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仔猪价格暴跌35%!从430元跌到280元,养殖户每卖一头亏一头,四季度能否逆袭?(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四季度走势:先触底后反弹,底部或现 200 元 / 头

(一)10-11 月中旬:供应惯性增长,价格继续探底

展望四季度,仔猪市场仍面临较大挑战,价格走势将呈现先抑后扬态势。在 10 - 11 月中旬阶段,能繁母猪存栏高位滞后效应仍在持续发酵,成为影响仔猪市场的关键因素。由于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高位,按照正常繁殖周期推算,10 月断奶仔猪供应量预计将再增加 8% - 10%。这意味着市场上仔猪供应将进一步增多,供大于求矛盾将更加突出,仔猪价格将承受更大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冻品库存高企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冻品库存高达 98 万吨,庞大的库存积压使得市场上猪肉供应量大幅增加,对生猪价格形成强有力压制。在这种情况下,仔猪价格也难以幸免,大概率会随着生猪价格下跌而继续下探。据业内专家预测,仔猪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至 200 元 / 头左右,这一价格已逼近规模场的成本线(180 - 200 元 / 头)。对于中小养殖场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其亏损幅度将进一步扩大,每头仔猪亏损可能达到 50 - 80 元。在如此巨大亏损压力下,中小场可能会被迫采取更加激进措施,如淘汰母猪,以减少产能,降低亏损。这种大规模的母猪淘汰潮一旦出现,将对未来仔猪市场供应产生深远影响,可能导致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短缺,为后续价格反弹埋下伏笔。

(二)11 月下旬 - 12 月:超跌反弹,幅度有限

进入 11 月下旬至 12 月,随着春节前出栏窗口逐渐开启,仔猪市场有望迎来转机,出现超跌反弹行情。一些具有敏锐市场洞察力、敢于冒险的养殖户,看到春节前市场对猪肉需求增加的机会,开始逢低抄底补栏。他们期望通过补栏仔猪,在春节前将其育肥出栏,获取较好收益。这些养殖户的补栏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对仔猪的需求,为仔猪价格反弹提供动力。

此外,冬季的到来也为仔猪市场带来变化。冬季气温较低,仔猪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这使得仔猪成活率下降,预计减少 5% - 8%。仔猪供应量的减少,与市场需求的增加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推动仔猪价格上涨。在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仔猪价格有望反弹至 230 - 260 元 / 头。

然而,需要清醒认识到,这种反弹仅仅是 “技术性修复”,难以改变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格局。由于前期产能扩张过度,目前市场上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然偏高,仔猪供应基数庞大。即使在需求增加、供应减少的情况下,市场上仔猪供应量仍然超过需求量。因此,仔猪价格在反弹过程中,将面临重重阻力,难以突破 300 元 / 头的关键压力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仔猪市场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状态,价格也将在低位区间震荡调整,养殖户仍需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策略,以应对市场挑战。

五、给养殖户的三大生存建议

(一)精准判断产能拐点:紧盯能繁母猪存栏变化

在当前仔猪市场复杂形势下,精准判断产能拐点对养殖户至关重要,而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是判断产能拐点的关键指标。农业农村部明确规定,能繁母猪的正常保有量为 3950 万头,这是维持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基准。当能繁母猪存栏量高于这一基准时,市场供应可能逐渐增加;反之,当存栏量低于这一基准时,供应则可能减少。

养殖户应密切关注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月度数据变化。若连续 2 个月能繁母猪存栏出现下降,这往往是重要信号,预示着 3 个月后仔猪供应可能收缩。这是因为从母猪受孕到仔猪出生,大约需要 3 个月时间。一旦捕捉到这一信号,养殖户就可提前布局补栏,抢占市场先机。当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下降时,意味着未来市场上仔猪供应量会减少,而需求如果保持稳定或增长,仔猪价格就有可能上涨。此时提前补栏,等到仔猪育肥出栏时,就能在价格上涨的市场中获得更好收益。

以 2023 - 2024 年市场行情为例,2023 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 3 个月下降,从 7 月的 4200 万头降至 10 月的 4100 万头。敏锐的养殖户察觉到这一变化后,提前在 11 月进行补栏。到了 2024 年 3 月,仔猪价格果然出现上涨,这些养殖户成功抓住市场机会,获得可观利润。而那些未关注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的养殖户,错过了补栏最佳时机,在市场价格上涨时,只能望洋兴叹。

(二)控制补栏节奏:避开 “黄金坑”,抓超跌机会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控制补栏节奏是养殖户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关键策略。10 月份,仔猪市场价格正处于深跌期,市场上仔猪供应过剩,价格持续走低。此时补栏,无疑是在高位接盘,后续面临的亏损风险极大。因此,建议养殖户在 10 月份保持观望态度,不要盲目补栏。

