩大

截至 9 月 27 日,全国生猪均价为 12.76 元 / 公斤,较上周末下降 1.39%(智农通数据),达到年内次低水平。行业自繁自养模式下,每头生猪亏损达 54 元,这是自 2024 年第一季度以来,养殖端再次陷入全面亏损状态。北方主产区如辽宁、山东,生猪均价在 12.5 - 12.8 元 / 公斤;南方低价区广西、云南,生猪价格已跌破 11.5 元 / 公斤;海南因供应缺口,生猪价格维持在 15 元 / 公斤的高位。

同时,7 公斤仔猪均价为 236 元 / 头,较 8 月下降 26%,按成本 290 元 / 头计算,每头亏损约 54 元。华北地区 10 公斤仔猪价格已降至 25 元 / 公斤,低于集团场 280 元 / 头的成本线。西南地区二育栏舍利用率仅为 37%,仔猪需求降至近三年最低水平,部分散户选择直接出售断奶仔猪以止损,放弃补栏。

二、供应端压力:出栏均重创五年新高,产能去化进程缓慢

本周生猪出栏均重为 128.55 公斤,环比微增 0.1 公斤,达到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其中,散户出栏均重为 143.92 公斤,接近 2024 年 12 月的年内峰值,显示市场压栏惜售情绪依然浓厚。某平台指出,大体重生猪集中出栏将使生猪均价降低 0.3 - 0.5 元 / 公斤,进一步加剧市场供应过剩压力。养殖户因对未来价格抱有乐观预期,采取延长养殖周期的策略,期望在猪价回升时获取更高利润,但这一策略忽视了市场供需的动态变化,导致大体重生猪集中涌入市场,打破了市场供需平衡。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2912 万头,虽较峰值下降 8%,但仍高于正常保有量(2800万头)。2025 年上半年,仔猪出生量连续 3 个月超过 3000 万头,预示着四季度至 2026 年初生猪供应将持续过剩。在政策引导下,头部企业已启动减产措施,但中小散户因淘汰母猪价格折扣较高(75%),主动去产能意愿不足。中小养殖户对市场前景感到迷茫,担忧成本回收问题,认为淘汰母猪意味着前期投入部分沉没,而未来市场走势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宁愿维持现状,等待市场转机。

三、需求端疲软:屠宰量微增,消费提振作用有限

周内屠宰样本企业日均宰杀量环比增加 1.8%。一方面,多地气温下降,消费者对鲜猪肉的需求有所提升,刺激了屠宰企业的开工积极性;另一方面,屠企分割利润的提升成为推动宰杀量增加的关键因素。膘厚 2 - 3cm 白条肉均价为 18.85 元 / 公斤,环比上涨 1%,使屠企在分割猪肉时能够获得更高利润。

然而,冻品库存高位运行问题依然严峻,目前冻品库容率高达 75%,华北、华东地区的屠企仍将消化库存作为首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屠企仅按订单收购生猪,并普遍存在压价现象,这不仅反映了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也表明屠企对未来市场信心不足,通过控制收购量和压低价格来降低风险。

双节备货情况不及预期,北京新发地白条肉批发价为 23 元 / 公斤,同比下降 18%,反映出市场需求疲软。家庭采购方面,消费者更多地转向低价的鸡胸肉、鸭肉等替代品,猪肉消费占比已缩至 40%,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逐渐减少。在南方地区,猪肉市场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黄羽鸡价格仅为 6.5 元 / 斤,水产价格也处于低位,这些替代品对猪肉市场形成强烈冲击。广东、广西等地的生猪均价较北方低 2 - 3 元 / 公斤,区域价差扩大至历史高位,表明南方猪肉市场在替代品冲击下,面临更大的销售压力。

四、亏损加剧:养殖端与繁育端面临双重压力

在自繁自养模式下,每头生猪的养殖成本约为 13 元 / 公斤,而售价仅为 12.76 元 / 公斤,单头生猪亏损 54 元;若采用外购仔猪育肥模式,亏损更是高达 128 元 / 头。这种亏损局面使养殖户处境愈发艰难,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散户,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在四川、河南等地,散户周度出栏量增加了 15%,部分养殖户甚至提前淘汰了 500 日龄以上的老母猪。淘汰母猪价格较上月下降 10%,降至 8.5 元 / 公斤,进一步加剧了养殖户的损失。

