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蛋鸡养殖体系中,育成后期(10-15 周龄)是塑造鸡群体型结构、调控性成熟进程的核心阶段,其营养供给质量直接关乎产蛋性能的发挥。尽管该阶段发病率相对较低且无蛋品产出,但作为连接生长与产蛋的关键过渡时期,精确的能量营养调控对维持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发育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研究与生产实践对该阶段的关注度明显不足,能量营养参数的系统性研究极为匮乏。
从国际标准看,NRC(1994)家禽营养需要标准推荐白壳蛋鸡育成后期(12-18 周龄)日粮代谢能水平为 12.13 MJ/kg;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规定育成期(9-18 周龄)代谢能水平为 11.70 MJ/kg;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则建议海兰灰育成后期(12-15 周龄)日粮代谢能水平为 11.30 MJ/kg。这些标准不仅在适用周龄范围存在差异,推荐的代谢能水平也呈现出显著分歧,给养殖生产中的精准营养供给带来极大困扰。生产实践中,为压缩成本,养殖户常采用低能饲料(10.88-11.08 MJ/kg),这种饲喂策略极易导致蛋鸡开产前营养储备不足,引发性成熟延迟,严重威胁产蛋高峰期的持续高产性能。
在研究方法层面,现有育成后期能量需要量的确定多依赖传统生长性能指标,如日增重、末体重及耗料增重比。以 128 日龄体重最大化为指标,推荐高原地区海兰灰蛋鸡育成后期日粮代谢能水平为 11.60 MJ/kg。但此类研究多聚焦单一阶段的生长表现,缺乏对育成后期营养供给与后续预产蛋期(15-20 周龄)生长发育、产蛋高峰期(21-33 周龄)产蛋性能之间关联性的系统探究。
一.海兰灰蛋鸡育成后期营养需求的具体数据
在育成后期,海兰灰蛋鸡对各类营养物质有着特定的量化需求,精准把控这些数值,是保障其生长发育与后续产蛋性能的关键。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这一时期海兰灰蛋鸡营养需求的具体数据:
能量需求数据
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建议海兰灰育成后期(12 - 15 周龄)日粮代谢能水平为 11.30 MJ/kg 。但相关研究表明,当代谢能水平处于 11.60 - 12.13 MJ/kg 时,更有利于海兰灰蛋鸡的生长发育以及后续产蛋性能的发挥。如在部分试验中,11.60 MJ/kg 代谢能水平组的海兰灰蛋鸡,其周增重、均匀度等生长性能指标表现出色,且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能达 92.5%,持续天数为 45 天,显著优于低能组 。
氨基酸需求数据
赖氨酸作为蛋鸡生长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育成后期需求较高。有研究指出,育成后期海兰灰蛋鸡日粮中赖氨酸含量需达到 0.75% - 0.85%,才能较好地促进蛋白质合成、提升肌肉沉积,增强鸡群体质。蛋氨酸作为含硫氨基酸,参与诸多生理过程,其在日粮中的含量一般建议为 0.32% - 0.38%,以满足海兰灰蛋鸡羽毛生长、免疫系统发育等需求。同时,蛋氨酸与胱氨酸的比例维持在 1.5 - 2.0∶1,赖氨酸与精氨酸比例保持在 1.0 - 1.1∶1,有助于实现氨基酸的高效利用 。
维生素需求数据
在脂溶性维生素方面,维生素 A 对于维持海兰灰蛋鸡上皮组织完整性、促进生长发育意义重大,育成后期日粮中维生素 A 含量宜为 8000 - 10000 IU/kg;维生素 D3 参与钙磷代谢,保障骨骼健康发育,其含量一般在 2000 - 2500 IU/kg;维生素 E 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推荐含量为 20 - 30 IU/kg 。对于水溶性维生素,B 族维生素初期需求高、后期较低,例如维生素 B1 在育成后期日粮中含量约为 1.8 - 2.2 mg/kg,维生素 B2 含量约为 3.6 - 4.0 mg/kg 。
矿物质需求数据
钙和磷对于海兰灰蛋鸡骨骼矿化和发育不可或缺。育成后期,日粮中钙含量一般控制在 1.0% - 1.2%,有效磷含量在 0.4% - 0.5%,以确保骨骼健康发育,为后续产蛋奠定基础。此外,微量元素如锌、锰等对蛋鸡生长和发育同样重要,锌在日粮中的含量通常为 40 - 60 mg/kg,锰含量约为 60 - 80 mg/kg,它们参与多种酶的组成与代谢过程,对维持鸡只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
二.如何根据海兰灰蛋鸡育成后期的营养制定饲料配方?
