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回复: 1
收起左侧

[麻鸡/黄鸡] 秦开田:新形势下国鸡产业的发展之路——稳存量与拓增量的策略探索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 北林路街道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2.png
秦开田

  国鸡产业在我国禽肉消费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当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近日,温氏股份公司副总裁秦开田对国鸡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深入剖析了其面临的新形势,包括品类竞争、内卷加剧、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销售渠道变革等方面。并基于这些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旨在为国鸡产业的稳定存量和拓展增量提供全面的思路与方向,助力产业在新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1、我国鸡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国鸡作为我国地方鸡品种的统称,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和丰富的品种资源,其肉质鲜美、口味独特,长期以来是我国居民禽肉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前,国鸡养殖以家庭零星养殖为主,尚未形成产业规模。80 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正大集团进入中国,不仅引入了白鸡,还带动了饲料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此时,国鸡虽仍以农户散养为主,但规模化养殖(专业户)开始初现端倪,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到了90年代中期,企业育种介入,温氏等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国鸡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00 年以后,国鸡产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龙头企业带动养殖的模式逐步形成,温氏、立华等一批规模化生产企业涌现。2012年,国鸡养殖数量与白鸡平分秋色,产业达到发展高峰期。

  然而,2012年以后,国鸡产业受到 2013、2014 年疫情影响,国家出台相关方针,各大城市开始禁活,产业发展陷入徘徊不前的局面。2019年,非洲猪瘟导致国内肉食品供应阶段性短缺,国鸡企业大举扩产增量,跨界企业纷纷踏入,国鸡上市量达到历史高峰,但这也只是短暂的发展机遇期。2020 年以来,白鸡凭借低成本优势快速增量,挤压了国鸡的增量空间,国鸡产业内卷加剧,进入极限竞争环境,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面临着如何减缓衰退、稳定存量并拓展增量的严峻挑战。

  2、国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

  (一)品类竞争与挤压使市场份额萎缩

  1、人均肉类消费量及品类变化

  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从2018年的 61.04 千克 / 人增长至2023年的68.39千克/人,期间2019年、2020年因非洲猪瘟影响出现下降后又回升。其中,禽肉消费量由2018年的14.29千克 / 人增长至2023年的18.18千克/人。同时,猪肉占比总体在下降,由2018年的 63.5% 降至2023年的 60.1%;禽肉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18年的 23.4% 升至2023年的 26.6%,且与发达国家如美国禽肉占比 40% 相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3.jpg

  2、禽肉品类竞争态势

  在禽肉各品类竞争中,国鸡出栏量由2018年的 39.63 亿只(占比 43%)下降至2023年的 35.98 亿只(占比 26%);白羽肉鸡出栏量则由2018年的 39.41 亿只(占比 43%)大幅上升至2023年的 80.46 亿只(占比 58%);肉杂鸡出栏量从2018年的 12.82 亿只(占比 14%)稳步上升至2023年的 22.65 亿只(占比 16%)。不过,国鸡虽出栏量下降、市场占比萎缩,但由于向大体重方向发展,其产肉量总体仍保持稳定,如2018 - 2022年部分市场抽样数据显示, 4.0 - 4.5 斤及 4.5 斤以上的出栏量不断提高,3.0斤以下的出栏量不断下降,这主要受到消费场景变化、育种技术进步及节粮需求的影响。

25.jpg

  (二)内卷加剧形成极限竞争环境

  1、求平衡状态与极限竞争特点

  行业存在三种供求平衡状态,即超高价造成需求萎缩的供求平衡(供应短缺导致,不持久)、超低价造成需求增长(冻品库存)的供求平衡(供应过多导致,不持久)以及正常价(略高于社会平均成本)形成的供求平衡(正常供需平衡状态)。而当前国鸡产业处于极限竞争环境,其特点包括价格重心下移,长期以略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价波动,振幅变窄,周期拉长;原有的供求规律被打破,盈利规律紊乱(高价不高且短,低价更低且长),不确定性增加;竞争极为惨烈,企业比拼 “实力”(资金)与 “能力”(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或拓展 “四新”)。

  2、内卷原因分析

  这一现象主要源于行业由分散向集中的发展规律,有竞争力的公司纷纷扩产,而无竞争力的公司不愿主动退出,导致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此外,“非瘟”“新冠” 双疫情的影响进一步扭曲了供求关系,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过,行业内卷也有积极一面,正确对待行业内卷,可促使产业提升竞争力。

  (三)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新需求

  年轻人(25 岁以下)食用鸡肉时偏好西式烹饪方式。在对18-24岁的年轻消费者进行调查时发现,鸡肉汉堡 / 鸡腿堡是这一年龄段消费最多的鸡肉产品,现炸鸡块 / 鸡柳 / 鸡排 / 鸡米花的消费也远高于 25 岁以上人群,尽管生鲜整鸡消费超过六成,但仍低于 25 岁以上人群。同时,18 - 24 岁的消费者对国鸡的消费粘性显著低于年长者,最近 1 个月、3 个月以上流失率显著高于 25 - 49 岁人群,这对国鸡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销售渠道的变化

