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简称传喉,ILTV)是由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发病严重时引起鸡群呼吸困难、伸脖喘息、咳痰带血为主要特征被熟知。
发病鸡伸脖喘息
近期发现部分地区规模化的鸡场出现传喉发病增多的现象,其中2例前期也做了免疫,但是在免疫其他油苗鸡群伤亡增多时,经过仔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才发现鸡群存在传喉病毒感染,而免疫之前没发现。本文就传喉的流行动态、发病临床(特别被忽视的)以及防控措施做阐述分析以供参考。
一、传喉的流行病学特征
自然条件下,各种年龄及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传喉病毒,其中野鸡和孔雀也偶尔感染。根据青岛易邦监测:目前蛋鸡和肉种鸡发病检出较多;主要感染周龄集中在3-6周、12-18周以及24周以后。
来源:青岛易邦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上面提到的两个例子7月份发生的),秋冬季节和春季等气候寒冷的时候多发;其中病鸡、康复后的带毒鸡/无症状的带毒鸡或刚免疫不久的鸡会排毒是主要传染源。其中传喉病毒可以经呼吸道以及眼传染,但是,传播速度低于其他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染,经呼吸气管或鼻腔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设备及用具可能成为传播媒介。
传喉发病还有一个特征,高致病或急性发病死亡率较高在10%以上,而慢性或低致病性穿喉死亡率低≤5%,若是产蛋鸡发病,会导致产蛋率下降。
二、传喉的发病临床过程及症状
首先要清楚,传喉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12天。发病初期,鸡只死亡开始异常增多(例如原来每天死亡1-2只,发病后死亡10只以上,后续逐渐增加)。患病初期鸡群流有透明鼻液、流泪伴有结膜炎,随后表现为湿性啰音、咳嗽、有喘鸣音。随着病情发展,严重的鸡群呼吸困难、伸脖喘息、咳出血痰。此外,鸡群感染有些毒力弱传喉病毒发病,症状表现轻、生长缓慢、产蛋减少、有时有结膜炎、鼻炎和气管炎,但是不表现为典型的咳血痰。
病死鸡气管内的血痰
总结以上内容:也就是鸡群在潜伏期、发病初期或者感染毒力弱的毒株时,可能并不表现为伸脖喘息、咳血痰,这时如果对大群观察不仔细,病鸡不做细致剖检和实验检测确诊,可能会忽视已经发生传喉感染的问题,此时一旦鸡群进行免疫或其他大的外界应激,鸡群伤亡就会迅速增多。
三、为什么近期鸡传喉发病增多?
1、生物安全不到位
鸡场处于养殖密集区,周围鸡场有发病或者刚免疫传喉活疫苗,共用部分运输车道、车辆(蛋车、淘鸡车等)、工具或免疫队,进场前没有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将病毒带入场区内,造成没免疫或者只免疫载体疫苗的鸡群保护相对弱被传染发病。
2、免疫防控有漏洞:
(1)免疫程序或疫苗选择不合适:部分养殖户因活苗免疫应激大(如诱发呼吸道症状)而推迟免疫或者只免疫1-2次喉痘载体疫苗,不免疫传喉活疫苗。
(2)免疫操作不合适:传喉点眼免疫易引发肿眼流泪,而涂肛或刺种可减少应激,部分鸡场活苗超剂量(如超1羽份)使用加剧反应,诱发鸡群发病。
3、管理存在不足
(1)高密度饲养鸡群扎、不同日龄鸡混养,引入不同免疫背景(比如免疫活疫苗的鸡群引入到没免疫疫苗的鸡群)的鸡群到场区内引起交叉感染。
(2) 昼夜温差大,温湿度管理不当:夏秋交替午间高温与夜间低温(<18℃)交替,导致鸡舍温度剧烈波动,鸡群免疫力降低,易诱发病毒复制。此外,白天过度通风(如隧道模式风速过快)引发冷应激;夜间通风不足则导致氨气蓄积,破坏呼吸道防御屏障。
四、传喉该如何进行综合防控措施?
1.落实可执行生物安全措施:人员、车辆、物品进入场区要彻底消毒,并严控外来人员、车辆随意进入生产区。对场内环境、设备用具(如蛋托、鸡笼)、禽舍等定期进行消毒,执行全进全出批次计划,避免不同日龄和免疫背景鸡群混养。空舍期彻底熏蒸消毒(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空场15天以上;发病鸡立即隔离。
2.精准免疫防控:疫苗免疫是防控传喉的关键手段,但是,需要根据自己鸡场情况科学使用。目前使用两次活疫苗以及一次喉痘基因工程苗和一次活疫苗方案保护较好,使用较多。
由于传喉疫苗对免疫要求相对严格,需注意以下几点:
(1).传喉活疫苗免疫前5天后10天内禁止做其他活苗;可以选择弱毒疫苗(如K317株)免疫0.8头份的活疫苗配合免力健免疫,减轻免疫应激。
(2).活疫苗免疫途径最好选择点眼,饮水或滴鼻效果相对差。
(3).活疫苗免疫前后2-3天,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复合多维(特别是维生素A、C、E)和其他抗应激药物。
(4).活疫苗免疫前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预防支原体或大肠杆菌的药物(如强力霉素等),防止潜在的呼吸道病原趁机爆发。
(5)白羽肉鸡、快羽黄鸡推荐7-9日龄免疫喉痘基因工程苗;不推荐1日龄免疫,避免受母源抗体影响;不可在免疫鸡痘后使用,避免受鸡痘抗体影响传喉的保护效果。
3.强化饲养与通风管理:保持鸡舍通风良好,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采用 “晚加早减”策略:午后高温时段(通常下午14:00-16:00)缓增风机(防闷热),夜间或清晨低温前提早减风机(防冷应激)控制棚舍温湿度的在适宜范围内。
4.发病期紧急处理:当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时,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控制。发病早期可用2羽份传喉活苗配合免力健点眼免疫,青年鸡同时使用氟苯尼考和强力霉素控制继发感染。注意饮水免疫效果远不如点眼免疫,而且饮水免疫需要2次,且使用剂量要加几倍,因此建议点眼紧急免疫。发病中后期,可挑出呼吸困难的鸡隔离,用氢化可的松2毫升+青霉素1支+链霉素1支+生理盐水至10毫升,每只鸡喷雾0.5毫升,可以缓解呼吸道症状,显著降低死亡率。
来源:禽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