制定海兰灰蛋鸡育成后期(通常指 7-18 周龄)的科学饲料配方,需以其营养需求为核心,结合原料特性、成本控制及生理特点,确保配方满足生长发育、体重达标和性成熟调控的需求。以下是具体步骤和要点:
(一)、明确营养需求目标
参考海兰国际官方标准及权威研究数据,确定育成后期关键营养指标(以 12-15 周龄为例):
营养成分 | 推荐范围 | 核心作用 | 代谢能(MJ/kg) | 11.30-12.13 | 维持生长能量需求,避免脂肪过度沉积 | 粗蛋白质(%) | 14.0-16.0 | 保障肌肉和器官发育,满足氨基酸需求 | 赖氨酸(%) | 0.75-0.85 | 促进蛋白质合成,提升均匀度 | 蛋氨酸 + 胱氨酸(%) | 0.60-0.70 | 支持羽毛生长和免疫系统发育 | 钙(%) | 1.0-1.2 | 骨骼矿化,为产蛋期储钙做准备 | 有效磷(%) | 0.40-0.50 | 与钙协同维持骨骼健康 | 锌(mg/kg) | 40-60 | 参与酶代谢,促进生长 | 锰(mg/kg) | 60-80 | 骨骼发育和生殖系统成熟 | 维生素 E(IU/kg) | 20-30 | 抗氧化,增强抗病力 |
(二)、选择适宜饲料原料
根据当地原料供应和成本,优先选择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营养均衡的原料,注意以下要点:
1. 能量饲料
玉米:占配方 50%-65%,提供主要能量,需注意黄曲霉毒素(≤20ppb)。小麦 / 麸皮:小麦可替代部分玉米(占比 10%-20%),麸皮含膳食纤维(控制在 5%-8%,避免过量影响消化)。
油脂:当代谢能不足时添加植物油(如大豆油 1%-3%),提升能量浓度。
2. 蛋白质饲料
豆粕:优质植物蛋白源,占配方 15%-25%,粗蛋白含量≥43%,需关注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
鱼粉 / 肉骨粉:动物蛋白(占比 0-5%),提升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但需注意新鲜度和沙门氏菌风险。
杂粕:如菜粕、棉粕(分别控制在 5% 和 3% 以内),需搭配合成氨基酸平衡营养。
3. 矿物质与维生素饲料
钙磷源:石粉(提供钙)、磷酸氢钙(提供有效磷),需计算二者比例,确保钙磷比 2:1-2.5:1。
预混料: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料(占配方 1%-3%),确保维生素 A、D3、E 及锌、锰等达标。
4. 功能性添加剂(可选)
益生菌 / 益生元:如丁酸梭菌芽孢杆菌(10^6-10^8 CFU/g),调节肠道菌群,提升饲料利用率。
酶制剂:植酸酶(500-1000 U/kg)可释放植酸磷,降低无机磷添加量,减少磷排放。
中草药提取物:如黄芪多糖(200-500 mg/kg),增强免疫力,缓解应激。
(三)、配方设计原则与方法
1. 阶段细分与体重调控
前期(7-12 周龄):注重骨骼发育,适当提高蛋白(16% 左右)和有效磷(0.5%)。
后期(13-18 周龄):控制能量和蛋白水平(蛋白降至 14%-15%),防止体重超标,促进性器官发育。
关键指标:每周监测体重,确保 18 周龄体重达 1400-1500g(海兰灰标准),均匀度≥85%。
2. 氨基酸平衡与低蛋白日粮技术
以可消化氨基酸(DAA)为基础设计配方,通过添加合成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等,降低粗蛋白水平 1-2 个百分点,节约成本并减少氮排放。
示例:若粗蛋白从 16% 降至 15%,需补充赖氨酸 0.1%、蛋氨酸 0.05%,确保可消化赖氨酸≥0.75%、蛋氨酸 + 胱氨酸≥0.65%。
3. 纤维与电解质平衡
膳食纤维控制在 3%-5%(通过麸皮、苜蓿草粉调节),促进肠道发育,防止过肥。电解质(钠、钾、氯)平衡:总电解质浓度(TENaKCl)维持在 250-300 mEq/kg,可通过添加食盐(0.3%-0.4%)和碳酸氢钠(0.1%-0.2%)调节。
4. 原料预处理与安全性
粉碎粒度:玉米粉碎过 4.0mm 筛,豆粕过 2.0mm 筛,确保适口性和消化率。
毒素控制:玉米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 B1≤20ppb,呕吐毒素≤1000ppb),豆粕脲酶活性≤0.05 pH 单位 /min。
(四)、配方优化与验证
1. 成本与营养平衡
使用线性规划模型(如 ExcelSolver),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低价原料(如用小麦替代部分玉米),降低配方成本。
2. 饲喂效果评估