2025 年上半年,仔猪外销平均利润高达 88 元 / 头,而如今已降至 - 54 元 / 头,巨大的反差严重打击了养殖场的补栏积极性。据卓创资讯数据,7 公斤仔猪的理论出栏成本在 15 - 15.5 元 / 公斤,而当前生猪均价仅为 12.76 元 / 公斤,补栏仔猪进行育肥的亏损周期已延长至 2 个月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对补栏持谨慎态度,甚至放弃补栏计划。预计四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将加速下降,这将对未来生猪供应产生深远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意味着未来仔猪出生量相应减少,进而影响后续生猪出栏量。

五、后市展望: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产能去化

国庆假期结束后,市场需求迅速回归平淡,终端需求较节前回落 20%。屠宰场借此进一步压价收购生猪,压价空间在 0.2 - 0.3 元 / 公斤左右。北方主产区生猪价格预计将跌至 12 - 12.3 元 / 公斤,养殖户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南方低价区形势更为严峻,生猪价格可能跌破 5.5 元 / 斤,养殖户将面临更大亏损压力。仔猪市场同样不容乐观,15 公斤外三元仔猪价格预计将跌破 300 元 / 头,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行业整体进入 “量增价跌” 的恶性循环,短期内猪价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面对猪价持续下跌和行业亏损加剧的情况,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来稳定市场。农业农村部启动冻肉收储计划,广东计划收购 5 万吨冻肉,此举旨在通过增加市场需求来托底猪价,不仅能直接减少市场生猪供应量,还能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稳定养殖户信心。政府还要求头部企业带头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量,目标是在四季度将存栏量降至 3950 万头,从根本上解决生猪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减少能繁母猪数量,控制未来仔猪出生量,进而减少生猪供应,实现市场供需平衡。

某平台预测,若 10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 100 万头,11 月生猪供应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随着冬季腊肉制作季节的到来,市场对猪肉需求将有所增加,猪价有望反弹至 13 - 13.5 元 / 公斤,但反弹幅度仍将受到高库存限制。当前冻品库容率高达 75%,大量冻肉库存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猪价上涨空间,即使市场需求增加,这些库存也需要一定时间消化,因此猪价反弹幅度相对有限。

养殖户应对策略

短期出栏策略:养殖户应灵活调整出栏策略。对于 450 日龄以上的老母猪,因其生产性能逐渐下降,继续养殖成本较高且市场价值相对较低,应逢高出栏;130 公斤以上的大猪饲养成本较高,随着市场价格下跌,继续压栏会增加亏损,也应出栏。同时,养殖户应避免集中抛售,可选择分批出栏,根据市场价格波动选择合适时机出售生猪,以减少损失。

产能优化策略:中小散户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应减少补栏数量,因仔猪价格持续低迷,补栏后育肥亏损风险较大。可转向淘汰低效母猪,降低养殖成本。规模场可利用仔猪低价期更新种群,引入优质仔猪,提升猪群整体质量,为未来市场复苏做好准备,并提前布局 2026 年春季行情,根据市场周期和供需关系合理安排养殖计划。

政策跟踪策略:养殖户应密切关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能繁母猪存栏周度数据,这是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指标。若能繁母猪去化速度超过 1.5%/ 月,意味着市场产能正在加速调整,猪价有望在短期内反弹。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可适度囤货,等待价格上涨后出售以获取更高利润,但囤货存在一定风险,需谨慎决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判断进行操作。

结语
当前猪市处于 “供强需弱 + 亏损扩大” 的双重困境中,出栏均重创五年新高反映出市场压栏行为仍存在,而仔猪外销亏损标志着繁育端利润链断裂。在政策引导下,产能去化虽已启动,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过剩格局。对于养殖户而言,理性出栏、优化产能是度过周期低谷的关键;对于行业来说,这轮深度亏损可能加速低效产能出清,为 2026 年周期反转奠定基础。每一次产能去化的过程,都是猪周期走向新平衡的必经阶段。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1 16:31 , Processed in 0.145499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