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禽流感——H9、H5、H7三者之间的致病性与关系,及对养殖业的影响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昨天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鸡的流感有多种类型,疫苗和科学防疫,发生几率急剧下降,然而H9却频繁发生,主要为第2型,有零星局部爆发和严重趋势,并成为蛋鸡养殖的重大威胁之一。

一、 什么是H9N2?

H9N2 是A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以其表面的两种糖蛋白命名:

· 血凝素(Hemagglutinin, H): 第9型 → 负责与宿主细胞结合。

·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 第2型 → 负责让新生成的病毒颗粒从细胞中释放。

作为低致病性病毒,它通常只”引起禽类的轻微症状,但会与其他病原体协同作用,造成严重损失。

qw1.jpg

二、H9与H5、H7

(一)H9与H5、H7的差异

1. 致病性:低 vs 高


最根本的区别,由病毒血凝素(HA)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决定。

H9 (LPAI): 裂解位点仅能被存在于呼吸道和肠道中的蛋白酶识别,因此感染局限于这些部位,引起局部感染。

H5/H7 (HPAI): 裂解位点含有多个碱性氨基酸,能被全身细胞广泛存在的蛋白酶识别,导致病毒在全身器官(如脑、胰腺、心脏) 复制,引起全身性感染和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

特别注意: 并非所有H5和H7都是高致病性的,但绝大多数流行毒株都是。所有H5N1、H5N8和2017年后的H7N9都被视为HPAI。

2. 对养殖业的影响方式:隐性 vs 显性

H9: 像一个“隐形杀手”或“条件致病菌”。它本身不直接杀死大量鸡,但通过摧毁鸡群的免疫力(免疫抑制)和生产力(降蛋),为其他病原体(如大肠杆菌、支原体)打开大门,最终以“气囊炎、包心包肝”等形式造成严重损失。它的危害是慢性和间接的。H5/H7: 是一个“杀手”。它会在短时间内(通常24-48小时内)导致鸡群急性、大规模死亡。它的危害是急性和直接的,一旦爆发,必须全场扑杀。

3. 公共卫生风险:基因供体 vs 直接威胁

H9: 对人类直接威胁小,但极其重要。H5: 对人类是直接且严重的威胁,感染后病死率极高。但目前病毒尚未获得在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的能力。主要威胁是频繁溢出感染人类。H7 (特指LPAI H7N9): 在2013-2017年间是对人类最危险的禽流感病毒。它具备在禽类中隐性传播(难发现)、又能高效感染人并导致严重疾病的双重特性。幸运的是,通过大规模的扑杀和疫苗接种,人间病例已大幅减少。

(二)H9与H5、H7的互助和协作

H9、H5、H7病毒之间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在实际养殖环境中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 H9N2为H5和H7的感染“铺平道路”,并可能通过基因重配(Reassortment) 产生新的威胁。这种“互助叠加”效应是禽流感防控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H9N2 是“帮凶”和“基因供体”,H9N2(低致病性)本身致死率不高,但它通过生物学协同(Clinical Synergism),基因重配(Genetic Reassortment)两种主要方式与H5/H7(高致病性)的相互作用,造成更大的损失。

1、H9N2先导感染,破坏防御系统:

· 损伤黏膜屏障:H9N2病毒主要在呼吸道和肠道上皮细胞复制,大量破坏这些部位的纤毛和细胞,物理性地破坏了宿主的第一道物理防线。

· 引起免疫抑制:H9N2感染会显著降低鸡群针对其他病原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它抑制淋巴细胞活性,破坏免疫器官功能,使鸡群处于“不设防”状态。

2、为H5/H7及其他病原体“打开大门”:

· 当H5或H7等高致病性病毒随后入侵时,它们可以轻易地通过被H9N2破坏的黏膜屏障,直接进入机体,并迅速扩散到全身器官。

· 结果:H5/H7感染通常表现得更急、更烈、死亡率更高。单纯的H5感染可能造成50%死亡率,但如果先感染了H9,再感染H5,死亡率可能会飙升到80%甚至100%。