  消费者购买国鸡仍主要依赖线下渠道,农贸市场是最主要的购买场所。但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购物方式的转变,各类线上平台蓬勃发展,如生鲜类 OTO 即时零售平台、综合电商、内容电商等,这对习惯于传统线下销售渠道的生产企业构成了新的挑战。

26.jpg

  3、国鸡产业稳存量拓增量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国鸡饮食文化宣传力度

  1、弘扬国鸡饮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全面弘扬国鸡饮食文化。国鸡在我国饮食中地位重要,风味独特且生产消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应在全国尤其是北方大力推广 “无土鸡不成席、无土鸡不成宴” 的文化理念,使吃国鸡文化深入人心。同时,契合年轻一代偏好,引导他们更多接触和了解国鸡饮食,培养对国鸡的喜爱,巩固和培育年轻消费者市场。

  2、整合资源推广

  加强行业协会、生产企业、餐饮企业、新媒体等资源整合,形成国鸡推广中心。通过宣传教育消费者了解国鸡与白鸡区别、国鸡饮食文化特色、烹饪方法等知识,举办公益广告、美食文化节、厨神争霸赛等活动吸引消费者。同时,为生产企业提供市场和政策信息等服务。呼吁广大从业者积极参与推广活动,如通过抖音传播国鸡相关有趣视频,发挥宣传力量,共同做大做强国鸡产业。

  (二)推动 “国鸡生产基地北上”

  北方区域消费者有食用国鸡的习惯,但由于当地国鸡产量较少,价格偏高,且是大白鸡产区,国鸡消费量相对较少。加大国鸡在北方区域的市场供应,即 “国鸡生产基地北上”,能够以产促销,激发消费者潜在需求。随着北方市场国鸡销量的增加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鸡消费量有望持续增长。

  (三)加强选育种工作

  1、全档类覆盖满足多元需求

  针对不同年龄消费者和消费场景,通过高、中、低全档类覆盖丰富消费者选择权。低档类生长速度较快、养殖成本低、肉质优于白羽肉鸡,适合做分割品、调理品,与白羽肉鸡差异化竞争,满足好吃、方便且不贵的需求;中档类生长和肉质介于快慢速鸡之间,皮肤光亮,冰鲜后口感下降小,适合做冰鲜鸡、预制菜,满足大众餐饮和机构团餐需求,兼具好吃、方便和高性价比;高档类生长速度慢,以放养为主,饲养周期长,肉质最优,价格高,适合高档餐厅和家庭消费,满足高口味要求和溢价支付需求。

  2、差异化育种策略适应市场趋势

  根据不同档类发展趋势,采取差异化育种策略。随着 “禁活” 政策普及,未来低档类、中档类主要以光鸡上市,地域性消费差异减弱,应打造全国性消费大单品;高档类未来仍主要以毛鸡形式流通,品种地域性需求差异明显,需继续发掘地方鸡优良基因资源,打造特色区域性消费大单品。

  (四)养殖生产端全面提质降本

  “一超多强” 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构建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 企业也应发挥自身优势,如开展名优品种特色养殖、专业续养、客户专供等业务,找到生存空间。同时,通过构建生态圈,让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融入有竞争力的企业中协同发展。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品好吃且价格合理,挖掘市场需求潜力。

  (五)加强加工产品研发与推广

  完善产业链,加大国鸡调理品、预制菜品的研发与推广力度,以满足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好吃又烹饪方便的需求。调研显示,消费者对肉质口感更好的产品溢价支付意愿高。行业应顺应趋势,加强屠宰及预制菜产业发展,推出更多新形态、新产品,如研发适合年轻消费者口味和便捷需求的预制菜产品,满足其对美食的追求同时节省烹饪时间。

  (六)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发展

  1、创新线下服务模式

  线下渠道方面,农贸市场仍是主要终端渠道,同时高档酒楼、农家乐、中式连锁餐厅、商超等也是重要销售场所。但城市主城区活禽批发市场关闭,大批发客户转型或退出,下游中小批发客户和终端渠道面临货源获取难题。养殖企业应与社会服务商合作(包括原有客户转型)或自我配套,通过前置仓、配送服务等方式,高效链接服务线下渠道,解决其难点痛点,实现互利共赢。

  2、拓展线上营销渠道

  对于加工企业的生鲜冷冻产品和食品,线上销售具有优势。企业可与外部电商运营平台经销合作,或构建生态圈,也可自建电商平台(或借助行业电商平台),积极拓展线上营销渠道,有效触达年轻消费者,满足其便捷购物需求,提升国鸡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销售量。

  国鸡产业在当前新形势下虽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深入分析发展历程和面临的问题,可以从饮食文化宣传、生产基地布局、选育种、养殖生产、产品加工到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制定发展策略。这些策略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旨在稳定国鸡产业存量,拓展增量,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只要产业从业者能够积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变化,持续加强各环节的创新与改进,国鸡产业必将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发展局面。

  来源:中禽传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讲师

Rank: 9Rank: 9Rank: 9

来自
山东省 泰安市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12-22 11:34 , Processed in 0.203602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