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7|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国产牛肉量增价涨背后:供需博弈、进口变局与全球环境规则的双重考验(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矛盾现状:产量创纪录与价格逆势上涨的市场悖论

(一)产量攀高与价格背离的异常行情

2025 年上半年,中国肉牛产业呈现出显著成果:牛肉产量达 342 万吨,同比增长 4.5%,创下近五年同期最高水平,有力推动全国肉类总产量增长至 4843 万吨 ,同比增幅为 2.8%。按照市场规律,这通常应是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甚至下行的信号,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在猪肉价格因产能过剩持续低迷、禽肉价格也在激烈竞争中难以提升的市场环境下,牛肉价格却逆势上扬。全国牛肉均价从年初的每公斤 60 元涨至 6 月底的 65.2 元,涨幅达 8.7%;里脊、雪花肉等高端部位价格上涨更为明显,部分地区涨幅超过 15%,每公斤售价轻松突破百元,这一现象不仅使消费者感到消费压力增大,也让行业从业者对 “量增价涨” 的市场表现感到困惑。这种打破传统供需理论的奇特市场景象,成为经济领域的重点研究话题。

(二)供需基本面的深层失衡

巴西市场机构 Datagro 经深入数据分析指出,若将进口量纳入统计范畴,2025 年上半年中国牛肉总供应量与 2024 年同期基本持平,并未因国产产量创新高而大幅增长。在需求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膳食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牛肉因其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优势,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人均消费量正以每年 5%-7% 的速度稳定增长。2025 年上半年,终端牛肉消费量同比提升 12%,远超产量增速,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简而言之,尽管国内牛肉产量有所增加,但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增长更快,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这是导致牛肉价格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即供需之间的深层次失衡是 “量价齐升” 市场悖论的根源。

二、三大驱动因素解析:从成本到结构的全面重构

(一)养殖成本高企推升价格底部

肉牛养殖具有成本高、周期长的特点,其中饲料成本占比较大。玉米、豆粕作为肉牛育肥的关键能量与蛋白来源,价格长期处于高位。2025 年上半年,受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国内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玉米均价维持在每吨 2800 元左右,同比上涨 8%;豆粕价格飙升至每吨 4200 元,涨幅达 12% ,育肥牛的单头饲料成本较去年同期增加 1500 元,总养殖成本突破 1.2 万元。除饲料成本外,人工成本也逐年上升,专业养殖人员月薪已从 5 年前的 4000 元涨至如今的 6000 元以上;防疫费用因新型疫病的出现与防控标准提高而增加,每头牛每年防疫支出增加 200 - 300 元;环保政策趋严,养殖场需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污水处理、粪便处理设施,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在多重成本压力下,散养户每出栏一头牛亏损高达 1500 - 2000 元,亏损面从 2024 年的 30% 扩大至 40%,导致大量散养户退出市场,规模化养殖占比从 2020 年的 50% 提升至 65%。规模化养殖虽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在采购、销售环节的话语权增强,为维持利润水平,市场价格相应提高。

(二)产能周期错配导致阶段性供给缺口

肉牛养殖具有独特且漫长的产能周期,能繁母牛存栏量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未来牛犊供应与牛肉产量。然而,当前能繁母牛存栏量已连续 5 年下降,2025 年上半年降至 680 万头,同比减少 3.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养殖效益下滑使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降低,一头能繁母牛从怀孕到产犊需约 280 天,后续育肥还需 1 - 2 年,漫长的回报周期与高昂成本使许多养殖户望而却步;土地资源紧张,规模化养殖用地审批难度大,限制了母牛养殖规模的扩大。牛犊供应紧张导致育肥周期延长,原本 18 个月的育肥期如今普遍延长至 20 - 22 个月。此外,2024 年冬季北方多地爆发牛呼吸道疾病,约 10% 的肉牛提前出栏,打乱了正常出栏节奏,进入 2025 年二季度,适重肉牛存栏量同比减少 8% ,市场供应出现明显缺口,推动价格上涨。

(三)进口政策博弈下的市场预期重构

长期以来,进口牛肉凭借价格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24 年,中国牛肉进口量飙升至 260 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 30% 以上,成为影响市场价格的关键因素。大量低价进口牛肉的涌入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压低了国产牛肉价格,给国内养殖户带来较大压力。为维护国内肉牛产业的稳定发展,2024 年底,商务部启动进口牛肉保障措施调查,这一举措引发贸易商观望,2025 年上半年牛肉进口量同比下降 9.5%。Datagro 分析认为,若调查结果最终实施关税或配额限制,进口牛肉成本可能增加 10% - 15%。对于贸易商而言,这意味着采购成本上升与潜在风险增加,使其下单更为谨慎;而国内市场预期进口量将持续减少,国产牛肉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价格上涨预期增强,在市场预期的自我强化作用下,牛肉价格开启新一轮上涨行情 。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1 15:29 , Processed in 0.35827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