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8|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2025上半年猪肉产量大揭秘:增长背后的产业密码(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开篇:数据引关注

2025 年上半年,全国猪肉产量达 3020 万吨,这一数据与生猪产业的现状及趋势紧密相关,对市场动态、经济走向亦产生深远影响。自 2021 年以来,上半年猪肉产量突破 3000 万吨的情况仅有两次,2025 年上半年为其中之一,同比增幅 1.3%,延续了一季度 1.2% 的增长态势,实现量质齐升。该数据在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养殖户、经销商及分析师纷纷对其在未来猪肉市场中的影响展开研究。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二、产量增长:供需两端看变化

(一)供给端:产能与效率双提升

从供给端分析,猪肉产量增长得益于产能释放与效率提升的双重驱动。生猪出栏量的温和增长为产量增长提供了基础支撑。2025 年上半年,生猪出栏 36619 万头,同比增长 0.6%,结束了连续 5 个季度的同比下滑趋势,标志着行业开始复苏。

养殖效率的持续优化至关重要。以四川等地数据为例,猪肉产量增速(3.1%)显著快于出栏增速(1.0%),反映出 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等核心指标的提升,即母猪繁殖能力增强,养殖效率得以提高。

规模化养殖占比进一步提高,头部企业通过智能化管理,精准掌控猪只生长情况;实施精准营养调控,保障猪只健康生长;优化疫病防控体系,降低猪群患病风险。这些举措推动全行业料肉比下降至 2.8:1 以下,较 2021 年改善约 10%,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利润空间。

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 4043 万头(正常保有量的 103.7%),为后续产能释放提供了有力保障。能繁母猪作为生猪生产的基础,其稳定存栏确保了猪肉的稳定供应。

(二)需求端:韧性与升级共作用

需求端呈现 “总量稳定、结构分化” 的特征。尽管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收窄,但猪肉作为基础消费品,刚性需求依然稳固。

预制菜、调理品等深加工产品需求增长显著,推动猪肉消费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预制菜因便捷性受到消费者青睐。餐饮渠道对 300 - 400 公斤大体重猪的需求占比提升至 18%,较 2023 年增加 5 个百分点,这种结构性变化在不显著增加出栏量的前提下提升了猪肉产出效率,体现了消费升级对猪肉产业的影响。

三、存栏出栏:周期波动中的复苏

(一)生猪出栏:弱复苏的态势

2025 年上半年生猪出栏数据表明行业进入弱复苏周期。产能去化接近尾声,2024 年 3 月至 2025 年 2 月,能繁母猪经历 12 个月的产能调减,累计减少约 120 万头,但降幅逐月收窄,避免了产能的大幅下滑。

当前能繁母猪存栏 4043 万头,较 2024 年 11 月的高点减少 37 万头,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的上限,预示未来 6 - 8 个月生猪出栏量将保持温和增长。

养殖主体行为趋于理性化。在行业 “反内卷” 趋势下,头部企业率先调整,能繁母猪存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出栏体重控制在 120 公斤以下,同时减少向二次育肥户的仔猪供应,有效缓解了市场供应压力。6 月份全国 5 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环比下降 0.8%,预示 7 - 8 月出栏量将减少约 300 万头,对猪价形成短期支撑。

(二)生猪存栏:动态平衡的格局

2025 年二季度末生猪存栏 42447 万头,同比增长 2.2%,呈现 “同比增、环比稳” 的特征,反映出行业在周期底部的观望心态。存栏结构正在深度调整,能繁母猪占比 9.5%,较 2024 年同期下降 0.8 个百分点,而三元杂育肥猪占比上升至 65%,显示养殖主体更倾向于灵活调整产能。

区域层面的结构变化明显。河南、山东等主产区通过淘汰低产母猪,将能繁母猪 PSY 提升至 26 头以上;西南地区则通过增加商品猪存栏满足本地消费需求。

季节性波动与市场预期相互叠加影响存栏量。一季度末存栏环比下降 2.4%,主要受春节前集中出栏和疫病防控影响;二季度环比回升 1.7%,是养殖户对下半年消费旺季的预期反应。

二次育肥存栏占比从一季度的 12% 降至 8%,反映出市场对后市价格上涨空间的谨慎态度,避免了因过度压栏导致的价格踩踏事件。

区域产能进行差异化配置。东北地区存栏量同比下降 3.5%,但通过提升屠宰加工能力,本地猪肉自给率提高至 110%;华南地区存栏量同比增长 4.2%,依托消费市场优势形成 “销区补栏、产区出栏” 的新分工模式。这种区域产能再平衡降低了跨区域调运成本,增强了市场供应的抗风险能力。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26 20:43 , Processed in 0.384199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