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预防蛋鸡啄羽:育雏期营养调控是关键!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蛋鸡养殖中,啄羽现象时有发生。这看似只是鸡群的一种“坏习惯”,实则是困扰整个家禽业的重大动物福利难题。鸡只被啄后,出现羽毛缺损、皮肤外露,不仅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继发感染,还会增加死亡风险,给养殖者带来不小经济损失。

研究表明,过去20年里,蛋鸡群中啄羽的发生率高达24%到94%!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早期干预是否就是破局的关键?

qw1.jpg


1 啄羽不是简单的“打架”

首先,要分清几种不同的啄羽行为。除了确立“社会地位”的攻击性啄斗(这是正常的)之外,温和啄羽和严重啄羽才是真正的“坏习惯”。它们属于蛋鸡的异常行为习惯,通常在笼养条件下更易出现。

qw2.jpg
产蛋母鸡遭受啄羽行为后,羽毛覆盖受损的轻度(a)和重度(b)示例(图片:Birgit Spindler ITTN Hannover)

2 为什么会啄羽?

研究者提出了多种理论,其中与营养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有两种:

1) 无聊引发的“行为转向”

现代蛋鸡饲喂的是高营养浓度日粮,且饲喂时间相对规律,鸡只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吃饱。但是,它们寻找食物的强烈本能(即“觅食动机”)并没有得到满足。如果没有合适的垫料供它们抓挠,这种无处安放的觅食欲望就可能转向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目标——同伴的羽毛。

简单说:不是饿,是闲得慌,本能没地方释放。

qw3.jpg

2) “食羽理论”的奥秘

另一个有趣的理论是,鸡可能真的想吃羽毛。研究发现,育雏期垫料中如果有散落的羽毛,母鸡在产蛋期会出现更严重的啄羽。而且,喜欢啄羽的鸡确实会吃掉更多羽毛。

羽毛超过90%是蛋白质(角蛋白),进入蛋鸡体内基本消化。那为什么还要吃?可能的原因包括:
  • 适口性好?尾部羽毛尺寸合适(2-6厘米),还含有尾脂腺油,可能对鸡有一定的吸引力。
  • 当作纤维来源?羽毛作为一种不溶性纤维源,可能会影响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速度,增加饱腹感。

3 育雏阶段是预防黄金窗口

大量的研究表明,蛋鸡在育雏期(特别是生命最初几周)的经历,对其一生行为有关键性影响。这被认为是预防啄羽的“黄金窗口”。
  • 大脑发育期:雏鸡的大脑在出生后10周内持续发育,尤其在头三周是突触形成的关键期。此时的环境刺激对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
  • 早期经验定基调:在贫瘠环境(如铁丝网地面)下长大的鸡,更容易出现啄羽、沙浴行为减少等问题。相反,在育雏期提供充足的垫料、栖架等环境丰容物,能显著改善后期羽毛状况。

这意味着,在雏鸡阶段通过营养和管理进行干预,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根本上降低未来发生啄羽的风险。

qw4.jpg

4 巧用“营养策略”打好预防针

既然营养很重要,那么具体怎么做呢?营养干预主要从两条路径发挥作用:

1) 直接影响生理——把“快乐物质”补到位

氨基酸平衡是关键:
日粮中蛋白质或特定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的缺乏,与啄羽增加直接相关。比如,羽毛的生长需要这些氨基酸,缺乏时鸡可能试图从羽毛中获取。
qw5.jpg
不同饲粮赖氨酸水平下,赖氨酸摄入量(mg/只/天)对产蛋母鸡五个身体部位(颈部、背部、肛门、翅膀和胸部)平均累积羽毛评分(1分:完全无羽,4分:羽毛丰满)的影响,测定时间分别为27周龄(黑色)、47周龄(条纹)和66周龄(圆点)。改编自Kumar等(2018)。

色氨酸与血清素:色氨酸是大脑中重要神经递质血清素(与情绪、行为调节相关)的前体。研究发现,育雏期蛋鸡中枢血清素水平较低,与啄羽的发生有关。补充色氨酸可能通过提升血清素水平,帮助稳定情绪,减少冲动性啄羽。但要注意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单纯猛补一种可能效果不佳。

2) 改变行为——让鸡“忙”到没空啄毛

核心思路是:延长采食时间,增加觅食行为,让鸡的嘴和精力有处可使。
  • 添加高纤维原料:在日粮中加入燕麦壳、向日葵粕等富含不溶性纤维的原料,可以增加饲料在嗉囊和肌胃中的滞留时间,增加饱腹感。同时,富含纤维源的饲料需要更长时间消化,这也延长了采食时间。
  • 提供“零食”或“玩具”:额外投喂一些青贮饲料、胡萝卜块等,或者悬挂苜蓿草捆、啄食块等,可作为环境丰容物。这不仅能增加觅食行为,还能直接吸引鸡去啄食这些“玩具”,从而转移对同伴羽毛的注意力。

总 结

啄羽行为虽由多因素导致,但营养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双管齐下:
  • 见效相对快 调整日粮配方比改变硬件设施更灵活。
  • 优势“组合拳”  既能从内部调节生理平衡(如血清素),也能从外部引导行为改变(如延长采食)。

核心建议:将营养干预的关口前移,特别重视育雏期。通过提供均衡的氨基酸、适宜水平的膳食纤维,并结合良好的环境丰容物,可以帮助雏鸡健康成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从根本上减少啄羽的发生,提升整个鸡群的福利水平。


来源:蛋鸡营养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30 04:00 , Processed in 0.343489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