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6|回复: 3
收起左侧

疫情?

[复制链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潍坊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培养基】毫无疑问,易感动物机体本身就是病原微生物最好的培养基,一旦在大群中构成感染,在多种应激和生物安全压力之下,疫情的传播和恶化是很快的,死淘也会翻番地上升,从而成为压垮很多养殖户的最后一根稻草。
【搅拌器】有一个基本的逻辑,那就是养的多了病就多。养殖场是最大的疫情搅拌器,养殖场规模越大,饲养历史越久,源于多渠道引进和沉淀下来的病原数量和种类就会越多,混感条件下,很难精准诊断,很难精准防控,更谈不上精准治疗了。
【裁判员】规模化养殖场生物安全工作做得好不好,畜禽是最好的裁判员。同样疫情流行条件下,不同养殖场的感染压力和抗感染条件大相径庭,结果也迥异。健康养殖的裁判不是人,是动物,它们才有资格“发言”,否则只能“发病”。
【硬汉子】作为养殖场的老板和一线管理者,不要试图去彻底消灭哪一种病或病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病原微生物也是顽固的硬汉子。它们的污染程度、繁殖能力、耐药性、变异性,足以让业内倍感纠结,头疼和心疼也就在所难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来自
山东省 德州市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德州
我村里3个大蛋鸡场,多的40多年了(小改大)地下水12米之上大杆儿严重超标,10年前就化验过,那能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特约专家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来自
河南省 郑州市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潍坊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16 14:27 , Processed in 0.088140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