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鸡蛋富含蛋白质、磷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是餐桌上最常见的食材之一。然而,鸡蛋如果储存不当,会导致其新鲜度降低——蛋白变稀、蛋黄散黄、甚至腐烂变质。
其实,鸡蛋从产出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它的“保鲜倒计时”。怎样才能让它慢点“变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鸡蛋保鲜背后的科学。
1 鸡蛋新鲜度,怎么看懂? 鸡蛋不会“说话”,但它的状态会“报告”新鲜度。国际上常用这几个指标来判断: - 哈氏单位(HU):衡量蛋白浓稠度的“黄金标准”。数值越高,蛋越新鲜。
- 蛋黄指数:体现蛋黄饱满度的指标。新鲜蛋黄圆润,存放越久越容易“摊平”。
- 气室大小:鸡蛋钝端的气室随存放时间逐渐变大,就像鸡蛋的“年龄刻度”。
- pH值变化:新鲜蛋清呈弱碱性,存放后碱性增强,蛋白逐渐“液化”。
这些指标告诉我们:鸡蛋不是静止的,它一直在“呼吸”,也在悄悄变化。
2 保鲜三大“天敌”:温度、湿度、微生物
是什么在加速鸡蛋变质?科学发现,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保鲜的关键外因。
- 温度每升高10℃,鸡蛋老化速度可能翻倍。低温储存是延长保鲜期的核心。
- 湿度过低,鸡蛋水分流失快,气室迅速增大;湿度过高,则容易霉变。
- 微生物会透过蛋壳气孔入侵,而鸡蛋自身的溶菌酶防线随着时间逐渐减弱。
此外,振动、光照、甚至母鸡日龄也会影响鸡蛋的“初始状态”。
所以储存鸡蛋:大头朝上,冷藏、保持干燥、避免晃动!
3 科技如何为鸡蛋“续命”?
科研人员研发了多种保鲜技术,核心思路就一条:阻断变质通道,延缓内部变化。
1. 涂膜保鲜法:给鸡蛋穿“防护衣”
在蛋壳表面涂一层薄膜(如矿物油、壳聚糖、大豆蛋白),相当于给鸡蛋穿上“隐形保鲜衣”。这种方法能有效锁住水分、阻隔细菌,操作简单且成本低,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
2. 气调包装:改变周围的气体环境
将鸡蛋放在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的包装中,抑制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生长。比如氢气保鲜包装已被证实能有效维持鸡蛋品质。
3. 冷库+液浸法:传统但有效
冷藏是最普遍的方式,低温大幅减缓变质速度。液浸法将鸡蛋浸泡在电解水或消毒液中,形成保护层,结合涂膜效果更好。
4. 超声波、臭氧、脉冲光:黑科技正在路上
这些物理技术能杀菌、强化蛋壳,虽在鸡蛋领域应用尚少,但潜力巨大。
4 未来保鲜:更智能、更协同
未来的鸡蛋保鲜,不再依赖单一技术,而是走向:
复合涂层:混合多种天然成分,提升阻隔与抗菌性能;技术组合:涂膜 + 气调 + 冷链,实现“三重防护”;无损检测:用光谱、图像识别等技术,快速判断鸡蛋状态,实现精准保鲜。
小 结
鸡蛋保鲜,本质是一场与时间、环境的赛跑。
无论用高科技还是土方法,核心都是:减缓鸡蛋内部变化、阻隔病原菌入侵、稳定储存环境。
参考资料:https://doi.org/10.16372/j.issn.1004-6364.2024.10.017.
来源:蛋鸡营养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