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猪企补助:50亿补贴下的强者恒强与行业变局(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补贴盛宴,头部狂欢

在 2024 年,养猪行业呈现出一场补贴盛宴的态势,25 家猪企累计获得近50亿元的政府补助。然而,这笔补助资金的分配存在显著不均衡。牧原股份在其中独占鳌头,获得 30.96 亿元,占比超过 60%,在这场资源分配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相比之下,排名靠后的 15 家企业获得的补助总额不足 10%,正虹科技仅获62万元,补助金额极为有限。

在补助额破亿的企业群体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大北农等头部企业均在列,它们所获补助占总补助额近 85%,形成具有显著优势的头部阵营。处于第二梯队的华统股份、顺鑫农业等8家企业,补助额在5000万元至 1 亿元之间,约占总补助额的 10%;第三梯队的湘佳股份、罗牛山等 9 家企业,补助额在 1000 万元至 5000 万元不等,约占总补助额的4%。正邦科技仅获得641万元,在巨额补助资金中占比极小。 如此悬殊的差距引发思考:为何补贴资源高度集中于头部企业?这种现象又将对养猪行业产生何种深远影响?

头部独占鳌头,尾部艰难求生

(一)头部企业的巨额补贴

在这场补贴盛宴中,头部企业凭借其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实力,成为最大受益者。以牧原股份为例,30.96 亿元的巨额补助为其带来多方面优势。资金层面,这笔资金有效缓解了企业运营资金压力,使其能够顺利采购优质饲料和先进养殖设备,为生猪健康成长和高效养殖提供保障。在资源获取方面,大量资金支持使得牧原股份在土地租赁、人才招聘等方面具备优势,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例如,在生猪养殖优势产区,牧原股份凭借充足资金租赁大片土地,建立大型现代化养殖基地,实现规模效应,降低单位养殖成本。

温氏股份获得 3.06 亿元补贴,大北农获得 2.73 亿元补助。这些资金助力温氏股份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在智能化养殖、疫病防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大北农则利用补贴资金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种猪繁育技术攻关,提升种猪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此外,这些头部企业凭借补贴改善的财务状况,更易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取更多低成本贷款,进一步扩大产能,提升市场份额。

(二)尾部企业的微薄收入

反观尾部企业,正邦科技仅获得641万元,正虹科技更是只有 62 万元。如此微薄的补助对企业运营和发展形成极大制约。正邦科技在面对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时,因补助资金有限,难以投入足够资金扩大产能。在市场行情较好时,无法及时增加养殖数量,错失盈利机会;市场行情不佳时,又难以通过扩大规模分摊成本,导致经营愈发困难。在设备升级方面,正虹科技因资金短缺,猪舍通风、温控等设备老化无法及时更新,影响生猪生长环境,导致生猪发病率上升,养殖成本进一步增加 。同时,资金短缺也使得这些企业在人才引进和技术研发上受限,难以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

销量分化,马太效应凸显

(一)销量增长的头部先锋

2025年4月,养猪行业的销量数据进一步体现出马太效应。17 家猪企销量同比增长 23.88% ,其中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表现突出。牧原股份以 657.3 万头的销量领先整个行业。这一成绩得益于其庞大的养殖规模和高效的生产体系。多年来,牧原股份持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养殖技术研发,构建智能化养殖体系,实现猪舍内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的精准控制,从饲料投喂到疫病防控各环节均实现科学化管理,大幅提高生猪存活率和出栏效率。在市场布局方面,牧原股份在全国多个生猪养殖优势产区建立大型养殖基地,形成强大产能布局,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

正邦科技以 235.93% 的销量增速领先。其销量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积极有效的复工复产策略。此前正邦科技在发展中遇到困境,但公司迅速调整,加大养殖设施投入,引进先进养殖技术,优化养殖流程,使生猪产能迅速恢复并增长。正邦科技还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合理调整养殖结构,增加市场紧俏的仔猪和商品猪养殖比例,进一步推动销量大幅提升 。

(二)销量下滑的企业困境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在行业发展中都能实现销量增长。傲农生物等企业面临销量同比下滑问题。2025 年 4 月,傲农生物销售生猪 13.28 万头,同比下降 14.42%,降幅明显。从内部因素看,傲农生物可能在养殖策略上进行调整,如主动减少部分养殖规模以优化养殖结构,但调整过程中可能因计划不够完善,导致生猪出栏量减少。在养殖技术升级方面,傲农生物可能遇到难题,新养殖技术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未能有效提高养殖效率,进而影响生猪出栏数量 。

从外部环境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头部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市场份额进一步被瓜分,傲农生物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市场空间受到挤压。养猪行业的疫病风险始终存在,一旦发生疫病,生猪存活率下降,养殖成本大幅增加,出栏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京基智农、罗牛山等企业同样出现销量下滑情况,背后原因与市场布局不合理、销售渠道拓展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够等因素密切相关。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29 14:55 , Processed in 0.091225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