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3|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猪价跌破5元/斤!养猪业遭遇“最冷金九”,发改委预警:短期难反弹(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前天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全产业链下行态势显著:养猪业陷入深度困境

(一)生猪价格:全国超九成省份跌破6元,海南成唯一高价区域

2025年9月下旬,养猪行业整体形势严峻,猪价持续下行,养殖户面临较大压力。9 月 25 日,全国生猪均价大幅下滑至 12.84 元 / 公斤(6.42元/斤),创下 2024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从区域分布来看,除海南维持在 8.0 元 / 斤外,其余省份猪价普遍进入 “6 元区间”。广西、新疆、青海等地价格跌幅较大,率先跌破 5 元 / 斤。以一头标准体重 120 公斤的生猪计算,养殖户每出栏一头,亏损超过 200 元。据大畜牧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23 日,全国猪价已连续 10 日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跌幅达 30.6%。当前价格不仅低于 2023 年最低点,且接近 2022 年的历史低位 5.87 元 / 斤。猪价的持续下跌,使养殖户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其多年的投入与心血面临重大风险。

(二)仔猪市场:200 元 / 头低价仍乏人问津,补栏需求降至冰点

仔猪市场同样呈现出低迷态势,价格大幅下跌。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9 月第 3 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 30.03 元 / 公斤,与去年相比,跌幅达 26.8%。在福建、广东等主要产区,7 公斤仔猪指导价降至 210 元 / 头,中小猪场实际成交价更是跌破 200 元 / 头。尽管价格低廉,但市场交易冷清,无人问津。东北地区仔猪均价低至 28.71 元 / 公斤,部分养殖户存栏仔猪接近 100 斤仍难以售出。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降至近五年最低点,这预示着 6 个月后生猪供应可能进一步过剩。仔猪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养殖户对未来养殖计划感到迷茫,成本回收存在风险,新养殖计划也难以开展。

(三)资本市场:期货与股价双双受挫,资金加速撤离

资本市场对养猪行业的悲观预期提前显现。9 月 23 日,生猪主力期货合约收盘价为 12665 元 / 吨,创下 2025 年新低,较 8 月高点下跌 15%。猪肉概念股持续低迷,9 月 16 日至 23 日,猪肉概念指数从 3125 点下滑至 2864 点,跌幅达 8.36%。9 月 23 日当天,板块内 29 家企业股价下跌,仅 4 家上涨,北上资金单周净卖出超过 5 亿元。市场对养殖企业未来盈利预期不断下调,这加大了养猪企业的融资难度,企业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二、供需失衡状况加剧: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并存

(一)供应端:三大压力集中显现,生猪存栏量创历史新高

养猪行业面临的困境,根源在于供应端与需求端的严重失衡。供应端呈现出 “堰塞湖” 状态,对市场形成较大潜在冲击。

产能去化未达预期:这是供应端的关键问题。2025 年初发改委要求在 2026 年前将能繁母猪减少 100 万头,但截至 8 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仍高达 4043 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 3950 万头的 1.8%。按一头能繁母猪一年提供 20 头仔猪计算,理论上生猪供应量将同比增加 3.2%。以温氏股份为例,其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 125 万头左右,去化动作不明显。产能持续处于高位,为后续市场供应带来隐患,大量仔猪将在未来数月陆续长成出栏,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

出栏节奏失控:这使得供应形势更为严峻。散户恐慌性抛售与规模场加速去化共同作用,导致 9 月规模猪企出栏计划环比增加 1.3%,日均出栏量同比增长 17%。适重猪源集中上市,对市场形成较大冲击。华南地区生猪出栏均重降至 120 公斤,创下三年来最低纪录,意味着短期内更多生猪涌入市场,加剧了供应过剩局面。

二次育肥全面熄火:这是供应端的重要变化。在政策严控大猪存栏背景下,150 公斤以上生猪占比降至 5.16%,二育补栏量同比暴跌 60%。2024 年支撑价格的 “压栏投机” 力量已不复存在。以山东地区为例,许多养殖户 2024 年通过二次育肥获利,但今年面对持续下跌的猪价,不敢再进行二次育肥,只能任由猪价走低。

(二)需求端:旺季需求未显著提升,替代蛋白分流消费市场

需求端同样面临困境,呈现旺季不旺态势,且受到替代蛋白的激烈竞争,消费市场被大量分流。

终端消费乏力:这是需求端的主要问题。中秋、国庆双节备货情况远低于预期,样本屠企开工率仅为 33.56%,较去年同期低 4 个百分点,白条肉走货速度下降 12%。受经济复苏缓慢影响,家庭消费中猪肉人均购买量同比减少 8%。禽肉、牛肉等低价替代品趁机分流大量需求。在部分城市菜市场,鸡肉销量明显增加,不少消费者表示因猪肉价格较高且易腻,选择购买更便宜、更健康的鸡肉。

深加工库存高企:这也制约了需求端表现。全国冻品库存达到 98 万吨,较 6 月增加 15%。屠宰企业因亏损扩大,屠宰毛利率低至 - 5.2%,收储时极为谨慎。9 月中央冻猪肉收储仅 1.5 万吨,远低于市场预期。市场冻品积压严重,抑制了新鲜猪肉消费,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养猪行业困境。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2 05:27 , Processed in 0.15442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