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仔猪价格跌破 200 元 / 头!猪价低迷下产能去化的开端与展望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仔猪市场持续下行:200 元关口被突破,养殖户补栏信心受挫

“去年 7 公斤仔猪售价 500 元仍供不应求,如今 200 多元却乏人问津!” 河南养殖户老王在猪圈旁,看着手机上不断刷新的低价报价,不禁发出无奈的叹息。自 9 月以来,北方地区7 公斤仔猪价格最低已跌破 200 元 / 头,创下近年来的新低;两广地区规模厂报价为 330 元 / 头,川渝、贵州等地成交价格降至 290-310 元 / 头,与年初相比普遍腰斩。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8 月末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 32.68 元 / 公斤,同比下跌 25.7%,29 个监测省份的仔猪价格均出现下滑。更为严峻的是,从历史规律来看,仔猪价格低点通常出现在 10 月,2023 年、2024 年的低价分别为 140 元 / 头、280 元 / 头,业内保守预计今年价格或跌至 200 元 / 头以下,当前市场呈现出 “跌势不止,无人抄底” 的态势。

二、五大因素致使仔猪市场价格下跌

(一)产能过剩压力显著:400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居高不下

  自2024年6月至2025年7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连续14个月超过4000万头,2025年二季度末达到 4043 万头,相较于正常保有量高出 3.7%。过剩产能直接导致新生仔猪数量大幅增加。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5 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同比增长 9.9%,仅广东二季度生猪存栏量就达到 2288.79 万头,同比增长 13.7%,仔猪市场呈现出 “量增价跌” 的恶性循环。

(二)猪价跌破盈亏平衡点:外购仔猪育肥每头亏损

200 元8 月 27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 13.59 元 / 公斤,创下 17 个月以来的新低,跌破了 7 元 / 斤的盈亏平衡线。以年初 500 元 / 头的仔猪成本计算,当前外购仔猪育肥出栏每头亏损超过 200 元,养殖户补栏意愿降至极低水平,部分散户甚至表示 “宁空栏也不接手”。

(三)对未来行情信心不足:供应过剩预期抑制抄底积极性

行业普遍预计,2025 年肥猪上市量将增加 4%,全年猪价或下行 10%-20%。某大型猪企分析师指出:“能繁母猪去化进程缓慢,仔猪价格难以改变‘供强需弱’的格局,2026 年上半年仍将承受较大压力。”

(四)季节性疫病与高温天气双重影响:夏季高温高湿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

广西、云南等地出现腹泻、蓝耳病等疫病零星爆发的情况,养殖风险进一步加剧。同时,饲料成本持续高企(豆粕价格年内涨幅超过 15%),散户补栏面临 “风险 - 收益” 失衡的局面,观望情绪浓厚。

(五)集团场大量抛售加剧市场波动:上市猪企为回笼资金加大仔猪销售力度

温氏股份 7 月仔猪销量达到 51.9 万头,创下历史新高,较 6 月激增 71%。大量低价仔猪集中涌入市场,进一步压缩了散户的生存空间。

三、广东率先推动地方产能去化:倡议书发布背后的行业变革意识

面对 “猪价 + 仔猪价” 的双重困境,8 月 31 日,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率先发布《产能调控倡议书》,呼吁企业 “主动调减能繁母猪存栏,不开展二次育肥,控制出栏体重”,成为全国首个在官方层面推动产能去化的省份。

(一)数据驱动决策:广东产能超出正常水平 9.5%

二季度末,广东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208.09 万头,相较于正常保有量(190 万头)高出 9.5%,生猪存栏同比增长 13.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协会明确提出 “大企业带头减产,通过订单生产、托管服务帮扶中小散户”,旨在打破 “大场扩张- 小户硬撑- 产能过剩”的恶性循环。

(二)政策导向转变:从“市场自发调节” 到“主动政策调控”

这是继农业农村部 6 月底以来第三次聚焦产能调控后,地方政府首次做出响应。倡议书强调 “不盲目扩张、杜绝二次育肥”,与国家 “稳产能、降成本、强安全” 的导向高度一致,标志着产能去化从 “市场被动出清” 转向 “政策 + 市场” 双轮驱动的模式。

四、底部已现?产能去化进程中的曙光与挑战

当前仔猪价格已接近部分企业的成本线(350 元 / 头),产能去化进程有所加速:河南、山东散户母猪淘汰率超过 15%,广东规模场主动缩减配种计划。然而,行业仍面临两大挑战:

(一)去化效率有待提升: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 4000 万头以上的高位

部分企业存在 “边淘汰边补栏” 的现象,若 9-10 月仔猪价格持续低于 200 元,可能引发 “被动去化”,短期内将加剧行业阵痛。

(二)信心恢复任重道远:终端消费回暖乏力

进口猪肉低价冲击(巴西 308 鸡胸肉到岸价低于国产 15%),猪价反弹缺乏有力支撑,养殖户 “怕亏不敢养、怕涨不敢补” 的心态较为普遍。

结语:去产能是产业升级的起点而非终点

仔猪价格的大幅下跌与广东倡议书的出台,是猪周期底部的双重体现:一方面是市场规律促使产能出清,另一方面是政策引导加速行业洗牌。对于养殖户而言,应理性看待短期市场波动,借机优化种群结构;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只有通过 “淘汰低效产能 + 提升养殖效率” 双管齐下,才能真正跨越周期。当 “200 元仔猪” 成为市场常态时,或许正是生猪产业告别 “规模扩张”,迈向 “高质量发展” 的转折点。毕竟,经历挤掉产能泡沫的阵痛,是迎接下一轮上行周期的必经之路。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6 16:39 , Processed in 0.26905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