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9月鸭苗价格的周期性密码与2025年走势预判(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2025 年 9 月预判:供需双弱下的区间震荡

(一)供应端:出苗量缓增形成利空压制

在 2025 年的鸭苗市场中,供应端的变化对价格走向具有关键影响。截至本年度第 35 周,累计淘汰种鸭数量约为 1400 万只,涉及活禽及屠宰领域。然而,近两个月来,种鸭淘汰节奏明显放缓,使得市场上的种鸭数量未出现预期中的大幅下降。当前,商品代鸭苗的供应量稳定在日均 900 万羽,为市场提供了相对充足的货源。

从父母代种鸭存栏量来看,新开产种鸭正逐步进入供应行列。虽然 8 - 11 月新开产量增幅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市场的影响逐渐显现。加上 9 月本身的季节性增量因素,随着天气逐渐转凉,鸭群体况恢复,产蛋率有所提高,未来 4 - 6 周出苗量预计将保持缓增趋势。到 9 月底,出苗量预计回升至日均 1100 万羽,10 月预计均值将保持在 1200 万羽。这种持续增加的供应量给鸭苗价格带来较大下行压力,成为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阻碍。

(二)需求端:屠宰亏损与消费真空双重制约

在鸭苗市场中,需求端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面临屠宰亏损与消费真空的双重制约。下游冷藏企业目前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库存高企、成本倒挂问题突出。平均库龄超 45 天,表明大量鸭肉产品积压在仓库,无法及时销售;加工品售价低于原料成本 15%,导致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每销售一件产品都面临亏损。

为减少亏损,屠宰端严格控制出栏成本,对鸭苗价格形成刚性压制。在采购鸭苗时,会尽可能压低价格,以降低生产成本。9 月补栏对应的 10 月出栏期,正处于消费淡季,缺乏节日消费支撑。在此时间段,消费者对鸭肉的需求相对较低,市场上的鸭肉产品难以找到足够的买家,产品端盈利难以改善。这使得下游企业对鸭苗的采购意愿进一步降低,需求端难以达到往年旺季的水平,无法对鸭苗价格起到有效拉动作用。

(三)综合研判:0.9 - 1.8 元 / 羽区间震荡

尽管 9 月是传统的养殖旺季,但在供应增量与需求疲弱的双重挤压下,鸭苗价格走势不容乐观。预计 9 月鸭苗价格将呈现 “先稳后涨” 的走势。月初,由于出栏空档期的存在,市场上的鸭苗供应相对紧张,价格有望小幅企稳。月中,随着补栏情绪逐渐回暖,养殖户开始增加鸭苗采购量,市场需求有所增加,价格也会略有反弹。到了下旬,随着供应压力的加剧,大量鸭苗集中上市,价格将再度承压。

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 9 月鸭苗价格的整体波动区间为 0.90 - 1.80 元 / 羽,这一价格区间显著低于历史同期中枢。从中长期来看,当前在产种鸭超正常保有量 10%,只有加速低效产能去化,减少市场上的种鸭数量,优化产能结构,同时提升种禽质量,提高鸭苗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才能打破当前 “旺季不旺” 的局面,使鸭苗市场回归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五、从业者策略:把握周期节奏,构建风控体系

(一)养殖端:错峰补栏 + 成本管控

对于养殖端而言,精准把握市场节奏、有效管控成本是应对鸭苗价格波动的关键策略。9 月作为鸭苗价格波动较为明显的月份,其价格走势呈现出一定规律。养殖户应充分利用这一规律,在月初价格相对较低时开展补栏工作,避免在月中价格高峰期追高。2023 年 9 月,部分养殖户通过分析市场数据,敏锐捕捉到月初低价补栏的机会,在鸭苗价格为 1.2 元 / 羽时果断出手,相比月中 2 元 / 羽的价格,每羽节省了 0.8 元的成本。

在成本管控方面,优化饲料配方是重要途径。通过将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提升至 30%,不仅可降低饲料成本,还能满足鸭苗的营养需求。合理使用添加剂,如益生菌、酶制剂等,能够提高鸭苗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提升育雏成活率也是关键。将育雏成活率目标设定在 95% 以上,通过加强养殖管理、优化育雏环境等措施,减少鸭苗的死亡损失。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有的养殖户通过引入智能化养殖设备,实时监测鸭苗的生长环境,及时调整温度、湿度等参数,使育雏成活率提高到了 97%,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二)加工端:关注产能去化进度

对于加工端的企业来说,密切关注产能去化进度是制定科学采购策略的核心。建立种鸭存栏量、出苗量周度监测机制,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供应动态。当淘汰种鸭周度增幅超过 5% 时,这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信号,预示着 1 个月后鸭苗价格可能出现反弹。

以 2022 年为例,某加工企业通过对市场数据的持续监测,发现 5 月份淘汰种鸭周度增幅达到了 7%,企业管理层迅速做出决策,提前布局原料储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鸭苗价格果然出现大幅上涨,由于该企业提前做好了储备,不仅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还通过低价采购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通过建立这样的监测机制,加工企业能够在市场变化中抢占先机,合理安排原料采购计划,避免因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增加风险,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营和盈利。

(三)产业链:强化期现联动与数据赋能

在鸭苗产业链中,强化期现联动与数据赋能是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的关键举措。大型企业可充分运用期货工具对冲饲料成本。在饲料价格波动频繁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当预计饲料价格上涨时,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期货合约,锁定未来的采购成本;反之,当预计价格下跌时,则可以卖出期货合约。这样,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企业都能将饲料成本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有效降低了价格波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中小散户则可以通过加入养殖合作社获取实时价格资讯。养殖合作社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及时收集和传递市场价格信息,让中小散户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动态,做出合理的养殖决策。借助钢联数据等专业平台跟踪产能去化进度,也是实现精准决策的重要手段。这些平台提供的产能数据、价格走势分析等信息,能够帮助产业链各环节的从业者深入了解市场,提前预判价格走势,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采购和销售计划,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9 月鸭苗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是市场供需的真实反映,也为行业提供了风险对冲与价值发现的机会。2025 年的 “旺季平淡”,本质是产能过剩周期的必然调整,唯有深入理解价格波动规律,构建 “数据 + 技术 + 风控” 的立体化运营体系,才能在周期轮动中占据主动。当行业完成产能出清与质量升级,鸭苗市场终将迎来下一个黄金时代。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30 20:21 , Processed in 0.292110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