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猪企半年报冰火两重天:18家狂赚200亿,4家却栽了!(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业绩分化背后:规模化与成本管控的 “生死战”

(一)龙头优势:规模效应 + 全产业链加持

牧原、温氏等行业龙头企业凭借庞大的养殖规模与全产业链布局,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以牧原股份为例,其独创的 “自繁自养 + 屠宰加工” 一体化模式,从种猪育种、仔猪繁育,到育肥猪养殖,再到最后的屠宰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 。在此模式下,牧原股份能够对养殖各环节进行精细化管控,有效降低成本。2025 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占行业 35%,凭借规模优势,在采购饲料等原材料时能够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单位养殖成本比行业平均低 2 - 3 元 / 公斤 ,成功将生猪养殖成本控制在行业前 20%,利润率高达 20% 以上。即便猪价出现短期波动,牧原股份也能凭借成本优势与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保持盈利,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

(二)亏损根源:高成本、低效率、单一业务

反观亏损企业,高成本、低效率与单一业务模式是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这些企业完全成本普遍超过 14 元 / 公斤,比行业平均水平高 1 元以上 。以罗牛山为例,在海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环保政策限制下,养殖规模难以扩大,固定成本分摊到每头猪上较高,完全成本达到 14.5 元 / 公斤 。且罗牛山依赖单一生猪养殖业务,缺乏多元化营收来源,一旦猪价下跌,便难以应对。东瑞股份同样如此,成本高达 15 元 / 公斤,远超牧原等龙头企业,在售价 16.58 元 / 公斤的情况下,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导致亏损。这些企业出栏量不足 50 万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急需转型升级。

(三)行业拐点:从 “猪周期” 到 “价值分化”

中金公司研究表明,后非瘟时代,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率超过 60%,传统猪周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过去,猪价的大幅涨跌主导企业盈利状况,如今随着规模化的推进,企业盈利更多地依赖成本管控与运营效率的提升。2025 年上半年,成本最低的前 5 家企业利润率达 18%,而后 5 家平均亏损 5% ,行业价值分化已成为常态。在这一趋势下,企业只有不断降本增效,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那些成本高、效率低的企业,若不及时变革,终将被市场淘汰,行业格局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强者更强,弱者愈弱 。

五、未来展望:龙头加速集中,亏损企业 “生死时速”

(一)龙头策略:降本、扩量、延链

展望未来,行业龙头企业已明确发展战略,降本增效、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成为核心策略。牧原股份计划在 2025 年将成本降至 12 元 / 公斤,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升级育种技术,进一步巩固成本优势。预计下半年出栏量将再增加 500 万头,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 3 个百分点 。温氏股份积极推进 “肉猪 + 食品” 深加工战略,加大在肉制品研发、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海大集团发力高端饲料领域,打造 “海芯” 高端品牌,投入研发资源,满足养殖户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全产业链布局上持续深入发展,实现产业协同效应。

(二)亏损企业突围:要么转型,要么出清

亏损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抉择,转型与出清成为摆脱困境的两条途径。唐人神宣布收缩养殖规模,削减低效产能,聚焦饲料与肉品核心业务。加大研发投入,推出高附加值饲料产品,拓展海外市场;在肉品业务上,打造特色品牌,开发预制菜等新产品,提升市场份额 。金新农积极寻求国资入股,降低负债,缓解资金压力。优化业务结构,拓展反刍、禽料等新业务领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罗牛山借助海南自贸港政策,尝试跨境冷链物流,利用海南的区位优势,打通跨境贸易通道,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但业内专家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成本降不到 13 元以下,企业难以摆脱生存危机。” 这些亏损企业唯有全力转型,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机会 。

(三)行业警示:规模不等于盈利,效率才是王道

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分化,给整个行业带来重要启示:规模并非盈利的保障,效率才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样面对 13 - 14 元 / 公斤的猪价,牧原股份单头盈利 200 元,金新农却亏损 40 元 ,这一巨大差距源于育种、饲料、防疫等全环节的精细化运营。牧原股份在育种上投入大量资源,培育出优质种猪,提高仔猪成活率与育肥效率;饲料配方精准定制,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营养均衡;防疫体系严密,有效抵御疫病侵袭。而金新农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育种技术落后,饲料成本高,防疫存在漏洞,导致养殖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未来,企业必须摒弃盲目扩张的思维,将重点放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上,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实现可持续发展 。

结语:猪企进入 “硬核竞争” 时代

2025 年上半年,猪企半年报展现出行业变革的态势。过去,猪周期对企业发展影响巨大,猪价的涨跌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状况 。如今,规模化发展趋势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依赖周期盈利转变为依靠效率盈利,这是一场深刻的行业转型。

在这场转型中,牧原、温氏等龙头企业凭借成本、规模与全产业链优势,发展态势良好,成为行业的支柱力量 。而那些陷入亏损的企业,如唐人神、罗牛山等,在高成本、低效率的困境中艰难挣扎,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展望未来,猪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龙头企业将继续巩固自身优势,通过降本增效、拓展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 。亏损企业则需全力转型,否则将在行业整合过程中被吞并。这是一个强者更强、弱者被淘汰的时代,也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阶段。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4 15:18 , Processed in 0.232199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