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7|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进口牛肉市场行情强势反弹:港口吨价涨200元,终端走货量回暖背后的供需密码(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2025-8-9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港口与批发市场双重升温:进口牛肉行情进入上行通道

(一)港口现货交易回暖,单品价格普涨

近期,进口牛肉市场呈现出显著反弹态势,仿佛于一夜之间被注入强大动力。港口作为进口牛肉进入国内市场的关键前沿,率先感知到这股回暖趋势。主流产品价格每吨上涨约 200 元,在相对平稳的牛肉市场中,此涨幅尤为引人关注。从交易数据来看,整柜及单品成交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在众多进口牛肉品牌中,JBS 和 Marfring 这两大国际牛肉巨头的产品价格走势备受瞩目。依据肉交所成交数据,JBS 件套价格稳定在 51.2 元 / 公斤左右,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平稳,充分彰显其强大的市场稳定性与品牌影响力。Marfring 件套价格为 50 元 / 公斤,较前一日上涨 0.1 元 / 公斤,虽涨幅看似微小,但在市场的微妙变化中,这一细微涨幅或许预示着更为显著的价格波动趋势。具体到产品型号,巴西 JBS4507 件套成交价约为 51.8 元 / 公斤,4333 件套为 51.2 元 / 公斤,MF 件套成交价在 49.8 - 50 元 / 公斤左右。这些价格数据不仅体现了不同产品型号之间的价格差异,也反映出市场对不同产品的需求程度。

价格上涨不仅体现在数字层面,更直观地反映在实际市场交易中。港口拆货量增加便是一个明显信号,表明贸易商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纷纷加大补货力度。物流港中排队交费的场景生动展现了市场的火热状态。以往空旷的物流港如今车水马龙,三轮货车排起长队等待装卸货物,这一场景在过去市场低迷时期实属罕见。这种繁忙景象不仅反映出进口牛肉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也预示着整个产业链的复苏与发展。

(二)批发市场量价齐升,区域分化显著

全国牛肉批发市场紧跟港口步伐,呈现出繁荣景象。在过去约 10 天时间里,牛肉价格普遍上涨 2 元,短期内这一涨幅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许多地区的屠企面临巨大收牛压力,市场上甚至出现 “抢牛” 的激烈竞争局面。这种竞争背后,是市场对牛肉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当前牛肉供应相对紧张的局面。

从区域价格来看,不同地区牛肉价格呈现明显分化。北京、天津等地牛肉价格大多在 55 - 64 元 / 公斤之间,这些地区作为北方重要消费市场,消费能力较强,价格相对稳定,反映出当地市场供需关系的相对平衡。而上海、江苏等地价格较高,达到 66 - 110 元 / 公斤。这些地区经济发达,高端消费群体集中,对高品质牛肉需求旺盛,在高端市场带动下,牛肉价格不断攀升。例如,在上海一些高端超市和生鲜市场,A5 和牛、谷饲眼肉等高端牛肉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其价格高昂,成为市场价格上限。

在活牛收购价格方面,8 月 2 日全国范围内肥牛收购价为 12 - 15 元 / 斤(即 24 - 30 元 / 公斤),散养肥公牛价格为 14 - 15 元 / 斤(28 - 30 元 / 公斤)。8 月 3 日和 8 月 5 日价格数据显示,山东、河北等地肥牛价格在 13.5 - 14.7 元 / 斤(27 - 29.4 元 / 公斤)之间。养殖户惜售情绪增强也是当前市场重要特征。面对市场价格上涨,许多养殖户选择等待更高价格再出栏,这种惜售行为进一步加剧市场上活牛供应紧张局面,推动活牛价格站上阶段性高点。这种市场行为不仅反映养殖户对市场价格走势的判断,也对整个牛肉产业链上下游产生深远影响。

二、三大动力驱动行情反弹:供需错配与成本共振

进口牛肉市场这波反弹并非偶然,背后蕴含复杂而深刻的市场因素。从宏观全球市场格局,到微观国内养殖情况,再到政策与市场情绪双重作用,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进口牛肉价格上涨与市场行情回暖。

(一)全球供应链紧张推高进口成本

在全球牛肉市场格局中,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占据重要地位。然而,2025 年上半年,这些主产国遭遇一系列挑战。禽流感爆发致使不少养殖场遭受重创,大量家禽死亡,牛肉产量受到影响。干旱天气更是雪上加霜,牧草生长受抑制,牛群饲养成本增加,进一步压缩牛肉供应。据相关数据显示,这些主产国牛肉出口量同比下降 12%,这一数据在全球牛肉市场供需天平上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国际期货及半期货市场对这些变化反应迅速,价格持续走高。期货市场中,价格波动往往反映市场对未来供需关系的预期。面对主产国牛肉出口量下降,市场预期未来牛肉供应趋紧,进而推动期货及半期货价格不断攀升。国内进口商为锁定货源,确保国内市场稳定供应,不得不接受高价订单。这不仅增加进口商采购成本,也使得终端售价上调 2 元 / 公斤。这种成本传递从进口商至终端消费者,影响整个市场价格体系。

海运费用波动及集装箱周转效率下降,为本就紧张的市场增添更多不确定性。海运是进口牛肉主要运输方式,海运费用上涨直接增加进口成本。而集装箱周转效率下降导致货物运输时间延长,市场现货供应更加紧张。这种紧张预期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促使市场贸易商纷纷调整策略以应对变化。

(二)国产牛肉供给缺口扩大,进口替代性增强

国内肉牛养殖行业面临诸多困境,共同导致国产牛肉供给缺口扩大,增强对进口牛肉的替代性需求。饲料成本高企是重要因素,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同比上涨 8%。原料价格上涨直接增加养殖成本,压缩养殖户利润空间。在此情况下,一些养殖户减少养殖规模甚至放弃养殖,导致肉牛存栏量下降。

缺肥公牛和养殖户惜售现象加剧屠企收牛难度。市场肥公牛短缺使屠企采购时竞争激烈,往往需付出更高价格才能收购到足够数量的牛。养殖户惜售情绪增强,使其更加谨慎选择出栏时机,等待更高价格。这种行为进一步加剧市场活牛供应紧张局面,致使国产牛肉产量增速放缓至 1.2%,远低于 5% 的消费需求增速。

终端市场对进口牛腩、牛腱等性价比单品需求激增,推动此类产品求购热情提升 30%。在国内牛肉供应紧张背景下,消费者将目光转向进口牛肉。进口牛腩、牛腱等产品以相对合理价格和稳定品质,受到消费者青睐。这种市场需求变化直接推动进口牛肉市场回暖,大幅提升这些产品求购热情。

(三)政策与市场情绪双重催化

商务部对进口牛肉启动保障措施调查,这一政策举动在市场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市场预期未来进口量或受限,贸易商纷纷提前囤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短缺。在市场中,预期往往影响实际市场行为。贸易商囤货行为短期内增加市场需求,推动价格上涨。

餐饮旺季临近为市场注入新活力。中秋、国庆等节日是餐饮行业黄金时期,人们在这些节日对美食需求大幅增加。连锁餐饮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纷纷集中采购高端牛肉以提升菜品品质和吸引力。这种集中采购行为带动港口高端部位牛肉成交放量,牛小排、雪花肉等高端部位单品价格周涨幅达 5%。在高端市场带动下,整个进口牛肉市场价格呈现上涨趋势。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0 02:43 , Processed in 0.382781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