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9|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玉米进口暴跌92.8%!饲料却三连涨:中国农业正经历关键博弈?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25年7月18日,海关总署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惊讶:今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及玉米粉79万吨,同比降幅高达92.8%,其中6月单月进口量仅16万吨,同比减少82.7%。

这一数据不仅创下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更折射出我国农业战略的深刻调整。与此同时,6月底以来猪饲料价格却迎来连续三轮上涨,那么我国为何一边收缩进口量,一边却是饲料涨价呢?这场看似矛盾的产业变局背后,实则是中国从“粮食进口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型的关键博弈。

进口锐减背后的战略逻辑

首先,我国玉米的产量和单产都有所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玉米产量达5898.3亿斤,较上年增加了121.5亿斤,增长率为2.1%。而且,2024年玉米单产较2020年提升12%,主产区东北三省玉米价格稳定在2.28元/公斤,较2023年同期下降3.5%。这种“以国内稳产对冲进口波动”的策略,正是应对国际粮价波动的核心手段。

当然,2025年玉米进口缩减,跟美国年初以来的贸易政策剧烈波动有密切关联。2025年4月,美国政府将对华商品关税提高至125%,中国随即对等反制。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的贸易,好在我国通过收缩进口规模、分散采购来源(如增加巴西、阿根廷进口占比),有效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自美玉米进口量同比下降95%,而从南美进口占比提升至82%。

尽管当前国际贸易形势逐渐回归正常,但西方贸易政策的多变性令人不得不防。回顾历史不难发现,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我国猪饲料价格就一路从3.66元/公斤飙升至4.10元/公斤,创下历史最高点!

正是从2022年以后,国家开始大力推动“玉米豆粕减量替代”,逐步收缩饲料粮进口量。我国饲料企业、龙头猪企也纷纷响应号召,全力研究减量替代和精准营养,不仅降低了养猪的生产成本,更为全国粮价稳定作出卓越贡献。

并且,当前饲料价格有所上涨,除了玉米、小麦进口缩减的因素以外,还与消耗提升、技术转型等因素有着密切关联。

饲料涨价的多重因素

首先,2025年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其中,猪肉、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1.3%、4.5%、7.4%;全国生猪出栏量为36619万头,同比增长0.6%;二季度末生猪存栏量42447万头,同比上升2.2%。

不难看出,全国肉蛋奶产能持续增长,对于饲料的消耗也自然水涨船高。据了解,2024年新季玉米上市后,深加工企业加工量达4600万吨,创近六年新高,叠加饲料企业玉米添加比例提升至40%-50%,导致阶段性供应紧张。

12.png


此外,农业农村部推行的“玉米豆粕减量替代”虽成效显著,2024年1-10月全国饲料企业玉米用量下降5.5%、豆粕用量减少8%;但新技术推广存在滞后效应,部分中小饲料企业仍依赖传统配方,并且饲料企业也会根据粮食价格而调整饲料配方。因此,我国每月饲料生产中玉米豆粕含量并非持续下降,而是存在忽高忽低的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农业农村部完成132种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参数评价,构建起精准配方数据库。这种技术革新直接推动行业豆粕用量占比显著降低,并使得养猪业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以某猪企为例,其智能饲喂系统结合低蛋白日粮配方,使育肥料肉比降至2.8,每头猪饲料成本降低50元,年节省超30亿元。这也使得他们在2025年上半年猪周期下,获得可观利润。

猪价下行,为何持续盈利?

2025年以来猪价持续下行,但为何养猪却能保持盈利呢?这正是因为养殖成本的下降,让养猪业在面对猪周期时,有了更强大的抵御能力。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第三周全国生猪均价14.99元/公斤,同比下跌20.7%,但养殖端仍实现连续14个月盈利。这一矛盾现象的背后,是饲料成本下降对猪价下跌的有效对冲——7月第三周全国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同比下跌4.2%,仍处于近五年低位。这种“短期波动与长期下行”的辩证关系,正是产业升级的典型特征。

更振奋人心的是,2025年4月,《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明确到2030年,将全国养殖业消耗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0%左右。这一目标设定,为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注入强大动力,更彰显了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

所以说,我国玉米等粮食进口量的大幅缩减,正是我国大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体现,正如行业专家所言:“当中国的玉米进口量重回配额管理体系,当饲料粮自给率突破90%,我们将真正掌握全球农业定价权的钥匙。”

总的来说,虽然短期来看饲料价格仍在震荡起伏,但长期来看是中国在大农业领域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领”的关键跨越,正所谓“猪粮安天下”,目前我们就处于“安”的重要过程。在这场关乎14亿人饭碗的博弈中,中国农业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来源:猪好多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23 22:44 , Processed in 0.117788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