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腺胃炎
一、腺胃炎发病主要病因或诱因:
一、非传染性因素:
1、 日粮中所含的生物胺(组胺、尸胺、组氨酸等);日粮原料如堆积的鱼粉、玉米、豆粕、维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这些生物胺都会对机体有毒害作用。
2、饲料条件诱因: 饲料营养不平衡(主要是饲料粗纤维含量高),蛋白低、维生素缺乏等都是本病发病的诱因。
3、霉菌、毒素类:
A、 镰孢霉菌产生的T2毒素具有腐蚀性,可造成腺胃、肌胃和羽毛上皮黏膜坏死;
B、桔霉素是一种肾毒素,能使肌胃出现裂痕;
C、卵孢毒素能使肌胃、腺胃相连接的峡部环状面变大、坏死,黏膜被假膜性渗出物覆盖;
D、圆弧酸可造成腺胃、肌胃、肝脏和脾脏损伤,腺胃肿大,黏膜增生,溃疡变厚,肌胃黏膜出现坏死。
二、传染性因素
1、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的),是腺胃炎发病很重要的病因。临床发现,每年秋季的北方,是鸡痘发病严重季节,腺胃炎发病也非常严重,很多鸡群都是先发生了鸡痘,后又继发腺胃炎,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并且药物治疗无效。
2、不明原因的眼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IBV)、传染性喉气管炎(ILTV)、各种细菌、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都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病。
3、一些垂直传播的病原或污染了特殊病原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很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原。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REV)、鸡贫血因子(CAV)等。
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本病潜伏期内,鸡群精神和食欲没明显变化,仅表现生长缓慢和打盹。感染后初期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有呼吸道症状,咳嗽、张口呼吸、有罗音,有的甩头欲甩出鼻腔和口中的黏液,流眼泪、眼水肿、大群内可听见有呼噜声。发病中后期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病鸡精神沉郁,畏寒,闭眼呆立,给予惊吓刺激后迅速躲开,缩头垂尾,翅膀下垂或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和饮水急剧减少;个别病鸡眼结膜浑浊不清,有的出现失明而影响采食。病鸡饲料转化率降低,排白色、白绿色、黄绿色稀粪,粪便呈油性“鱼肠”样或烂胡萝卜样,有的病鸡少数排出绿色粪便,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和粘液,沾污肛门周围羽毛。有的病鸡嗉囊内有积液,颈部膨大。病鸡渐进性消瘦,呈负增长趋势。鸡群生产水平下降,少量病鸡可发生跛行,最终衰竭死亡。
耐过鸡大小、体重参差不齐,产蛋无高峰。
本病病程一般为8~10天,死亡高峰在临床症状出现后4~6天。
病理变化:病死鸡全身消瘦或发育不良,多肌肉苍白松软,有的眼部肿胀,眼周围形成近似圆形的肿胀区,眼角有粘液性、脓性物,有的在眶下窦有干酪样物。口腔、咽喉和气管黏膜上有黄白色干酪样的伪膜,有恶臭,不易剥脱。有的病鸡还骨质疏松断裂。
病死鸡特征性病变为腺胃肿大如球状,有半透明感,呈乳白色,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格状外观;切开见腺胃壁增厚、水肿,指压可流出浆液性液体;腺胃黏膜肿胀变厚;乳头肿胀外翻、乳头基部呈粉红色, 周边出血或出血不明显、溃疡。有的乳头已融合,界限不清。后期乳头穿孔或溃疡、凹陷,消失;肌胃瘪缩,肌筋易剥离,边缘苍白有裂缝。胸腺、脾脏、法氏囊萎缩尤为突出;部分病鸡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泄殖腔膨大,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内有黄白色或绿色稀粪等。
肠道前期肿胀,充血,呈暗红色,剖检肠壁外翻;后期粘膜脱落,易碎,变薄无物,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炎症,内容物为含大量水的食糜。个别病死鸡有的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十二指肠轻度肿胀,空肠和直肠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胰腺肿大有出血点,也有报道胰腺萎缩,色泽变淡。
心脏、肝脏、呼吸道等其他部位无明显的肉眼可见病变。当有细菌病继发感染时,肝脏肿大、个别有坏死点,颜色不匀,浅色与深色条状相间呈古铜色等。
三、预防及治疗方案:发生本病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观念,坚持“环境控制与饲养管理是基础,疫苗与药物预防是手段”的基本理念。具体方案是:
1、加强饲养管理,配合高效消毒剂(氯制剂、醛制剂、过氧化物、络合碘)消毒。
2、提高机体免疫力。
3、补充营养。
4、保肝护肾。
5、对症治疗,控制继发感染:
预防方案:
由于感染该病的鸡饲料转化率低,死淘率较高,使生产水平下降,生产成本增高,经济损失惨重,因而有效地预防本病成为当务之急。但是,由于本病病因复杂,病原无统一定论,所以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但要注意如下
1、严格控制和检测种鸡群垂直传播的疾病,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鸡种。对种鸡群要净化鸡网状内皮增生症(REV)等重要垂直感染病原,对鸡贫血因子(CAV)要净化或疫苗免疫。杜绝REV和CAV垂直传播。
2、选择饲养管理良好的种鸡场引进雏鸡苗,如果引进鸡苗发生腺胃炎,不要再从该种鸡场引进同一批种鸡所孵出的鸡苗,更换其它品种或种鸡场。
3、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加强对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控制,消除营养不良等发病诱因。
4、使用没有被REV污染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和鸡痘疫苗。
5、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饲养密度要适宜,注意通风换气。
治疗方案:
1、发生本病时,首选紧急接种。一般10~20日龄,对全群鸡紧急注射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或组织灭活苗,一般0.3~0.5 ml/只;产蛋前15~20日再注射1次,每只0.5 ml,能很好预防本病。注意:10~15只鸡换1个针头,先注射健康鸡,后病重鸡,以防通过针头传染扩散。
2、该病可能是一种综合性病,单用抗菌素治疗无效,要采取疫苗注射,抗菌素配合抗病毒药物、中草药、电解多维或维生素,同时保肝护肾等对症治疗的综合防治措施。细心喂,多观察,早发现,早治疗。配合治疗方案如下:
A:第一疗程:用利巴韦林(纯粉:5 g加水75 kg)/干扰素+5倍量纯黄芪多糖+青霉素(每只鸡每次3-5万单位饮水,一天两次)+西咪替丁/左旋咪唑/甲硝唑/替咪硝唑/地米等,此四种成分一起上午饮用,下午呼吸道(强力霉素纯粉:5 g药加水50 kg)+球虫或肠毒类药物饮水,晚上用肾药,连用3—5天;
B:第二疗程:抗病毒中草药粉剂或口服液+头孢或喹诺酮等之类的药物+复合维生素B等连用4天为第二个疗程。此疗程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彻底清除病毒,调理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同时调整机体的消化机能,增加采食量。
C:最后阶段可以用一些中药开胃健胃粉剂、口服液或者是大蒜素来调症采食量。同时,在这段时间内注意添加维生素或电解多维,还有就是应用消毒剂,适当增加消毒、带鸡喷雾消毒、饮水消毒的频率,避免和减少感染性疫病的发生,提高鸡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