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6|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白壳蛋鸡 vs 褐壳蛋鸡:管理细节、性情差异与生产优势全解析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昨天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qw2.jpg


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的管理及其他差异
Management and Other Differences of White vs. Brown Laying Hens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蛋品市场一直由对褐壳蛋的偏好所主导。

然而,随着人们对动物福利的日益重视、蛋鸡饲养系统由笼养向非笼养转型,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和碳足迹计算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一些传统上偏好褐壳蛋的国家,开始更多地利用白壳蛋鸡

尽管可以从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的生物学生产潜力来推测两者各自的优缺点,但似乎主要的驱动因素依然是消费者对特定蛋壳颜色的偏好,尽管蛋壳并不被食用。

qw3.jpg

蛋鸡养殖者已经意识到,在褐壳蛋鸡和白壳蛋鸡之间切换时,管理措施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这些做法通常来源于经验、家禽养殖群体内的交流技巧,有时甚至只是凭借运气。

一个显而易见的区别是商品蛋鸡的羽色差异,这源于工业化蛋品生产中所用品种的不同遗传背景——白壳蛋鸡来源于不同品系的白来航鸡,褐壳蛋鸡则来源于褐色与白色洛岛品系的组合。

qw4.jpg

qw5.jpg

因此,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在性情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其行为不同。

蛋鸡养殖者很快会意识到,在进入鸡舍或在舍内工作时,需要对白壳蛋鸡更加谨慎,因为它们通常不会像褐壳蛋鸡那样“主动迎接”,尽管两者在雏鸡阶段都很有好奇心,并且在被“召唤”时会靠近,但白壳蛋鸡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改变这种行为,当有人进入鸡舍时,它们通常会试图逃避

在以白壳蛋鸡雏鸡开始饲养时,第一周的管理可能更具挑战性。

通常建议白壳蛋鸡雏鸡的起始温度比褐壳蛋鸡高 2–3°C,至少在最初的几个小时内如此。

强烈建议通过监测雏鸡泄殖腔温度并据此调整环境温度。

一旦开口良好,白壳蛋鸡在探索环境方面通常更快、更好
,并且在育成后期更易于管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白壳蛋鸡在 3–7 周龄之间对啄癖更为敏感,在这一关键阶段需要育雏农户的高度关注。

相比之下,褐壳蛋鸡有时被认为更“懒惰”,不太主动寻找设备、饲料和水源。

一些蛋鸡养殖者错误地认为,在相同的面积上可以饲养更多的白壳蛋鸡雏鸡、中雏或成鸡,因为它们体重较轻。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应被采用

为了在开口期为鸡群的发育和生长提供最佳条件,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在饲养密度、饲料与饮水空间以及每只鸡的通风标准方面应保持一致。

qw6.jpg



1
饲料与饮水


无论羽色如何,终生都应保证鸡只能够轻松、舒适地获得饲料和饮水。

然而,如果蛋鸡玩水并将水洒出(白壳蛋鸡有时会被指责有这种行为),就应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通常建议在生命的最初几周内使用较高的光照强度,以刺激蛋鸡的活动,并且对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没有统一的标准化差异。

如果活动量过高或紧张感增加,通常可通过降低光照强度来有效安抚鸡群。

对于准备进入非笼养环境的蛋鸡,尤其是之后要进入放养系统的蛋鸡,建议使用较高的光照强度,以避免在从受控鸡舍环境转移至冬季花园或放养场时因光照强度突然增加而产生应激。

推荐的光照程序在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之间并不需要有显著差异。


如有需要,可根据育成目标、已达到的体重以及生产类型(不同生产类型可能对蛋重的要求不同)进行调整。

在非笼养系统中,褐壳蛋鸡可能需要更长的光照时间,以避免在巢外产蛋,尤其是在它们清晨开始产蛋时天色依然较暗的情况下。

白壳蛋鸡的产蛋时间通常比褐壳蛋鸡晚约两小时。

这种产蛋时间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在碳酸钙颗粒与粉末比例上的不同建议——褐壳蛋鸡建议 70:30,而白壳蛋鸡建议 50:50

