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四挑战”、“七措施”:春季蛋鸡环境调控全攻略

[复制链接]

荣誉版主

奉献是美德。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昨天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春季是蛋鸡养殖高度关注的时期,昼夜温差大、病原活跃、鸡群易应激等问题接踵而至,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产蛋率骤降或疾病暴发。针对春季养鸡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科学且实用的防控策略,以帮助养殖户确保鸡群健康与高产。

一、蛋鸡春季养殖面临四大挑战

1、保温与通风失衡


春季昼夜温差常超过10℃,早中晚环境调控难度陡增。过度保温易导致鸡舍氨气积聚,损伤呼吸道黏膜;盲目通风则可能引发“贼风”侵袭,诱发流感、气囊炎等疾病。

qw1.jpg

2、病原微生物肆虐

逐渐温暖潮湿的环境为细菌病毒(如大肠杆菌、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提供了繁殖的温床。鸡群因环境波动造成免疫力下降,更易感染疾病,甚至引发混合感染,导致大规模伤亡。

3、光照与营养不足

自然光照逐渐延长,光照不均或时长波动会扰乱鸡群生物钟,影响产蛋规律,需人工补光维持16小时的恒定时长。此外,春季鸡群代谢加快,对能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需求增加,饲料营养若未及时调整,易导致营养供给不足。

4、应激反应频发

天气突变、免疫接种、换料等操作均可能引发鸡群应激,轻则食欲减退,重则免疫力下降,为疾病暴发埋下隐患。

二、七大措施科学应对保稳产

1、精细化温控管理


夜间保温,关闭部分通风口,避免冷风直吹,确保鸡舍温度不低于15℃。白天通风,午间逐步加大通风量,降低氨气浓度,预防呼吸道疾病。

做好温湿度监测,通过安装温湿度计,记录每日数据,及时调整环控设备,保持温度稳定在15-25℃适宜范围,与通风换气之间找到平衡,单日温差控制在6℃以内。

qw2.jpg

2、光照调控标准化

每日人工补光至16小时,灯泡间距合理布局,光照强度控制在10-15勒克斯。使用定时开关设备,避免忽长忽短的光照时长干扰鸡群产蛋节律。

3、饲料营养升级

提高玉米、豆粕比例,添加1%-2%植物油补充能量。强化维生素A、D、E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增强抗病力。使用抗应激添加剂(如胆汁酸、维生素C)缓解换季造成的鸡群负担。

qw3.jpg

4、强化饮水安全

每日清洗水线,使用过氧化氢或次氯酸溶液消杀生物膜。定期检测水质,pH值控制在6.5-7.5,添加酸化剂抑制病原菌繁殖。

5、疫病防控体系化

疫苗免疫,根据抗体水平及时接种新城疫、传支及禽流感等疫苗,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做好环境消杀,每周2次带鸡消毒,交替使用碘制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6、系统减免应激

固定作业时间,如下午免疫、捡蛋,避开上午的产蛋高峰。换料采用渐进式换料法(1/3替换比例),过渡5-7天,减少肠胃应激。应激前后3天,饮水中添加200mg/L维生素C缓解应激。

7、优化蛋鸡群体

通过“三看”法(看鸡冠、摸耻骨、查粪便)识别低产鸡,及时淘汰,以减少饲料浪费,提升整体效益。

春季蛋鸡养殖虽危机四伏,但通过科学管理(温控、营养、防疫)与细节优化(光照、饮水、应激),仍可实现鸡群健康与高产的双目标。养殖户需树立“防重于治”理念,密切关注环境变化,灵活调整策略,有效应对春季挑战,确保养殖效益最大化。

来源:智慧蛋鸡,作者:王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8 02:47 , Processed in 0.094592 second(s), 3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