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亮点介绍
2025年2期,《中国兽医杂志》发表题为《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论文,发现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的流行血清型为O78、O180和O15,主要流行ST型为ST117,携带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较多。
01、研究背景
大肠杆菌病是鸡养殖业主要的疾病之一,严重制约了鸡群的存活率和经济效益。APEC血清型众多,缺乏交叉免疫保护,目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防治。然而,对抗菌药物随意滥用和过度依赖,致使APEC的耐药性日益严重,导致抗菌药物治疗效果降低。
02、研究目的
探明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鸡源APEC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防治APEC提供科学依据。
03、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23年从三省部分规模化鸡养殖场采集样品918份,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APEC,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分离菌株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菌体(O)抗原分型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菌株的主要流行特征。
04、研究结果
(1)三省规模化鸡养殖场APEC分离率为42.48%(390/918)。其中,山东省最高,为47.59%(158/332);江苏省、安徽省次之,分别为44.92%(115/256)和35.45%(117/330)。
(2)APEC分离菌株耐药性较为严重。APEC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对美罗培南和黏菌素比较敏感(图1);91.28%(356/390)的分离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
(3)APEC分离菌株携带耐药基因种类丰富。一共检出15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其中blaEC的检出率最高,98.97%的分离菌株检出至少1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12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其中aph(6)-Id的检出率最高;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以qnrS1为主;磺胺类耐药基因以sul2和dfrA14为主;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以tet(A)为主;利福平耐药基因以arr-2为主;酰胺醇类耐药基因以floR和cmlA1为主(表1)。
表1 分离菌株耐药基因分布
(4)APEC分离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高。390株APEC分离菌株共包含191个毒力基因,所有分离菌株至少含有4种毒力基因(表2)。
表2 分离菌株毒力基因分布
(5)三省APEC分离菌株流行血清型存在差异。APEC分离菌株共鉴定出68种血清型,其中江苏省相对流行的血清型为O78、O180和O88,山东省为O180、O78、O83和O15,安徽省为O78、O15和O8,三省整体相对流行的血清型为O78、O180、O15和O88。
(6)APEC分离菌株亲缘关系较复杂,同一地区有不同血清型同时流行。分离菌株共分为4个进化分支,不同省份鸡养殖场分离菌株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相距较远(图2)。MLST共鉴定出71种ST型,其中ST117、ST155和ST162占比较大。
图2 分离菌株系统发育进化树
血清型:图例中所显示的血清型只包括菌株数量大于2的血清型;MLST:图例中所显示的MLST分型只包括菌株数量大于2的MLST型
05、研究结论
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鸡源APEC的流行血清型为O78、O180和O15,主要流行ST型为ST117,携带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较多,在未来APEC防控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以遏制APEC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介绍
第一作者:邵立志
邵立志(1998—),男,扬州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细菌与噬菌体相互作用。
通信作者:杨章平
杨章平(1965—),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1)动物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和利用;(2)奶牛、肉牛基因组选择与抗病育种;(3)牛奶、牛肉品质形成机理与安全生产。
论文信息
邵立志,吉星,孙利厂,等.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25,61(2):1-9.
Shao L Z, Ji X, Sun L C, et al.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in Jiangsu, Shandong, and Anhui Province [J].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25, 61(2): 1-9.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