3、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三重打击):

· H9N2感染后,最常见的就是继发大肠杆菌(E. coli) 感染。

· H9(病毒) + E.coli(细菌)的混合感染已经会导致严重的“气囊炎、包心包肝”综合征。如果此时再有H5/H7病毒加入,就会形成 “病毒-病毒-细菌”的三重打击,病情呈指数级恶化,几乎无法控制,用药效果差,死亡率极高。

H9N2与H5/H7绝非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协同放大和创造新生的危险关系。在防控上,绝不能因为H9N2是“低致病性”就忽视它。有效控制H9N2,是成功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的基石和最关键环节之一。一个养殖场如果能将H9N2的流行压到最低,那么它遭受H5/H7毁灭性打击的风险也会显著降低。

qw2.jpg

三、 H9对鸡群的危害与临床症状

H9N2 本身很少导致鸡只大批死亡,但其危害是多重且复杂的:

1. 呼吸道症状:

· 咳嗽、打喷嚏、呼吸啰音。

· 流鼻涕、眼眶周围湿润。

· 采食量和饮水量下降。

2. 产蛋性能下降:

· 这是最显著的经济损失之一。产蛋率可下降 10% - 60%。

· 软壳蛋、沙皮蛋、褪色蛋、无壳蛋比例显著增加。

· 蛋品质下降,孵化率降低。

3. 免疫抑制:

· H9N2 病毒会损害鸡的免疫系统,特别是呼吸道和肠道的黏膜免疫屏障。

· 这导致鸡群对其他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急剧下降,为继发感染大开方便之门。

4. 协同感染与“气囊炎”综合征:

· 这是H9N2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免疫抑制后,极易继发感染:

· 大肠杆菌: 最常见的继发感染,导致急性败血症和死亡。

·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与H9N2协同,加重呼吸道损伤。

·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进一步加重免疫抑制。

· 支原体: 加重呼吸道症状。

· 这些混合感染最终导致严重的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俗称“包心、包肝”),死亡率大幅上升。

qw3.jpg

四、H9与H5、H7抗体检测解读

1. H9N2 抗体解读要点


· 背景:H9N2是LPAI,广泛存在,疫苗接种非常普遍。

· 核心要点:区分“疫苗抗体”还是“野毒感染抗体” 是难点和重点。

解读:

· 免疫成功:接种后2-3周,平均滴度达到7log?以上,且离散度低(CV值<40%),表明免疫成功,群体保护力良好。

· 提示野毒感染:

· 抗体滴度异常高:未免疫或免疫一段时间后,平均滴度飙升到10log?甚至更高。

· 离散度极大:出现典型的“双峰”或“多峰”分布(即部分鸡抗体很高,部分很低)。

· 滴度上升与免疫时间不吻合:比如免疫后4个月,本该抗体下降,却反而显著升高。

2. H5/H7 抗体解读要点

· 背景:H5/H7(如H5N1, H5N8, H7N9)是HPAI,我国实行强制免疫政策(除非是非免疫无疫区)。一旦发现临床病例,通常采取扑杀措施。

· 核心要点:评估免疫效果是首要任务,同时警惕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的匹配性问题。

· 解读:

  · 免疫成功:免疫后抗体滴度应达到≥6log?(行业通常认为8log?以上更为安全),离散度低。这是预防HPAI爆发的关键防线。

  · 免疫失败:

· 滴度低于6log?(特别是4log?以下),说明免疫应答不佳。原因可能是:疫苗保存不当、接种剂量/途径错误、免疫抑制性疾病(如IBD、CIA)干扰、鸡群应激等。· 必须立即查找原因并补免!

