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8|回复: 0
收起左侧

[每日话题] 2025年鸡蛋市场前三季度复盘与四季度展望(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前三季度行情复盘:从“开年冲高”到“旺季不旺”

  (一)价格走势:过山车式波动,创近三年同期新低

  截至9月25日,2025年全国鸡蛋主产区均价为3.61元/斤,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跌24.16%,跌幅达到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价格走势呈现出“两头低、中间弱”的特征:元旦当日价格触及年内高点4.45元/斤,随后受春节后需求淡季以及供应过剩的影响,蛋价逐月下滑。6月中旬,由于梅雨季鸡蛋存储难度增大,终端采购陷入停滞,蛋价跌至2.64元/斤,为近五年的最低点。8-9月,中秋备货对价格形成短暂提振,价格反弹至3.8-4.0元/斤,但节日过后冷库集中出货,蛋价再度进入下行通道,9月底已显现出转弱态势。

  (二)供需基本面:供应高压贯穿全年,需求韧性持续承压

  供应端存在“新老产能双增”的矛盾:一方面,2024年蛋鸡养殖的高盈利刺激了鸡苗补栏,这些补栏鸡苗在2025年集中开产。1-8月在产蛋鸡存栏量达到13.6亿只,同比增长6%,创下近十年同期的新高;另一方面,尽管6月蛋价跌破成本线,但由于饲料成本高企(单斤饲料成本2.9-3元),养殖户延缓了老鸡淘汰进程。8月淘汰量仅增长5%,远低于去产能所需的15%增速,导致大码蛋供应过剩,主产区库存一度超过5天(安全线为3天)。

  需求端则呈现出“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特点:上半年,家庭及餐饮消费受经济环境影响较为疲软,5月终端采购量环比下降15%。8-9月,中秋食品厂备货周期缩短,仅拉动蛋价反弹12%(2024年同期涨幅为25%),且节后需求迅速回落。学校、团膳机构放假致使10月前两周采购量骤降20%,旅游餐饮的增量难以弥补主力消费的萎缩。

  二、深度解析:供需失衡背后的三大核心矛盾

  (一)产能去化滞后:从“被动囤货”到“恐慌出栏”的恶性循环

  2024年蛋鸡养殖单斤盈利达到0.85元,这一丰厚利润极大地激发了养殖户的补栏热情,促使其大规模扩充养殖规模。进入2025年,前期补栏的鸡苗集中开产,上半年鸡苗销量同比增长12%,市场鸡蛋供应量急剧增加。然而,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逆转,2025年蛋价持续低迷,连续4个月低于成本线,养殖户陷入严重亏损困境。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小散户心态从期待市场回暖转变为恐慌,担心亏损进一步扩大,于是在8月集中抛售老鸡。这一行为导致淘汰鸡价格在一个月内暴跌15%,市场陷入“价格跌-加速淘汰-短期供应激增-价格再跌”的恶性循环。据平台数据显示,8月淘汰鸡日均出栏量飙升至1200万只,与7月相比激增40%,大量老鸡集中涌入市场,使本就供过于求的鸡蛋市场形势更加严峻。

  更为不利的是,在老鸡集中淘汰的同时,新鸡开产数量同步增加。由于前期补栏基数大,新鸡开产速度并未因老鸡淘汰而减缓,导致市场供应压力未能得到有效缓解,鸡蛋价格持续低位徘徊,养殖户处境愈发艰难。

  (二)消费结构变迁:从“节日驱动”到“刚需主导”的转型阵痛

  传统上,鸡蛋消费对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的备货依赖程度极高。过去,每逢这些节日,食品厂、经销商会大量采购鸡蛋,用于制作节日特色食品或储备货物,通常能显著拉动鸡蛋价格上涨。然而近年来,这种消费结构悄然发生变化。截至2025年,节日备货在鸡蛋消费中的占比已从2020年的35%降至28%,而家庭日常消费、食品加工(如烘焙、预制菜)等领域的需求占比提升至62%,成为鸡蛋消费的主力军。

  家庭日常消费方面,鸡蛋作为常见的蛋白质来源,本应保持稳定需求。但当前猪肉价格处于12-13元/公斤的低价区间,蔬菜价格也处于低位,这些替代品的价格优势使消费者在选择蛋白类食品时,减少了对鸡蛋的购买,导致鸡蛋在蛋白类消费中的份额下降3%。

  在食品加工领域,虽然烘焙、预制菜等行业的发展为鸡蛋消费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2025年这些企业面临终端产品滞销困境。由于市场需求不振,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食品加工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为减少成本和库存压力,其不得不削减原料采购量,鸡蛋采购量同比减少10%。这使得鸡蛋在食品加工环节的需求未达预期,进一步削弱了蛋价的上涨动力。在8月鸡蛋消费旺季,价格仅达到4.0元/斤,与2024年同期相比低0.8元/斤,“节日效应”显著弱化。

  (三)成本支撑失效:饲料价格“天花板”与蛋价“地板价”的博弈

  2025年,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致使单斤鸡蛋的饲料成本飙升至2.9-3元,与2024年相比上涨15%。饲料成本是鸡蛋生产的主要成本之一,其大幅上涨给养殖户带来沉重负担。然而,市场蛋价却长期低于成本线,尤其是在6-8月,整个行业全面亏损,单斤亏损达到0.1-0.3元。

  面对亏损,养殖户为降低成本,普遍采取“减料降本”策略。减少饲料投喂量,或使用价格较低但质量相对较差的饲料替代品。这种做法虽在短期内降低了成本,但对鸡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5-7月,鸡蛋平均单重下降2%,蛋壳质量问题愈发突出,消费者对鸡蛋质量的投诉量同比增加25%。质量下降导致鸡蛋在终端市场接受度降低,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质量更好的鸡蛋或选择其他替代品,进而导致鸡蛋价格下跌,养殖户亏损进一步扩大,形成“质量降-价格跌-亏损扩”的恶性循环。

未完待续……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1 08:23 , Processed in 0.173694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