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8月鸡蛋市场震荡探底与触底契机解析(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8月下旬转机:三大信号预示触底反弹

  (一)需求端季节性回暖趋势显现

  进入8月下旬,鸡蛋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需求端呈现明显季节性回暖迹象,为市场注入信心。

  中秋佳节临近,月饼、糕点等传统中秋美食制作进入高峰期,相关企业集中采购鸡蛋,需求急剧增加。8月20日后,这些企业日均鸡蛋采购量环比增长15%-20%。山东、河南等地食品厂订单量每周增长30%。山东一家大型糕点厂负责人表示:“近期每天采购50吨鸡蛋,比上月多近20吨,为确保中秋产品供应,已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

  同时,全国中小学陆续开学,团膳市场鸡蛋需求随之上升。学校食堂作为重要消费场所,集中补货影响较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校食堂备货量达500吨/日,销区批发市场走货速度提升25%。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一位鸡蛋批发商称:“学校开学后鸡蛋销量明显增加,每日多卖100多箱,价格也有所上涨,市场回暖态势明显。”

  此外,气温下降对鸡蛋消费产生积极影响。北方地区8月下旬气温回落至30℃以下,鸡蛋存储周期从5天延长至10天,贸易商囤货意愿增强,库存天数从3天增至5-7天。南方湿热天气缓解,商超鲜蛋上架率恢复至90%,家庭一次性采购量从10枚/户增至15枚/户。终端消费改善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广州一家大型超市内鸡蛋货架前顾客增多,有市民表示:“天气转凉,鸡蛋不易变质,多买些备用。”

  (二)供应端压力边际缓解

  需求端回暖的同时,供应端压力也出现边际缓解迹象,为鸡蛋市场复苏提供支撑。

  首先,老鸡淘汰速度加快。由于养殖端持续微亏,每只鸡利润为-7元,养殖户为减少损失加快老鸡淘汰。8月第三周淘汰鸡出栏量环比增长3%,淘汰日龄缩短至495天。大量老鸡淘汰后,大码蛋(≥60g/枚)占比从45%降至40%,中码蛋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带动整体蛋价重心上移。卓创资讯监测显示,8月21日中码蛋与大码蛋价差扩大至0.15元/斤,养殖端惜售情绪增强。河南一位养殖户表示:“中码蛋价格高,先观望,可能还会上涨。”

  其次,新增产能增速放缓。6-7月鸡苗补栏量环比下降18%,主要因现货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降至近三年最低,种蛋利用率下滑至50%,预示9月后新增开产蛋鸡量将减少,供应过剩压力有望缓解。河北一家种鸡场负责人称:“行情不佳,养殖户补栏谨慎,种蛋销量减少,只能减产避免亏损。”

  (三)成本支撑与政策预期奠定价格基础

  除供需两端变化外,成本支撑和政策预期也为鸡蛋价格稳定提供保障。

  成本方面,受国际粮价高位运行影响,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价格居高不下。8月蛋鸡养殖成本达2.9元/斤,当前主产区均价为3.1元/斤,每斤鸡蛋利润仅0.2元,远低于正常0.5元/斤的盈利水平。在此情况下,养殖端抗价心态增强,低价抛售意愿降低。山东一位养殖户表示:“不能亏本销售,需保住成本,等待价格回升。”

  政策层面,农业农村部重申稳定禽业生产政策,市场预期相关部门可能启动临时收储以夯实价格底部。这一政策预期稳定了市场信心,业内普遍认为政策实施将对鸡蛋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四、后市展望:窄幅反弹后仍需警惕产能过剩

  (一)短期(8月底-9月初):触底反弹但幅度受限

  展望8月底到9月初鸡蛋市场,价格走势仍具不确定性。虽市场出现积极信号,但整体反弹幅度可能有限。

  需求端,中秋佳节临近和学校开学带来利好,月饼、糕点制作对鸡蛋需求大增,各大糕点厂采购量环比增长15%-20%。学校食堂集中补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校食堂备货量达500吨/日,销区批发市场走货速度提升25%,为蛋价反弹提供支撑。

  然而,供应端压力仍不容忽视。冷库蛋库存高达30万吨,随着气温下降出库速度可能加快,冲击鲜蛋市场。南方销区梅雨残留影响仍在,鲜蛋流通存在困难,限制蛋价反弹空间。

  综合供需两端情况,预计蛋价将从当前3.2元/斤反弹至3.4-3.5元/斤,但涨幅有限。卓创资讯建议贸易商在此阶段保持谨慎,逢低补货,控制库存周期在7天以内,避免追高风险,因市场仍存在不确定性,供应端变化可能导致蛋价再次下跌。

  (二)中长期:产能去化决定周期走向

  中长期来看,鸡蛋市场走势取决于产能去化速度和程度。若9月在产蛋鸡存栏量能降至13.3亿只以下,月均去化达到1%,将是积极信号。存栏量下降将缓解市场供应压力,加之四季度为传统消费旺季,蛋价有望在10月突破4元/斤,行业迎来转机。

  但若产能去化速度不及预期,高存栏量将继续压制价格,行业可能进入“微利-亏损-被动去产能”循环,给整个行业带来挑战。养殖户将面临更大压力,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为应对此情况,养殖户需加快淘汰500日龄以上老鸡,优化存栏结构,同时密切关注饲料成本波动,利用期货工具对冲玉米、豆粕价格风险,通过合理风险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给从业者的建议

  面对复杂多变的鸡蛋市场,不同环节从业者需采取不同策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养殖端应趁价格反弹淘汰低效老鸡(产蛋率<80%),降低养殖成本,优化鸡群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中码蛋占比高的养殖场可与食品厂签订定向供应合同,锁定利润,稳定销售渠道,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贸易端应采取灵活采购策略,“小批量、高频次”采购可降低库存风险,利用南北价差跨区域调运增加利润。关注电商渠道发展,开发鲜蛋礼盒对接中秋礼品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份额。

  终端零售可推出“开学特惠装”(15枚/盒)和“中秋家庭装”(30枚/盒)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搭配蔬菜、肉类进行组合促销,提升客单价和周转率,增加销售额,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竞争力。

  结语:在震荡中寻找结构性机会

  8月鸡蛋市场“旺季不旺”现象为行业敲响警钟,产能过剩与需求分化矛盾促使产业链从“规模扩张”向“效率竞争”转变。短期触底反弹是市场自我调节结果,长期健康发展需产能去化与消费升级协同配合。

  从业者应精准把握季节性需求节点,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在“鸡蛋周期”波动中占据优势。长期来看,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高品质、功能性鸡蛋市场需求有望增长。开发富硒、低胆固醇等特色鸡蛋产品,拓展电商、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将为行业开辟新增长空间。

  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鸡蛋市场参与者需具备敏锐市场洞察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5 18:23 , Processed in 0.229236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