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3|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51家上市农牧企业薪酬大曝光:有人年赚近700万,有人不到7万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期,51家上市农牧企业披露了2024年薪酬数据。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统计,51家企业给55万多职工合计发放薪酬超765亿元,高管薪酬近5亿元。牧原股份以182.43亿元成“最壕雇主”,是唯一一家发薪超百亿元的企业,人均年薪30.43万元的行业冠军却是深耕高端食品的光明肉业,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年薪近700万元登顶高管薪酬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牧行业的薪酬生态。

10.png

职工薪酬总额:牧原超182亿元一骑绝尘,通威温氏位列二三

在职工薪酬总额的竞争中,牧原股份以182.43亿元的绝对优势稳居榜首,其背后是13.36万员工的庞大团队——作为全球最大生猪养殖企业,规模化养殖模式下的人员储备直接反映在薪酬支出上。紧随其后的通威股份(94.53亿元)和温氏股份(73.41亿元)。

12.png

尾部企业则呈现明显的“小而精”特征。驱动力(0.14亿元)、大禹生物(0.31亿元)等动保细分领域企业,员工总数均不足500人,薪酬总额仅为头部企业的千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光明肉业(36.52亿元)以食品和养殖为主业却跻身薪酬总量前十,其30.43万元的人均薪酬(行业第一)表明高端产业链布局对人力成本的溢价能力。

从业务领域看,薪酬总量TOP10企业中,7家为养殖或饲料主业,反映出规模化生产对人力的强需求;而动保企业最高薪酬总量为安琪酵母(16.52亿元),侧面印证技术密集型板块的人员规模天花板低于劳动密集型板块。

高管薪酬:温氏、海大、新希望霸榜前三,最高近5700万

高管薪酬结构呈现鲜明的“金字塔”特征。

温氏股份股份高管团队年薪总额5690.02万元(平均值为969.32万元/企业),相当于行业均值的5.9倍,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以699.8万元年薪摘得桂冠,作为畜禽养殖龙头,其薪酬与企业在行业周期波动中的稳健表现直接相关。紧随其后的是通威股份的4209.25万元,核心高管李斌以643.33万元年薪排在高管薪酬榜第二,折射出光伏与水产饲料双主业驱动下核心管理者的战略价值。

13.png

另一方面,正邦科技(459.3万元)、仙坛股份(229.14万元)等企业高管薪酬不足头部企业的10%,反映出不同企业在人才战略上的分化。深陷业绩波动的企业倾向压缩高管开支,而处于扩张期的普莱柯(1667.92万元)、申联生物(828.79万元)等动保企业,正通过高额薪酬吸纳研发与管理人才——后者核心技术人员聂东升的112.86万元年薪,彰显技术驱动型企业对稀缺人才的争夺。

从职务分布看,董事长/总裁年薪普遍占据企业高管薪酬的40%-60%,但也有例外。比如禾丰股份离任副总裁王学强年薪85万元,低于行业同类职务均值,反映出高管薪酬与任期、业绩考核的动态关联;天邦食品董事会秘书章湘云115万元年薪,则体现资本市场对接岗位的价值认同。

人均薪酬:光明肉业、申联生物、驱动力超20万

光明肉业以30.43万元人均年薪冠绝全行业,这与其聚焦高端生鲜食品、布局全产业链的战略直接相关——1.2万员工中,技术研发与生产和销售人员占比近40%,打破传统养殖企业的低薪酬刻板印象。另一端,仙坛股份(6.92万元)、湘佳股份(7.93万元)等以传统养殖为主的企业,受限于劳动密集型岗位结构,人均薪酬不足行业均值(13万元)的一半。

17.jpg

动保板块展现显著的薪酬优势。申联生物(22.86万元)、驱动力(20.9万元)、科前生物(20.02万元)均超20万元,远超养殖板块均值,这一差异或源于动保行业的高研发投入。以申联生物为例,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19.69%,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6.64万元。

反观饲料板块,粤海饲料(10.35万元)、正虹科技(9.71万元)等企业人均薪酬贴近行业中位值,反映出该领域因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导致的薪酬刚性不足。值得关注的是,顺鑫农业(20.35万元)、禾丰股份(18.17万元)等传统养殖企业通过业务转型(如食品加工),人均薪酬突破行业瓶颈,证明产业升级对人力价值的提升效应。

养殖、饲料、动保薪酬侧重各有千秋

养殖板块:牧原股份(.65万元)、温氏股份(11.96万元)人均薪酬处于行业中游,反映出周期性行业对人力成本的管控策略——在猪价波动周期中,企业倾向通过机械化、智能化减少人工依赖,导致薪酬增长弹性受限。而圣农发展(8.42万元)、益生股份(8.40万元)等白羽鸡养殖企业,受限于行业低谷期的成本压力,人均薪酬跌破10万元。

饲料板块:通威股份(16.95万元)、海大集团(15.06万元)凭借规模优势和水产饲料高毛利,薪酬水平领先板块;而正虹科技(9.71万元)、邦基科技(10.50万元)等区域型企业,因产品同质化严重,薪酬仅略高于养殖板块。值得注意的是,大北农(16.53万元)通过转基因技术布局,薪酬竞争力反超传统饲料企业,凸显技术创新对薪酬的拉动作用。

动保板块:以15.26万元的平均年薪领跑全行业,普莱柯(14.70万元)、金宇生物(14.20万元)等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均超10%,高附加值的疫苗、诊断试剂业务支撑起薪酬溢价。申联生物22.86万元的人均薪酬,得益于其口蹄疫疫苗的技术垄断地位,核心技术人员薪酬较行业均值高出60%,形成“技术-人才-薪酬”的正向循环。

总的来说,农牧行业的薪酬就像一个“分层蛋糕”:养得多、规模大的企业职工薪酬总量高,但普通员工收入受行业周期影响大;管得好、技术高的高管和动保、研发岗位更值钱,年薪能远超传统养殖岗位。

对企业而言,得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灵活调整工资策略,把钱花在刀刃上,毕竟现在连猪都住上智能猪场了,薪酬当然也得跟上“聪明钱”的节奏。未来行业会越来越“看技术吃饭”,谁抓住了人才和创新,谁就能在薪酬竞争里占先机。

撰文:曾慧玲
来源: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编辑:曾慧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业务QQ:3521426477|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14 16:52 , Processed in 0.895631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