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牧原股份:科技养猪,重塑行业新格局(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从 22 头猪起步,到全球出栏王

在河南南阳,存在一家企业,其发展历程宛如一部极具传奇色彩的创业篇章。1992 年,秦英林毅然放弃令人称羡的 “铁饭碗”,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坚定信念,仅带着 22 头仔猪踏上创业征程。彼时,无人能预料,这个看似平凡的开端,日后竟孕育出全球生猪养殖行业的领军企业 —— 牧原股份。

三十余载时光,于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然而对于牧原股份而言,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凭借不懈努力与创新精神,牧原股份构建起完整且高效的生猪产业链。从最初悉心照料 22 头仔猪,到如今拥有年出栏量超 7000 万头的庞大规模,牧原股份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实现了从籍籍无名到行业翘楚的华丽蜕变。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79.47 亿元,归母净利润达 178.81 亿元,如此卓越成绩,令整个行业瞩目。

牧原股份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无数日夜坚守、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以及持续创新共同铸就的成果。在发展进程中,始终秉持专注态度,心无旁骛致力于生猪养殖。在秦英林看来,企业发展核心在于持续创新与专注主业,这不仅关乎企业自身成长,更承载着服务 “三农”、保障民生的社会责任。正是这份使命感,使得牧原股份在追求商业成功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想必众多人士对牧原股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惊人跨越的原因充满好奇。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牧原股份成功背后的科技奥秘,揭开其神秘面纱。

自主育种,打破 “洋猪” 枷锁

传统育种之困

在过往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生猪育种面临困境,仿佛被 “卡” 住脖子。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我国餐桌上猪肉的源头 —— 种猪,长期依赖进口。从国外引进的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等品种在我国生猪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超 90%。这犹如在芯片领域依赖进口,生猪育种的 “命门” 被他国掌控,一旦供应受限,整个生猪产业将遭受巨大冲击。

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生猪育种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传统育种体系呈金字塔型,从曾祖代猪开始,历经祖代猪、父母代猪,最终繁育出三元商品猪,这一过程漫长且复杂,需耗时整整两年。在此期间,不仅要投入大量时间、人力与物力,且每个环节都存在风险,如疫病传播风险,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育种计划便可能功亏一篑。同时,该育种体系成本高昂,祖代猪的引进与培育需耗费大量资金,对企业而言是沉重负担。

不仅如此,长期依赖进口种猪导致我国生猪产业陷入 “引种 — 退化 — 引种” 的恶性循环。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育种技术,引进的种猪繁育几代后便会出现性能退化问题,为维持生产,企业不得不再次从国外引种,如此循环往复,不仅增加成本,还严重制约我国生猪产业发展。

轮回二元,破局之路

面对困境,牧原股份并未随波逐流,自 1998 年便踏上自主育种探索之路。这一走便是二十余载,在漫长岁月里,凭借坚定信念与不懈努力,不断尝试与创新,最终成功构建颠覆传统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

牧原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犹如一把利刃,斩断传统育种体系的枷锁。它打破常规,省去昂贵的祖代猪,直接从核心群选留公猪应用至父母代母猪,进行多品系轮回杂交生产。这种创新育种方式使得后代可直接留种,不仅减少中间两个世代,大幅缩短育种周期,还降低育种成本与疫病传播风险。恰似在长跑比赛中,他人按部就班跑完全程,牧原却找到捷径,迅速领先。

非洲猪瘟爆发期间,市场对种猪需求急剧增加,许多企业因传统育种体系限制,无法及时提供足够种猪。牧原股份凭借强大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全行业提供大量优质种猪,有力保障了猪肉的稳产保供。这一体系不仅助力牧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也为我国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得益于这套轮回二元育种体系,牧原股份的生猪出栏量实现爆发式增长。2014 年,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仅为 185.9 万头,到 2024 年,这一数字跃升至约 7100 万头。短短十年间,增长近 38 倍,这样的增速在整个生猪养殖行业极为罕见。如今,牧原的育种体系已向全国推广,为我国生猪产业的自主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未来蓝图,基因精准把控

在自主育种道路上,牧原股份并未满足于现有成绩,而是将目光投向更长远未来。目前,牧原股份正投入 60 亿元全力建设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该平台承载着牧原的宏伟愿景,也寄托着我国生猪育种实现完全自主可控的希望。

此平台旨在突破传统遗传学育种局限,运用前沿技术精准定位生猪多种生长指标的基因。通过提高选择基因及基因表达的准确度,解决当下育种面临的基因表达准确度低的问题,从而培育出更优质、健康的种猪。这如同为种猪进行全面 “基因体检”,筛选出最优秀基因,让每头种猪都拥有 “完美基因”。

同时,牧原股份紧跟时代步伐,将 AI 技术巧妙应用于育种工作。通过 AI 技术对海量育种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够更精准地进行生产性能测定。例如,选育携带料肉比更优基因的猪群,这类猪食用同样多饲料,却能生长得更快、更壮,不仅可节约饲料、降低养殖成本,还能提高养殖效率。AI 技术宛如一位超级 “育种专家”,为牧原的育种工作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的建成与 AI 技术的深入应用,牧原股份将在生猪育种领域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我国的生猪育种也将彻底摆脱对国外的依赖,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的 “肉盘子” 稳定供应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降本增效,破解 “豆粕焦虑”

成本痛点,豆粕依赖

在生猪养殖成本构成中,饲料成本占比最大,约为总成本的 60%。而在饲料成本里,豆粕占据相当大比重,约为 13%。豆粕作为生猪饲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原材料是大豆。我国大豆进口量一直处于高位,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进口大豆 1.05 亿吨,同比增长 6.5%。这意味着我国生猪养殖的饲料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大豆市场影响。一旦国际市场大豆价格波动或供应出现问题,国内生猪养殖企业成本将随之大幅波动,这对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是巨大隐患。

合成生物,氨基酸替代

面对 “豆粕依赖” 带来的成本压力,牧原股份积极探索创新,联合西湖大学、元素驱动(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产业化平台牧元安粮。该平台旨在运用合成生物技术,通过发酵生产氨基酸,替代饲料中的豆粕。

目前,牧元安粮一期年产 3 万吨氨基酸项目已进入稳定生产阶段,产能利用率达 80%。氨基酸犹如大豆的 “调节器”,当豆粕价格高于 3800 元 / 吨时,在饲料中添加部分氨基酸代替豆粕,能够平衡饲料成本。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降低养殖成本,还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为生猪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道路。

行业引领,节粮保安全

在氨基酸合成技术领域,牧原股份走在行业前列。2024 年,公司饲料中豆粕使用量占比仅为 7.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规划,力争到 2030 年,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降至 10% 左右。牧原股份已提前实现这一目标,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据测算,若将牧原股份的氨基酸合成技术在全国生猪养殖行业推广,每年大约可节约大豆进口量 4000 万吨。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不仅如此,牧原股份还在 2021 年将其研发的低豆日粮配方向全行业公开,展现出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担当。通过这种方式,牧原股份带动整个行业在节粮降耗方面发展,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26 09:19 , Processed in 0.119078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