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规模养鸡场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前天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信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规模化养鸡场是现代养殖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防疫措施对于确保禽肉和禽蛋产品安全、保护公共健康以及推动养鸡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深入讨论了规模化养鸡场在防疫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饲养管理、增强疫病防控意识、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等一系列解决对策,以全面增强规模化养鸡场的防疫能力。

随着养殖业的现代转型,规模化养鸡场已经成为养鸡行业的主导力量。这种集中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在提升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防疫难题。疾病防控不仅直接影响养鸡者的经济收益,还关乎养鸡场的持久运营和公共健康安全。尽管如此,目前不少养鸡场在防疫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饲养管理不规范、疫情防控意识淡薄、缺乏及时有效的免疫接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还可能引起疫情迅速扩散,对养鸡产业造成重大损害。因此,笔者深入分析规模化养鸡场防疫工作中遭遇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养鸡场的卫生防疫标准,降低疫病风险,确保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qw3.jpg

一、规模化养鸡场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1.饲养管理不规范


在规模化养鸡场的防疫实践中,饲养管理的不规范化问题显得尤为显著,具体反映在鸡舍建设不达标、消毒流程执行松懈及生物安全防护缺失等方面。鸡舍作为鸡只生存的直接环境,其建设品质对鸡只的健康状况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部分养鸡场在鸡舍建设上显得粗陋,缺乏完善的通风、保温及降温系统,从而为疾病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消毒流程的执行不力也是饲养管理非标准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尽管多数养鸡场均设有消毒制度,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却流于表面,诸如消毒次数不够、消毒剂选用不当、消毒覆盖面不全等问题时有发生,致使病原体在鸡舍内肆意增殖。同时,生物安全防护的空白也是饲养管理不规范的一个重大风险点。部分养鸡场缺少必要的生物安全屏障,比如对进出人员及车辆的消毒管理不严,对野鸟、鼠类等疫病传播媒介的控制不力,使鸡只长期面临疫病的侵扰。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规模化养鸡场防疫工作面临的严峻考验,亟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

2.疫情防控意识淡薄

疫情防控意识薄弱是限制规模养鸡场防疫成效的关键因素[1]。部分养鸡场的管理人员与员工对疫病防控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充分,对于疫病的传播方式、预防手段、临床表现及潜在影响认识有限,甚至存在错误理解。这种知识匮乏导致他们在面对疫病时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应对技能,常常忽略日常的预防工作?。同时,部分养鸡场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轻视防疫工作的关键性,致使防疫措施仅停留在表面?。即便制定了完备的防疫制度,也因执行力度不够而形同虚设,例如人员进出管控不严格、消毒作业不彻底等?。此外,防疫设施的投入不足,隔离区域、消毒设备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有效阻隔疫病的传播路径?。

3.缺乏及时有效的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不足是制约鸡群健康与鸡场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
尽管免疫接种对于保障鸡群健康和提升生产效益至关重要,但部分规模养鸡场却未能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常常推迟疫苗接种时间,这导致保护性抗体产生滞后,延长了鸡群面临疾病威胁的时长。同时,在疫苗选用上,部分养鸡场显得较为盲目,未充分考虑疫苗效果与病原体之间的匹配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免疫效果?。此外,免疫接种操作的不规范也构成了一大挑战。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存在差异,操作失误频现,诸如注射剂量失准、接种部位选择不当等问题,均直接影响了免疫接种的成功率?。而免疫接种后的监测环节也常被忽略,缺乏系统的免疫效果评估和疫情监测体系,导致问题难以及时察觉并纠正,为疫病的隐匿和传播提供了条件。

二、解决对策

1.优化饲养管理


优化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养鸡场防疫工作的重点。首先,强化鸡舍建设是根本。必须完善鸡舍的基础设施,确保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及防暑功能,为鸡群营造一个舒适且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定期对鸡舍进行检修与维护,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风险,以降低疫情发生的可能性。其次,严格执行消毒流程至关重要。需制定科学且合理的消毒方案,明确消毒的频率、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及正确的使用方法,确保消毒工作全面且到位。并加强对消毒执行情况的监督与核查,以保障消毒制度得以切实履行。最后,落实生物安全举措是重要保障。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隔离体系,对进出人员及车辆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同时,加强对野鸟、鼠类等疫病易感动物的监控与防治,定期进行巡查与捕杀,确保鸡群远离疫病威胁[2]。通过这些举措的推行,能够显著提升规模化养鸡场的防疫能力,确保鸡群的健康状态与生产性能。

2.增强疫病防控意识

针对规模化养鸡场在防疫工作中存在的疫情防控意识不足问题,需要采取多角度的措施,进行全面改进。首先,应强化疫病防控的教育培训,例如邀请专家或经验丰富的养殖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讲解和操作示范,纠正错误的认识,确保管理人员和员工能够全面理解疫病防控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预防、识别和初步处理疫病的能力。其次,应提升对防疫工作的重视,将疫情防控纳入养鸡场的日常管理体系中,构建长期的疫情防控机制,视防疫投入为确保生产效益的必要成本。再者,应严格执行防疫制度,建立和完善防疫管理规范,明确职责分配,加强监管和检查,确保消毒、免疫、病死鸡处理等防疫措施得到彻底执行,不留任何遗漏。同时,应增加对防疫设施的投入,改善防疫基础设施,比如建造规范的隔离区、配置高效的消毒设施、更新无害化处理设备等,提高养鸡场的生物安全等级。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显著增强养鸡场的疫情防控能力,减少疫病发生的风险,确保鸡群的健康,进一步推动养鸡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3.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

为解决规模化养鸡场在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免疫接种不及时和效果不佳的问题,需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进行改善。首先,要保障免疫接种的准时性,制定严格的接种时间表并确保其得到遵守,防止管理失误造成接种的推迟[3]。其次,要改进免疫接种流程,依据鸡群的具体健康状况、年龄特点和疫病流行趋势,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接种计划,增强接种的精准度和效果。在选择疫苗时,应深入分析病原体的特性,挑选与当前疫病状况相适应的高效疫苗,以确保免疫的有效性。同时,对接种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规范接种流程,降低操作失误造成的接种无效。最后,建立和完善免疫接种后的监测体系,定期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疫情问题,实现闭环式管理[4]。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施行,可以显著提高规模化养鸡场的防疫能力,确保鸡群的健康,减少经济损失。

三、结    语

防疫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管理体系与意识形态的全面考验。面对饲养管理不规范、疫情防控意识淡薄、缺乏及时有效的免疫接种等难题,通过优化饲养管理、增强疫病防控意识、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等策略,逐步构建起坚固的免疫防线。未来,持续的学习与创新将是规模化养鸡场的核心动力,加强行业内外的交流合作,共享防疫经验,共同提升防疫水平,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马东平. 探讨鸡场防疫消毒的科学方法[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8):200-201.
[2] 李仁旺. 规模化养鸡场防疫要点及防治策略探讨[J]. 中国畜禽种业,2022,18(2):186-187.
[3] 朱希锋. 集约化养鸡场兽医防疫工作的合理化建议[J]. 畜牧业环境,2022(14):29-30.
[4] 陈杰. 规模化鸡场养殖疾病防疫的重点探析[J].  兽医导刊,2021(8):121.

来源: 中国禽业导刊,作者单位:浦北县泉水镇农业服务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26 05:16 , Processed in 0.122317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