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巴西牛肉对华出口高位运行:短期供需两旺,后期价格分歧暗藏挑战(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后期贸易风险升温:300-400 美元 / 吨价差成博弈焦点

3.1 出口商与进口商陷入价格分歧僵局

尽管当前巴西牛肉对华出口量持续攀升,但在这繁荣表象之下,一场激烈的价格博弈正在进行。数据显示,巴西出口商报价普遍在 5200-5500 美元 / 吨,而中国进口商基于国内终端市场的疲软态势,预期报价仅为 4800-5000 美元 / 吨,双方之间的价差高达 300-400 美元 / 吨。这一显著的价格差距,导致交易难以达成,双方陷入僵持局面。

部分出口商表示,“若接受中方报价,利润率将从 8% 压缩至 3%,接近盈亏线。” 如此大幅度的利润削减,使得出口商难以接受。为打破这一困境,他们开始尝试分散市场,将目光投向中东、东南亚等地区,试图将 15%-20% 的订单转移过去。然而,这些地区的需求体量相对有限,短期内难以消化巴西庞大的牛肉产能,这也使得巴西出口商在价格谈判中陷入两难境地。

3.2 巴西出口商降低对华依赖度,贸易集中度或下降

为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带来的风险,巴西肉类出口工业协会(ABIEC)正在积极引导企业拓展新的市场。伊朗、土耳其等国家成为其重点目标,协会的目标是将对华出口占比从目前的 53% 降至 45% 以内。这一举措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巴西出口商的短期价格压力,但也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随着巴西出口商逐渐降低对华依赖度,中国进口商也开始寻找其他替代方案。阿根廷、乌拉圭等国成为其潜在合作伙伴。数据显示,7 月乌拉圭对华出口量已环比增长 12%,成功填补了巴西部分高端牛肉的空缺。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中巴之间的牛肉贸易,也加剧了全球牛肉贸易的 “多极博弈”,使得未来的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

四、未来展望:短期供需两旺,中长期考验议价能力

4.1 短期:供应宽松利好终端消费

展望 2025 年第三季度,巴西牛肉对华出口的强劲势头预计将持续。基于当前的出口节奏和市场供需状况,预计这一季度巴西对华牛肉出口量将达到 35-40 万吨,延续 “量增价稳” 的良好态势。这一供应水平,将为国内进口商提供充足的采购空间。

对于进口商而言,当前是补充库存的良好时机。牛腩、牛腱等部位,因其在餐饮市场的高需求,一直是采购的热门品类。据市场分析,与 2024 年同期相比,这些热门品类的采购成本降低了 15%,这无疑为进口商带来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例如,在一些大型餐饮连锁企业的采购清单中,巴西牛腩的采购量同比增长了 20%,用于制作招牌牛腩煲等菜品,既保证了菜品的品质,又降低了食材成本。

在终端市场,巴西牛肉的充足供应对稳定国内鲜肉价格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中秋、国庆等传统消费旺季的临近,市场对牛肉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不过,由于巴西牛肉的大量涌入,预计 9-10 月牛肉 CPI 涨幅可控制在 3% 以内。这不仅有助于稳定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也为餐饮行业的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持。在零售市场,巴西牛肉的价格优势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一些超市的巴西牛肉销量同比增长了 30%,成为拉动肉类销售的重要力量。

4.2 中长期:价格分歧或引发供应链调整

然而,从中长期来看,巴西牛肉出口商与中国进口商之间的价格分歧,可能会对双方的贸易关系产生深远影响。若这一价差问题持续到 2026 年,预计将出现两种可能的走向。

第一种走向是巴西方面做出一定让步。为平衡双方利益,巴西可能会采取分级定价策略。对于加工用肉,如碎肉、内脏等,维持相对较低的价格,以满足中国餐饮加工企业对低成本原料的需求;而对于高端部位,如牛排等,则进行适度涨价,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这种差异化定价策略,既能保证巴西牛肉在价格敏感型市场的竞争力,又能满足中国高端消费市场对品质的追求。例如,巴西一些大型肉类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推出不同等级的牛排产品,针对中国一线城市的高端餐厅,提供经过干式熟成的顶级牛排,价格较普通牛排高出 50%,但依然受到市场的欢迎。

第二种走向是中国加速开拓其他牛肉供应市场,减少对巴西的依赖。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草饲牛肉,因其品质优良、口感独特,正逐渐成为中国市场的热门选择。同时,中国也在加大对国内肉牛养殖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等方式,提高国内肉牛的产量和质量。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的草饲牛肉量同比增长了 18%,预计未来这一增长趋势还将持续。

目前,双方正通过行业协会积极沟通,寻求建立 “价格联动机制”。这一机制将根据国际海运费、雷亚尔汇率等因素的波动,动态调整巴西牛肉的报价,避免单边涨价或压价,确保双方在贸易中的利益平衡。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有望为全球牛肉贸易提供新的范例,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在 “量” 与 “价” 的平衡中寻求共赢巴西牛肉对华出口的 “历史高位”,既是美国关税倒逼的被动选择,更是中巴肉类贸易互补性的主动释放。短期来看,充足的供应为中国市场带来稳定的蛋白来源;但中长期,价格分歧与供应链安全问题,考验着双方在利益分配上的智慧。对于中国进口商,需把握当前采购黄金期,同时布局多元化供应渠道;对于巴西出口商,应避免过度消耗中国市场的价格容忍度,以产品分级、技术标准互认等方式,构建更可持续的贸易关系 —— 毕竟,在全球肉类贸易的格局中,“共赢” 永远比 “零和” 更具发展潜力。(数据支持:巴西联邦外贸秘书处、Agrifatto、Cepea)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2 17:52 , Processed in 0.220064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