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6月猪市“冰火两重天”:正虹科技收入暴涨282%,5大猪企收入骤降!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11家上市猪企陆续发布2025年6月份生猪销售简报,其中5家猪企实现销量的环比增长,5家猪企销售收入下降,在利润方面更是集体承压,不过各企业采取的经营策略不同,在猪周期底部也展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猪企赛跑,差距拉大

首先从出栏量来看,11家猪企呈现出鲜明的分化格局,仿佛一场实力不均的角逐赛。其中,5家猪企实现销量环比增长,牧原股份继续领跑,6月销售商品猪701.9万头,环比增长9.57%,这一数字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创下自身近半年来的单月销量新高。牧原在公告中解释,销量增长得益于生产经营规划的精准落地与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通过优化养殖流程、提高母猪繁殖率等措施,实现了产能的稳步释放。

金新农的增长势头也同样亮眼,6月生猪销量11.22万头,环比增长38.35%,在增长幅度上位居前列。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公司前期调整养殖结构、加大仔猪出栏量的策略密切相关,当月仔猪销量达5.78万头,占总销量的51.5%,成为拉动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天邦食品、正虹科技、巨星农牧也分别实现1.08%、217.03%、28.02%的环比增长,正虹科技的激增则主要源于上月基数较低,同时公司在6月加大了商品猪的出栏力度。

12.png

与之相对,6家猪企出现销量环比下滑。温氏股份作为行业巨头,6月销售生猪300.73万头(其中毛猪和鲜品270.39万头,仔猪30.34万头),环比下降4.69%。据分析,这与公司调整出栏节奏有关,为应对后期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适当减少了当期商品猪的出栏量。新希望6月销售生猪133.00万头,环比微降0.29%,基本与上月持平。傲农生物、大北农、东瑞股份、神农集团的环比降幅分别为8.84%、8.45%、18.21%、5.93%,东瑞股份的较大降幅主要受区域市场供应调整影响,其在华南地区的出栏计划进行了阶段性缩减。

可见,各猪企的出栏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开,而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除了公司策略以外,在猪周期下的经营能力、降本能力等也至关重要,毕竟只有在寒冬到来之际,才能看出来谁有深厚内功。

猪企销售收入大幅下降

2025年6月,也许正是今年的周期底部,从销售价格来看,各猪企的销售均价就普遍下行。例如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14.08元/公斤,同比下降20.59%;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14.39元/公斤,同比下降20.50%,价格的持续走低使其在区域市场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14.18元/公斤,同比下降21.53%;天邦食品销售均价15.88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为14.36元/公斤),环比下降2.52%,虽整体价格高于部分同行,但下降趋势仍未扭转。

傲农生物、神农集团等虽未明确公布销售均价的同比环比变动,但结合市场整体行情来看,价格下行的压力同样存在。据行业监测数据,6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较5月下降约2%,市场供应充足与消费淡季的双重作用,共同拉低了整体价格水平。

13.png

销售价格的普遍下滑,直接带来了销售收入下降的巨大压力。

温氏股份收入49.20亿元,环比下降7.57%,同比下降5.40%,销量与价格的双重下滑共同导致了收入的缩水。新希望收入18.71亿元,环比下降5.12%,同比下降19.14%,在销量微降、价格明显下滑的双重压力下,收入表现不佳在意料之中。天邦食品销售收入67,511.43万元,环比下降4.01%,同样受到价格下行的直接影响。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正虹科技,凭借销量的大幅增长,其销售收入达4,135.44万元,环比增长282.91%,同比增长118.98%,成为当月收入增长的“黑马”。还有牧原股份实现商品猪销售收入127.99亿元,同比增长27.65%,成为为数不多实现收入同比增长的企业。

金新农、巨星农牧等收入虽有波动,但整体保持相对稳定,金新农销售收入12,239.55万元,环比增长9.61%,主要得益于销量的大幅增加部分抵消了价格下降的影响。

通过企业各自的销售报告来看,面对盈利承压的挑战,各猪企也在积极寻求破局之道。例如牧原股份通过提升效率来摊薄成本,在价格下行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金新农、正虹科技等中小型猪企则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仔猪、种猪的销售比例,以差异化竞争应对市场变化;温氏股份、新希望等头部企业则着眼于长期发展,在稳定出栏的同时,加大对养殖技术的研发投入,为未来的市场竞争积蓄力量。

总的来说,猪企6月的销售数据为行业敲响了警钟,盈利承压的背后是市场对猪企综合实力的考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随着消费旺季的临近与市场供应的调整,行业或许会迎来新的转机,但猪企唯有不断优化养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实现从“承压”到“突围”的转变。

来源:猪好多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9 19:16 , Processed in 0.093968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