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家禽检疫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引   言

家禽养殖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对禽肉、禽蛋等产品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家禽疫病的频繁发生给家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家禽检疫作为防控家禽疫病传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家禽及其产品进行严格检查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疫病隐患,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疫病的扩散蔓延。因此,深入研究家禽检疫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家禽检疫技术存在的问题

1、检测技术手段落后

(1)传统检测方法效率低。
目前,部分地区在家禽检疫中仍大量依赖传统的检测方法,如细菌涂片镜检、病毒的鸡胚接种等。这些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从采样到得出检测结果往往需要数天时间。例如,在进行家禽常见的沙门氏菌检测时,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需要经过增菌、分离、生化鉴定等多个步骤,整个过程至少需要3~5天,这对于疫病的快速诊断和防控极为不利。而且传统方法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容易出现漏检情况,无法满足现代家禽检疫快速、准确的要求。

(2)新型检测技术应用受限。尽管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等新型检测技术不断涌现,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但在实际家禽检疫工作中,这些新型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一方面,新型检测技术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检测成本较高,许多基层检疫机构由于资金短缺,无法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限制了新型技术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部分新型检测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不同厂家生产的检测试剂质量参差不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难以保证,也影响了其在实际检疫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2、检疫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1)专业知识更新不及时。
家禽疫病种类繁多且不断演变,新的疫病和病原体不断出现。然而,部分检疫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不够,仍然沿用传统的检疫知识和方法进行工作。例如,对于近年来出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新亚型,一些检疫人员对其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了解甚少,无法准确进行检疫和疫情处置。同时,随着家禽养殖模式的不断变化,如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对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检疫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检疫工作需要。

(2)实践操作技能欠缺。在实际检疫工作中,部分检疫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存在不足。例如,在采集家禽病料时,不能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采样,导致采集的病料不具有代表性,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实验室检测时,对仪器设备的操作不熟练,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如PCR扩增仪的参数设置错误、ELISA检测过程中的加样不准确等,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偏差。此外,一些检疫人员在进行家禽临床检疫时,不能准确判断家禽的健康状况,容易漏检患病家禽[1]。

3、监管体系不完善

(1)检疫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家禽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对于一些新兴的家禽养殖模式和流通方式,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明确的检疫监管规定,导致在检疫工作中出现监管空白。同时,对于违反家禽检疫规定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不能形成有效的威慑力,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敢于逃避检疫、销售未经检疫的家禽及其产品。

(2)部门间协作机制不畅。家禽检疫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如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卫生防疫部门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够顺畅,存在信息沟通不畅、职责划分不明确等问题。例如,在对家禽产品进行市场监管时,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产地检疫和运输环节的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市场销售环节的监管,但由于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容易出现监管脱节的情况,一些未经检疫的家禽产品流入市场。此外,在发生家禽疫病疫情时,各部门之间不能迅速形成有效的应急联动机制,影响疫情的及时处置和防控效果。

三、应对家禽检疫技术问题的措施

1、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1)加大对检疫技术研发的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家禽检疫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检疫技术创新研究。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新型检测技术、快速诊断试剂和智能化检疫设备的研发。例如,针对家禽疫病的快速检测需求,研发基于纳米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的新型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速度。同时,加强对现有检测技术的优化和改进,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2)推广应用先进检疫技术。建立先进检疫技术的推广应用机制,加强对基层检疫机构的技术支持和培训。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向检疫人员传授新型检测技术和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应用要点。同时,鼓励基层检疫机构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检疫技术和设备,提高检疫工作的技术水平。例如,推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等快速检测方法,实现家禽疫病的现场快速诊断。加强对新型检测试剂和设备的质量监管,确保其在实际检疫工作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提升检疫人员专业能力

(1)开展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
建立健全检疫人员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检疫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对家禽疫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检疫新技术、新方法等进行讲解和培训。同时,鼓励检疫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在线学习课程,拓宽知识面,更新专业知识。例如,每年至少组织1~2次集中培训,定期开展网络在线学习,不断提高检疫人员的业务水平。

(2)强化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加强对检疫人员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建立实践操作培训基地,为检疫人员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和条件。通过模拟实际检疫工作场景,让检疫人员进行病料采集、实验室检测、临床检疫等操作练习,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定期组织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检疫人员进行补考或再培训,确保检疫人员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例如,每季度组织一次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对考核优秀的检疫人员给予奖励,激发检疫人员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积极性。

3、健全监管机制

(1)完善检疫监管法律法规。
加快完善家禽检疫监管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新兴的家禽养殖模式和流通方式,及时制定相应的检疫监管规定,填补法律法规空白。明确各部门在检疫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加大对违反家禽检疫规定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例如,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对逃避检疫、销售未经检疫家禽及其产品的行为,除给予经济处罚外,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加强部门间协作与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家禽检疫工作部门间协作机制,加强农业农村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卫生防疫部门等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定期召开部门间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检疫信息的实时共享,确保检疫监管工作的无缝衔接。例如,在市场监管部门发现未经检疫的家禽产品时,能够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农业农村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可追溯产品的来源,进行源头查处。在发生家禽疫病疫情时,各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协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情处置效率。

四、结   论

家禽检疫技术对于保障家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家禽检疫技术存在的检测技术手段落后、检疫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检疫人员专业能力,健全监管机制,不断提高家禽检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控家禽疫病的传播,促进家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在未来的工作中,还应持续关注家禽检疫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完善检疫工作体系,以适应家禽养殖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珍珍. 动物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7):56.
  [2]孟花. 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兽医导刊,2020(8):60.
[3]高京航,赵阳,安莉颖. 动物检疫技术及其应用实践探讨[J]. 吉林畜牧兽医,2024(11):172-174.

来源:于中国禽业导刊
作者单位:1.肇东市海城镇人民政府;2.肇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17 04:28 , Processed in 0.43676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