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5|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下半年养猪人该如何“乘风破浪”?(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前天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许昌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猪价反弹:背后推手与市场展望

猪价反弹,背后推手是谁?

近期,生猪市场呈现出显著变化。自 6 月初起,生猪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同步上扬,主力合约较前期低点反弹幅度超过 5%。这一态势在生猪行业引发广泛关注,引发业界对推动猪价上涨因素的深入探究。

供应端:多方因素共筑价格基石

在供应端,养殖户行为与市场心态对猪价产生关键影响。养殖户依据市场动态与未来行情预判,调整养殖与销售策略。当市场预期 8 - 9 月为需求旺季时,养殖户倾向于低价惜售,期望在价格高峰时出栏,以获取更高利润。这种行为导致市场生猪供应量减少,形成供不应求局面,为猪价上涨奠定基础。

大猪供应偏紧同样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肥标价差偏高促使养殖户进行二次育肥,进一步减少市场生猪供应,凸显大猪稀缺性。市场对不同规格生猪的需求差异,引导养殖户调整养殖策略,以追求更高经济效益。

冻品市场动态在猪价波动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冻品入库量增加时,部分生猪被储存,减少即时市场供应,同时为未来供应提供缓冲。在市场供应偏紧时,冻品出库可缓解供应压力;供应过剩时,增加冻品入库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支撑猪价上涨。

市场情绪与政策助力:不可忽视的力量

市场信心的重塑:去库与价格支撑

市场自我调节机制中,出栏节奏调整发挥关键作用。5 月底 6 月初,市场出栏节奏加快,是市场参与者对前期压栏情况的理性回应。前期压栏导致生猪存栏量增加,随着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养殖户加快出栏,有效缓解前期压栏压力,降低出栏体重,实现市场去库,平衡市场供需关系。在去库过程中,生猪价格下方支撑较强,反映市场需求持续存在,养殖户与投资者对价格反弹预期增强。

政策的春风:逆周期调节与收储

政策因素在猪价上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逆周期调节政策陆续出台,旨在稳定市场预期,引导市场参与者合理安排生产与经营决策。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政策对市场供需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价格走势。

收储操作是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进行收储,减少市场即时供应,改变市场供需格局,增强市场对生猪的需求预期,推动猪价上涨。收储操作还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体现政府对生猪市场的关注与支持,增强市场参与者信心。

仔猪价格之殇:背后的供需密码

价格走势:持续探底的行情

在生猪市场中,仔猪价格走势呈现持续下行态势。当前,国内新生仔猪数量连续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然而这并未带来行业繁荣,反而导致仔猪价格进一步探底。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 500 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6 月第 3 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 36.91 元 / 公斤,环比下跌 1.8%,刷新 3 个月低点,同比下跌 16.7%。全国 29 个监测省份仔猪价格全部下跌,价格变化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价格下跌原因剖析:供需失衡下的困局

从需求端来看,前期高价导致育肥成本增加,抑制养殖户补栏情绪。养殖户在成本与收益考量下,选择观望,减少补栏。当前非仔猪补栏旺季,市场补栏积极性偏低,成交谨慎。市场季节性规律对仔猪需求产生调节作用,非补栏旺季仔猪需求减少,导致市场需求端动力不足。

市场从上半年仔猪需求旺季切换至初夏淡季,需求下降加剧仔猪价格下跌趋势。上半年,受未来生猪价格预期影响,养殖户补栏积极,仔猪需求旺盛;进入初夏,市场环境变化导致养殖户补栏意愿下降,仔猪需求迅速减少,价格随之下降。

市场对后市供应持续增长的担忧,也对仔猪价格产生负面影响。当市场预期未来生猪供应大幅增加时,养殖户补栏决策更为谨慎,担心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跌。前期补栏仔猪的部分企业因自身仔猪供应提升而减少外购,进一步降低仔猪市场需求。

从供应端来看,国内新生仔猪数量连续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导致仔猪供应不断增加。母猪生产效率提升使新生仔猪数量增长加快,加剧市场供应压力。在供需关系作用下,供应大于需求时,仔猪价格自然下跌。

养殖信心的真相:利润视角下的解读

尽管仔猪价格持续走低,但仔猪养殖目前仍维持正利润。这表明,仔猪价格下降并未导致市场养殖信心明显下降。只要养殖环节能够盈利,养殖户就有动力继续投入生产,并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调整养殖策略,合理控制养殖规模、优化养殖成本,以确保养殖收益。

正利润的维持为市场稳定提供支撑。即使仔猪价格下跌,养殖户也不会轻易放弃养殖,保障生猪养殖行业产能稳定,避免市场供应大幅波动,对整个产业链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养殖端利润百态:几家欢喜几家愁

整体与个体的差异:结构性分化


当前生猪养殖市场中,养殖端利润呈现结构性分化态势。从整体行业来看,养殖利润尚可,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动力。然而,深入个体养殖户层面,差异明显。

前期高价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户面临较大亏损风险。他们在仔猪采购环节投入过高成本,猪价波动未能达到预期,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可能出现亏损。尽管短期猪价上涨暂时维持盈利,但盈利不确定性高,养殖户经营决策谨慎。

自繁自养企业在利润博弈中占据优势,利润状况较好。这类企业拥有自主繁殖能力,降低仔猪采购成本,避免因仔猪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他们可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养殖计划,灵活调整生产规模和养殖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育种企业专注于种猪培育和繁殖,为产业链提供优质种猪资源。随着市场对优质种猪需求增加,育种企业市场空间逐渐扩大,通过提升育种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相应利润回报。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2 01:04 , Processed in 0.09140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