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文献精选:热应激对家禽的负面影响及缓解策略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导 读:热应激是家禽产业的主要环境压力源之一,导致死亡率上升、饲料效率降低、生长性能下降以及肉蛋品质受损。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引起的生理、神经内分泌和行为变化,并总结了当前缓解策略,包括营养调控、遗传改良和环境管理。

1. 引言

全球家禽消费量持续增长,但高代谢速率的现代品种更易受热应激影响。家禽正常体温为41–42°C,热中性温度为18–21°C,环境温度>25°C会引发家禽的热应激。热应激导致的经济损失显著,且随全球变暖加剧。

2. 热应激引发的生物变化

热应激会导致家禽出现一些影响其健康和生产性能的行为、生理及神经内分泌变化(图 1)

qw1.jpg
图 1. 热应激对行为、生理、神经内分泌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2.1 生理变化

氧化应激:热应激导致细胞内活性氧(ROS)过量产生,超过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清除能力,引发氧化应激。活性氧(ROS)过量导致细胞损伤,降低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

qw2.jpg
图 2. 氧化还原系统示意图。(A) 正常状态;(B) 热应激状态。

酸碱失衡:家禽通过喘气散热排出CO?,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

qw3.jpg
图 3. 家禽热应激下酸碱失衡示意图

免疫抑制:降低免疫器官重量、抗体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增加疾病易感性。

2.2 神经内分泌变化

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轴(SAM)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升高皮质酮和儿茶酚胺,抑制甲状腺激素(T3)和性激素(如GnRH、FSH)。

2.3 行为变化

减少采食和活动,增加饮水、翅膀展开和喘息。

2.4 生产性能变化

死亡率↑、采食量↓、体重↓、饲料转化率(FCR)↑、肉蛋品质下降。

3. 缓解热应激的策略

3.1 营养策略

饲喂调控:

限饲:
减少白天高温时段饲喂,降低代谢产热(但可能延迟出栏)。

湿饲:提高水分摄入,促进消化吸收(需防霉变)。

脂肪添加:提供高能低热增耗的脂肪(如5%添加量)。

添加剂补充:

维生素:
维生素 E、C、A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提高家禽的免疫力,改善热应激下的生产性能,如提高蛋鸡的产蛋量和蛋品质,降低肉鸡的氧化损伤

矿物质:锌(40 mg/kg有机锌)、铬(200–1200 μg/kg铬丙酸)和硒(0.3 mg/kg)增强抗氧化和代谢调节。

植物源化学物质:番茄红素(200–400 mg/kg)、白藜芦醇(300–500 mg/kg)、EGCG(300–600 mg/kg)和姜黄素(100–150 mg/kg)缓解氧化损伤。

渗透调节剂:甜菜碱(0.05–0.20%)和牛磺酸(0.1%)维持细胞渗透平衡。

3.2 遗传策略

裸颈基因(Na):减少颈部羽毛覆盖,增强散热,降低体温和胆固醇水平。

卷羽基因(F):羽毛卷曲减少隔热,提高产蛋性能(尤其在高温下)。

侏儒基因(dw):降低体重但耐热性证据不足。

3.3 环境管理

禽舍设计:东西朝向、屋顶坡度45°、使用隔热材料或喷水降温。

通风与降温:自然通风结合风扇、雾化系统或封闭式空调房(成本较高)。

密度控制:降低饲养密度以改善散热和资源获取。

3.4 其他策略

早期热适应(EHC):雏鸡3–5日龄暴露于36°C环境24小时,提升耐热性。

硫氨基酸补充:增强抗氧化和免疫基因表达。

4. 结论

热应激需多维度缓解策略,结合营养、遗传和环境管理。

未来需研究组合策略的成本效益及实际应用潜力,以应对全球变暖挑战。

文献来源:https://doi.org/doi:10.3390/ani10081266.


来源:蛋鸡营养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15 22:22 , Processed in 0.484393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