· 关于野毒感染:

· 在免疫鸡群中,即使感染野毒,抗体滴度也可能不会像H9那样出现异常飙升,因为疫苗抗体可能会部分中和野毒,限制其大量复制。

因此,高抗体水平并不能完全排除H5/H7野毒感染的可能! 一旦出现疑似HPAI的临床症状和高死亡率,必须依赖病原学检测(RT-PCR) 进行确诊。

qw4.jpg

五、防控应急方案

鸡的H9亚型禽流感的综合防控与治疗方案:(建议)

1、核心原则:预防远大于治疗,综合管理是关键

禽流感没有特效药可以直接“治愈”病毒感染。所有措施的核心在于:

1. 1控制继发感染:H9会严重破坏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极易继发细菌病(如大肠杆菌、支原体、传鼻等)。

1.2提升机体免疫力:帮助鸡群依靠自身抵抗力战胜病毒。

1.3支持性治疗:缓解症状,维持机体功能。

1.4加强生物安全:防止病毒传入和扩散。

2、治疗方案(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当鸡群已经发病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2.1紧急处置

隔离与淘汰:立即隔离表现出严重症状的病鸡,并对无治疗价值的鸡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毒扩散和继发感染传播。

2. 2抗病毒治疗(需谨慎使用)

· 中药抗病毒制剂:这是目前养殖业中最常用且安全的方法。许多中草药被证明具有抗病毒、增强免疫的功效。

· 常用成分: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芪、板蓝根、大青叶、柴胡、甘草,川黄连等。

· 常用制剂:清瘟败毒散、扶正解毒散、银翘散、双黄连口服液、黄芪多糖口服液等。

  · 用法:拌料或饮水给药,一般连续使用5-7天。

2.3控制继发细菌感染(最关键的治疗环节)

H9导致的死亡和损失大部分源于继发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 选择敏感抗生素: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

2.4支持与对症治疗

· 解热镇痛:如鸡群发热严重,可使用卡巴匹林钙等解热药,溶于饮水,能缓解症状,减少死亡。

· 保肝护肾:疾病和用药都会加重肝肾负担。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葡萄糖以及一些中药保肝利肾制剂(如龙胆泻肝散),促进解毒和排泄。

· 增强免疫:额外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黄芪多糖、电解多维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帮助康复。

· 缓解呼吸道症状:可使用化痰平喘的药物(如氨茶碱、溴己新等),改善呼吸状况。

2.5环境与管理优化

· 加强通风: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通风量,降低舍内氨气、粉尘等有害气体浓度,减轻呼吸道负担。

· 保持温湿度:避免温差过大,防止冷应激。保持湿度适宜,防止粉尘过多。

· 减少应激:期间停止免疫、转群、换料等一切不必要的操作,在饮水中添加多维抗应激。

· 带鸡消毒:使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如碘制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物),对鸡舍空气和环境进行定期带鸡消毒,杀灭环境中的病原。

3、根本性预防方案

3.1疫苗接种:

· 这是防控H9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使用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常规免疫。

· 蛋鸡/种鸡通常免疫程序:开产前至少免疫2-3次(如7-14日龄、35-45日龄、110-120日龄各一次)。

· 必须选择与流行毒株匹配的疫苗,并确保免疫操作规范(剂量、部位准确)。

3.2.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

· 封闭管理: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

· 消毒措施:设立消毒池、消毒间,对人员、车辆、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 防鸟防鼠:安装防鸟网,严防野鸟、老鼠等媒介进入鸡舍。

· 全进全出:实行“全进全出”制,空舍后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空置一段时间。

3. 3加强饲养管理:

· 提供全价营养饲料,保证鸡群体质健康。

· 保持鸡舍内环境稳定、舒适。

总之,面对H9感染,正确的应对思路是:“抗病毒(中药为主)+ 防继发(敏感抗生素)+ 强免疫(营养支持)+ 优环境(管理措施)”四管齐下。同时,一定要牢记,建立在疫苗接种和严格生物安全之上的预防,才是控制H9禽流感的根本之道。(强制换羽方案,审慎进行,有效,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注意换羽后产蛋及恢复。)


来源:蛋鸡老甘75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15 01:09 , Processed in 0.332183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