生长指标:每周记录采食量、体重、均匀度,若体重不达标,可短期提高蛋白至 16.5% 或能量至 11.7 MJ/kg。
健康指标:观察粪便形态(应为灰褐色、团状)、羽毛光泽度,定期检测胫骨发育(18 周龄胫骨长≥105mm)。
后续产蛋性能:育成期营养合理的鸡群,产蛋高峰期(28-32 周龄)产蛋率≥92%,高峰期持续≥18 周。
五、典型饲料配方示例(12-15 周龄)原料 | 比例(%) | 营养指标实测值 | 玉米 | 62.0 | 代谢能:11.6 MJ/kg | 豆粕 | 20.0 | 粗蛋白:15.5% | 麸皮 | 5.0 | 赖氨酸:0.82% | 石粉 | 1.8 | 钙:1.1% | 磷酸氢钙 | 1.2 | 有效磷:0.45% | 食盐 | 0.3 | 钠:0.18% | 预混料(含微矿、维生素) | 1.0 | 维生素 E:25 IU/kg | 合计 | 100.0 | 蛋氨酸 + 胱氨酸:0.68% | 六、注意事项
1、过渡期管理换料时采用 “5 天过渡法”(原饲料占比 70%→50%→30%→10%→全换),避免应激。
2、环境协同配方需结合育成期光照管理(8-10 小时 / 天)和密度(≤8 只 /m?),防止因环境压力影响采食和生长。
3、动态调整根据季节(夏季适当提高能量、降低蛋白)、鸡群健康状况(病后恢复期增加维生素 C 200 mg/kg)灵活调整配方。
海兰灰蛋鸡育成后期的营养管理,看似复杂,实则有章可循。考虑到鸡蛋市 场大部分采用重量计价,综合育成期生长性能及后期产 蛋性能和饲料配方成本,推荐海兰灰商品代蛋鸡育成期 (10~15周龄)日粮代谢能需要量为11.42MJ/kg。只要掌握好营养需求,选对原料,灵活调整配方,避开常见误区,再搭配实用技巧,你的鸡群一定能健康成长,在产蛋期 “大显身手”!如果你在养殖过程中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咱们一起把鸡养好,把钱赚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鸡饲养标准 NY/T 33—2004[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Hy-line International Breeding Company. Hy-line sliver brown commercial management guide 2006-2008[M].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y-line International Breeding Company, 2008.
2、李海燕, 马竞, 张曦, 等. 高原地区海兰灰蛋鸡育成期能量 和蛋白需要量的研究[J]. 饲料工业, 2014, 35(15): 24-28.
3、冯焯, 郝艳霜, 赵国先, 等. 育成期太行鸡饲粮代谢能和 粗蛋白质适宜水平的研究[J]. 动物营养学报, 2018, 30(7): 2541-2549. 袁超, 徐志刚, 蒋媛婧, 等. 新杨绿壳蛋鸡育成期能量和蛋 白质的需要量[J].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25(4): 735-742. Frikha M, Safaa H M, Jiménez-Moreno E, et al. Influence of energy concentration and feed form of the diet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digestive traits of brown egg-laying pullets from 1 to 120 days of age[J]. Anim Feed Sci Technol, 2009, 153(3-4): 292-302.
4、耿爱莲, 张帆, 王海宏, 等. 北京油鸡新配套系母鸡10~16 周龄饲粮适宜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研究[J].
5、中国家禽, 2021, 43(5): 55-61. 王鹏飞, 任亚雪, 张倩雲, 等. 凌云乌鸡13~16周龄对代谢 能、粗蛋白质和苯丙氨酸+酪氨酸适宜需要量的研究[J]. 饲料研究, 2021, 44(5): 36-42. [10]
6、卢建, 曲亮, 王星果, 等. 8~18 周龄如皋黄鸡粗蛋白质和代谢能需要量的研究 [J].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33(11): 61236136.
来源:维妙维效饲料原料新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