进入 11 月下旬,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如果仔猪价格跌至 200 - 220 元 / 头,这可能是难得的超跌补栏机会。在这个价格区间,仔猪价格已逼近甚至低于部分养殖场成本线,进一步下跌空间相对有限。而随着春节前出栏窗口开启,市场对仔猪的需求可能逐渐增加,从而推动价格反弹。

养殖户在补栏时,还需精准规划目标出栏时间,将目标出栏时间锁定在 2026 年 1 月春节前是较为明智的选择。春节前,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通常会大幅增加,无论是家庭消费还是餐饮行业,对猪肉的采购量都会显著上升。这将带动仔猪育肥后的生猪价格上涨,为养殖户带来更好收益。而如果错过这个时间段,在春节后出栏,由于市场需求减少,价格往往会下跌,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将被压缩。

以 2024 年市场情况为例,11 月下旬,仔猪价格跌至 210 元 / 头,一些有经验的养殖户抓住机会进行小批量补栏。他们精心饲养,将生猪在 2025 年 1 月春节前出栏,当时生猪价格达到了 18 元 / 公斤,每头猪的利润达到了 300 元左右。而那些在 10 月高价期补栏,且在春节后出栏的养殖户,每头猪则亏损了 200 元左右。这充分说明了控制补栏节奏、精准规划出栏时间的重要性。

(三)优化成本管控:从 “拼规模” 转向 “拼效率”

在当前仔猪价格低迷、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养殖户必须深刻认识到,单纯依靠扩大养殖规模获取利润的时代已过去,现在需要从 “拼规模” 转向 “拼效率”,通过优化成本管控提升竞争力。

母猪的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养殖成本和收益。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数)低于 20 头的母猪,繁殖效率低下,不仅消耗大量饲料和养殖资源,还无法为养殖户带来足够收益。因此,及时淘汰这类低效母猪,是优化成本的关键一步。通过淘汰低效母猪,养殖户可优化母猪群体结构,提高整体繁殖效率。将节省下来的饲料和养殖资源集中投入到高效母猪身上,能够提高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从而降低单位仔猪的养殖成本。

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据重要比重,将饲料成本控制在 300 元 / 头以内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目标。养殖户可通过采用 “期货 + 订单” 模式锁定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的价格,有效对冲饲料涨价风险。这种模式可让养殖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原料价格波动导致的成本增加,确保饲料成本稳定。发展 “自繁自养” 模式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通过自己繁育仔猪,养殖户可减少外购仔猪的依赖,避免在仔猪价格高位时购买仔猪带来的成本压力。而且,“自繁自养” 模式便于养殖户对仔猪的生长环境和饲养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以牧原股份为例,该企业通过不断优化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将 PSY 提升至 28 头以上,同时采用先进的饲料配方和采购策略,将饲料成本控制在 280 元 / 头左右。在仔猪价格低迷的情况下,牧原股份凭借其高效的成本管控能力,依然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而一些小型养殖户,由于缺乏成本管控意识和技术,在市场波动中面临巨大的亏损压力。这充分表明,优化成本管控是养殖户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结语:周期寒冬之下,谁能穿越 “猪业冰原”?

2025 年仔猪价格的大幅下跌,是行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其本质是 2024 年产能盲目扩张所导致的 “代价释放”。在 2024 年猪周期回暖的市场形势诱惑下,养殖户普遍加大产能投入,却未能充分预判市场供需关系的快速逆转,进而为 2025 年的价格暴跌埋下隐患。这一现象标志着行业从以往单纯的 “规模竞赛”,正式转变为更加注重内在实力的 “效率比拼”,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当前的周期寒冬中,养殖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他们而言,相较于耐心,保持清醒的认知、做出理性决策更为关键。不应盲目进行压栏操作,避免因过度囤积导致后期市场供应进一步过剩,推动价格进一步下行;也不应恐慌抛售,防止在低价区间低价出售仔猪,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将成本控制在行业前 30%,是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存续的关键。通过优化养殖流程、提高饲料利用率、强化疫病防控等措施,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养殖效益,才有可能在周期底部持续经营直至下一轮回暖。

猪周期作为生猪养殖业的固有规律,不会因一时的市场波动而消失。在每一轮周期循环中,总会有部分养殖户因无法承受市场压力而被淘汰,也总会有部分养殖户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科学的养殖管理以及稳健的成本控制,成功穿越周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需明确的是:在猪周期的浪潮中,生存下来的才是最终赢家。只有那些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养殖户,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他们将继续谱写生猪养殖业的新篇章,引领行业迈向更加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30 08:03 , Processed in 0.114759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