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蛋鸡坏死性肠炎全解析:高死亡率背后的病因与防控策略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昨天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qw2.jpg

蛋鸡的坏死性肠炎
Necrotic Enteritis in egg layers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革兰氏阳性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起的损伤被定义为坏死性肠炎(NE)

qw3.jpg
由坏死性肠炎引起的典型病变。


1
病原菌特征


该细菌被认为是在工业化禽类环境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坏死性肠炎,又称为梭菌病、梭菌性肠炎、肠毒血症或腐肠病,是一种发生于禽类小肠的疾病,由产气荚膜梭菌A型、C型和G型(Clostridium perfringens type A, C and G)引起。

该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

当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或肠黏膜受到损伤时
,产气荚膜梭菌会爆发性生长,导致小肠扩张及其上皮组织坏死,形成伪膜(pseudomembrane),即“双层肠壁”病变

自饲料中禁止添加抗生素后,坏死性肠炎再次成为一种需要通过新策略加以预防的再现性疾病(re-emerging disease)。

此外,产气荚膜梭菌似乎还参与了十二指肠局灶性坏死(focal duodenal necrosis)的病因过程。

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芽孢可以在100°C下耐受60分钟,在环境中极难清除

这些特性(芽孢和毒素)在引起肉毒中毒的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中也存在。


2
临床症状


鸡的坏死性肠炎通常起病突然,死亡率高,多见于育雏阶段(约5~6周龄)及开产初期

患鸡表现为精神沉郁、病态和脱水,常可见嗉囊充满水分

幼龄鸡(如育雏阶段),坏死性肠炎的暴发可导致高达30%的群体死亡率

在死亡发生之前,疾病会从生命早期就开始影响增重,并造成产蛋期的性能损失

肠道病变直接导致上述问题,还可引发饲料转化率下降、产蛋量波动和蛋品质降低等间接后果。

临床症状包括:

羽毛蓬乱、鸡只外观粗糙、砂囊糜烂、小肠(主要是空肠和回肠)出现出血性/坏死性病灶、肠道蠕动丧失(导致气体和液体积聚,使肠道呈“香肠状”并伴有恶臭内容物)。

剖检时一个明确提示坏死性肠炎的发现是肠道中局灶性或弥漫性存在的假膜

该假膜由坏死细胞、细菌以及肠道分泌的炎性蛋白组成,这也正是“坏死性肠炎”名称的由来。

请注意,肝肿大并伴有出血性或灰白色病灶也与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相关,但这并非坏死性肠炎的直接表现。

qw4.jpg
受影响的肠道

在巡视鸡群时,请注意观察泡沫状、芥末色粪便、粘液粪便(在散养系统的垫料中或在粪便带上)以及鸡脚和喙色素分布不均等现象。

在病理解剖时,可发现肠道气体积聚和未被吸收的叶黄素沉着(“番茄斑”)

在蛋品检测时,应评估蛋黄颜色是否均一

这些迹象都可能提示肠道健康问题已影响鸡群。


3
发病因素


01 卫生防控角度

球虫病
已被证实是产气荚膜梭菌的“最佳搭档”。

球虫造成的肠道细胞损伤,会导致黏液分泌增加,肠腔内营养物质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下降,这些因素共同创造出有利于疾病恶化的肠道环境。

通过接种疫苗来控制球虫病已被证实有效,但也要注意监控和应对疫苗反应

务必向当地兽医咨询,并获取专业指导。

02 饲养管理角度

鸡只与粪便接触时间较长
(如散养鸡通过接触禽舍垫料,或笼养鸡接触残留粪便),也有利于产气荚膜梭菌的传播。

要密切监控饲料和饮水摄入量,确保饲喂器和饮水器运行正常

限制饮水或饲料超过24小时会扰乱肠道菌群平衡,促进产气荚膜梭菌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在育雏和产蛋期之间应彻底清洗消毒栏舍,以降低环境中病原菌压力。

03 饲料营养角度

霉菌毒素、日粮中蛋白质过量、低消化率饲料原料等营养因子都被证实可加重该病的发生风险。

小麦、大麦和黑麦为基础的日粮,或含有高比例动物副产品(如肉骨粉、鱼粉)或消化率较低的原料(如菜籽粕)也被认为与坏死性肠炎的发生有关。

此外,日粮配方的突然变化(如配方调整或原料替换)也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从而诱发该病。


4
治疗与防控


市面上可用的药物选择越来越少,因此必须从多方面联动控制该病:

1.健康方面:控制球虫病、根据疫苗供应商的建议进行免疫管理、使用添加剂减轻疫苗反应;注意早期临床症状和粪便变化。仅在临床发病时给予药物治疗(因采食下降,饮水投药更为适宜),并应在兽医指导和当地法规许可下使用。必须快速应对问题,以降低损失。

2.管理方面:推广清空料槽法,避免饲料残留过多,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3.营养方面:市面上可结合使用多种产品以保护肠道完整性:

益生菌:市场上已有用于控制梭菌的菌株,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有机酸:如丁酸及其甘油酯类组合;

精油类产品:市面上不断有新产品出现,针对特定区域或问题可通过产品组合实现最佳效果。在饲料中正确添加剂量并监控鸡群生产性能是制定最佳方案的重要步骤。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措施:

1.添加非可溶性纤维和酶制剂,有助于降低肠道内容物黏稠度;

2.使用吸附剂和酶类中和霉菌毒素,降低其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3.在30周龄前每周监测鸡群体重与整齐度,30周龄后每月监测一次,避免因体重不达标而在育成阶段长期使用高营养密度饲料

4.通过适当的颗粒料粒度促进砂囊摄食量和肌肉发育,以便其更好地处理饲料,减少未消化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积聚

5.避免在鸡群中过度使用药物,应从根本上解决导致用药的因素。

随着育种和产蛋条件的变化、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和可获取性变化、以及家禽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系统全面的视角,才能制定出最为准确有效的策略,在养殖场控制病原体和坏死性肠炎的发生。

注:本文引自Hendrix Genetics汉德柯斯


来源:poultry times
qw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14 01:21 , Processed in 0.108986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