如果两者混养,建议保持 70:30 的比例

如前所述,在育成与产蛋阶段,白壳蛋鸡的饲料与饮水空间不应少于褐壳蛋鸡。

目标是在育成和开产阶段为两者提供最佳的发育条件,并配合使用均衡的饲料和合适的饲喂量。

主要监测的参数是体重与群体整齐度。

qw7.jpg

开口阶段应提供高质量的颗粒料,然后过渡到结构适宜的优质粉料,通过合理的饲喂管理可获得高整齐度的优质青年鸡群——这是可靠育成户的主要目标。

尽管不同体重增长使得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在氨基酸和代谢能(ME)摄入需求上存在差异,但当两者混养时,蛋鸡养殖者通常可成功使用相同的饲料。

关键监测参数是标准体重与群体整齐度。白壳蛋鸡的整齐度通常比褐壳蛋鸡高 5–10%。

从雏鸡到开产,褐壳蛋鸡的每只青年鸡平均比白壳蛋鸡多消耗约 1,200 千卡的代谢能,这一差异在不同饲养系统中均存在。

良好的饲料分配管理对消化道发育至关重要。

良好的饲料物理结构与正确实施的“空槽”技术有助于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青年鸡消化道的发育,为开产阶段所需的快速采食量提升做好准备。


如前所述,褐壳蛋鸡比白壳蛋鸡体重大,这导致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维持需求与总代谢能需求更高。

白壳蛋鸡在产蛋末期的平均日代谢能需求更高,主要是由于它们的高产蛋率和产蛋持续性。


白壳蛋鸡通常在每枚蛋或每千克蛋重的料蛋比(FCR)方面更低,即生产白壳蛋所需饲料量少于生产褐壳蛋。

产蛋末期更高的产蛋持续性是延长白壳蛋鸡生产周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白壳蛋鸡产出含肉斑与血斑的蛋较少
,这一特性普遍受到欢迎。

它们也更能在产蛋后期保持蛋壳质量,部分原因在于其蛋重曲线更为稳定。



2
行为与环境


在列出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差异时,需要指出的是,白壳蛋鸡通常被认为在非笼养系统中更易管理。

它们在多层系统中活动更灵活,不易像褐壳蛋鸡那样拥挤或压死同伴,这也是它们在非笼养系统中应用较多的原因之一。

在保持垫料层较浅的情况下,它们在巢外产蛋的情况也较少见。

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的一个显著差别是,在替代性饲养系统中,白壳蛋鸡需要保持较少的垫料量,以避免触发地面产蛋。

白壳蛋鸡很少产地面蛋,但如果垫料过多,它们也可能开始这样做。

褐壳蛋鸡一旦开始在巢箱内产蛋,则不太可能被触发改在地面产蛋。

由于性情更活跃,对白壳蛋鸡群的巡视和处理应特别注意其行为。

此外,白壳蛋鸡的产蛋时间更集中,这对巢位空间的需求更高。

因此,巢位空间的推荐标准对于白壳蛋鸡而言比褐壳蛋鸡更需严格遵守。

我们的总体建议是绝不要在巢位空间上节省成本,应避免巢位竞争。



3
最佳实践建议


总之,尽管白壳蛋鸡与褐壳蛋鸡在管理、行为和生产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生产者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必须仔细考虑这些因素。

每种蛋鸡的独特需求——从环境条件和饲料管理到行为倾向和产蛋模式——都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其健康、生产性能和福利达到最佳状态。

然而,尽管有这些技术性考量,蛋鸡养殖者最终的选择仍可能更多地受到消费者对蛋壳颜色偏好的影响。

因此,生产者必须在鸡群管理的实际要求与市场需求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实现成功且可持续的蛋品生产。

qw8.jpg

注:本文引自Hendrix Genetics汉德柯斯,原文作者兽医Pavel Kolnik

来源:poultry times,作者:Pavel Kolni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3 07:43 , Processed in 0.240775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