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5|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美国50%牛肉关税落地,为何JBS等巨头“免疫”?三大逻辑揭秘行业分化(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前天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关税风暴来袭:巴西牛肉出口境遇分化

(一)50% 关税加征,市场预期两极分化

2025 年 8 月 7 日,美国正式对进口牛肉加征 50% 关税,此消息于全球肉类市场引发剧烈震荡。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牛肉消费市场,其牛肉市场动态向来备受全球瞩目,任何举措均能对国际牛肉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此次关税大幅提升,无疑给依赖美国市场的牛肉出口国带来巨大冲击。

巴西,作为美国第三大牛肉供应国,2024 年占据美国进口牛肉总量的 15%,理论上应在这场贸易风暴中首当其冲。然而,市场反应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势。JBS、Marfrig、Minerva 三大肉类巨头,在政策公布后的一周内,股价不跌反升,逆势上涨 2%-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巴西肉类企业的股价大幅下跌,跌幅达 10%。这种市场预期的显著分化,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二)行业洗牌加速:头部企业与中小厂商的发展分野

实际上,此次美国加征关税,本质上是对全球牛肉行业的一次 “压力测试”。对于那些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较高的企业而言,这场风暴无疑是一场严峻考验。据统计,美国市场依赖度超过 30% 的 52 家巴西中小肉类加工厂,在关税冲击下首当其冲。这些企业长期依赖美国市场,面对关税大幅提升,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订单量急剧减少,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而 JBS、Marfrig、Minerva 这三大巨头,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和多元化的布局,在风暴中稳如泰山。这三大巨头占据了巴西对美出口 70% 的份额,它们能够在这场风暴中屹立不倒,关键在于其独特的 “抗关税护城河”。那么,这些 “护城河” 究竟包含哪些要素?是多元化的市场布局,还是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亦或是其他尚未被揭示的因素?接下来,将深入剖析这些全球肉类巨头的商业逻辑,探寻它们在关税风暴中保持稳定的秘诀。


二、巨头免疫的三大核心逻辑:从市场结构到全球布局

(一)JBS:65% 营收源自美国本土,反成关税 “受益者”

作为全球最大肉类生产商,JBS 的 “美国基因” 远超外界认知。它在美国拥有 137 座养殖场、89 家加工厂,控制着美国 32% 的生猪屠宰量和 25% 的肉牛加工产能,2024 年美国本土业务营收占比高达 65%。从供应链视角来看,JBS 在美国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从养殖到加工,再到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这种深度本地化的布局,使 JBS 在面对美国加征关税时具备天然优势。

JBS 向美国出口的巴西牛肉仅占其全球营收的 1%-3%,且这部分产品多为高端雪花牛肉,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关税成本可通过品牌溢价轻松覆盖。更值得关注的是,关税导致美国本土牛肉供应紧张,JBS 的美国工厂产能利用率已提升至 92%,反而推动其北美板块利润率扩大 1.5 个百分点。可以说,JBS 不仅未受关税负面影响,反而从中受益,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美国市场的地位。

(二)Marfrig:海外产能占比超 50%,构建 “产地规避” 防火墙

作为 BRF 集团母公司,Marfrig 的 “去巴西化” 战略成效显著。乌拉圭、阿根廷的屠宰产能达 210 万吨 / 年,超过巴西本土的 180 万吨。2025 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其对美出口中仅 0.18% 源自巴西工厂,其余 99.82% 均来自南美其他低关税地区(乌拉圭对美关税仅 12%)。这种产能布局的优势在于,Marfrig 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关税政策和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和出口策略,有效规避关税风险。

当巴西牛肉被加税时,Marfrig 可立即将美国订单转移至乌拉圭工厂,运输成本仅增加 8%,远低于 50% 关税带来的成本冲击,实现 “产地切换无缝衔接”。从市场反应来看,Marfrig 在关税政策公布后,迅速调整生产计划,将部分原本计划从巴西出口的牛肉转移至乌拉圭工厂生产,确保了对美国市场的稳定供应。这一举措不仅避免了关税带来的成本增加,还进一步提升了 Marfrig 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体现了其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三)Minerva:5% 收入影响可控,南美 “供应链网络” 灵活对冲

即便 16% 销售额面向美国市场,Minerva 也通过 “地理分散 + 品类拆分” 化解风险。其美国订单中仅 30% 来自巴西工厂,剩余 70% 由阿根廷(25%)、乌拉圭(20%)、巴拉圭(25%)工厂供货。这种多元化的供货结构,使 Minerva 在面对关税冲击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Minerva 所受关税仅影响其 5% 的总收入,而通过南美多国产能协同,预计可通过价格微调(提价 3%)和规模效应(销量提升 2%)覆盖 80% 的损失,剩余 20% 可通过美国市场其他产品线(如猪肉、禽肉)的增长弥补。Minerva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与南美各国供应商的合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成本的合理控制。在面对关税挑战时,Minerva 能够迅速调整产品价格和销售策略,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扩大市场份额,降低关税对企业收入的影响。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0 19:27 , Processed in 0.336617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